首页期刊导航|中国CT和MRI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王成林

双月刊

1672-5131

ctmri@vip.163.com

0755-83695203,83695204,13510331556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国际商会大厦1902号

中国CT和MRI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岛征与脑出血血肿扩大关系受血肿部位的影响:来自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郭文敏王汝佳邱晓明叶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岛征在预测不同部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市中心医院急诊入院的854例脑出血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222例)和非血肿扩大组(632例);并按不同部位分层对比一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定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分类数据采用卡方(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方法.结果 岛征在基底节区、丘脑不能独立预测血肿扩大(P=0.122、P=0.166),岛征在脑叶可以独立预测血肿扩大(P=0.011).结论 岛征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受出血部位的影响.

    脑出血岛征血肿扩大部位

    NLR、MHR联合CT平扫征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测价值分析

    王光绿潘明远邓峰陈琨...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LR、MHR联合CT平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EHE情况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06例高血压性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66例及正常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血检包括APTT、NLR、MHR等,影像包括出血部位、体积、岛征.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脑梗病史、烟酒史,糖尿病史,GCS评分、合并SAH、抗凝药物、抗栓药物、APTT、肝肾功能等指标无差异(P>0.05),而入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MHR、NLR、术式、首次CT岛征、3个月后的MRS评分存在差异(P<0.05).NLR、MHR、岛征是预测脑出血EHE的高危因素,其中当NLR大于7.6,MHR大于0.83,伴岛征存在时,AUC曲线面积0.909,敏感度100%,特异度87.1%.结论 NLR、MHR、岛征是高血压性ICH后EHE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性ICH后EHE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脑出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预后不良

    成人重度抑郁症脑白质微结构的DTI的研究

    窦松涛臧晨侯效芳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希望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发现与额叶和海马体相关的脑白质微结构异常.方法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和基于通道的空间统计,研究了30名重度抑郁症成年人与31名健康对照者脑白质纤维束的微观结构差异,并计算了与MDD相关的微观结构变化和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胼胝体膝部和体部、右侧放射冠和部分丘脑辐射的分数各向异性降低,提示这些区域的纤维髓鞘化水平降低,这些区域各向异性分数的降低与较长的病程有关.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MDD可能与关键纤维束的显微结构损伤有关,这为理解和治疗MDD提供了新的思路.

    重度抑郁症脑白质微结构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磁共振波谱影像改变的对照研究

    孟婕胡航嘉张瑞欣牧丰苗...
    46-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同正常发育儿童在丘脑和小脑代谢物的变化关系.方法 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2-6岁ASD儿童(60例)和正常发育儿童(60例)双侧丘脑及小脑波谱分析,MRS的代谢物NAA/Cr、Cho/Cr、MI/Cr、Glx/Cr的相对值以Cr为内标测定,对比两组各代谢产物变化.结果 与正常儿童相比,ASD组两侧丘脑和小脑NAA/Cr更低、双侧丘脑和左侧小脑Glx/Cr更高(P<0.05).ASD儿童在丘脑和小脑半球之间代谢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儿童小脑、丘脑有代谢障碍,NAA/Cr降低和Glx/Cr增高可能同ASD的发病相关.

    孤独症谱系障碍磁共振波谱丘脑小脑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CM-SM)手术前后的MR影像表现

    王冬青董安珂娄永利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CM-SM)手术前后的MR影像表现,分析其病因.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33例CM-S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术前、术后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经MRI检查提示,脊髓空洞明显缩小的有26例,脊髓空洞轻微变小的偶6例,无明显变化的1例.手术后患者枕大池成形较好,小脑下疝堵塞有所改善,脑室出口通畅,术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明显多于术前.术前患者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RF、MF、SV均明显少于术后6个月,Vdmax与Vumax高于术后6个月,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患者的桥延池脑脊液MF、SV均明显少于术后6个月,Vdmax与Vumax高于术后6个月,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RF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患者的C2-3椎间盘脑脊液MF、SV均明显少于术后6个月,Vdmax与Vumax高于术后6个月,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RF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用于CM-SM患者手术前后检查,可以确定枕大孔区不全梗阻引起的脑脊液循环异常可形成脊髓空洞,经手术治疗后,枕大孔区梗阻解除,恢复脑脊液流动.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手术MR

    多参数MRI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朱芸马宜传汤晓敏谢宗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及多参数MRI影像资料在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腺淋巴瘤(A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为PA和AL患者的临床资料、3.0T常规MRI、DWI和增强扫描等多参数MRI影像资料,分析其临床差异及不同序列图像上病灶主要征象或参数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PA和AL在吸烟史、侧别、位置、病灶数量及ADC值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好发于女性,多位于腮腺上极,AL好发于男性,常有吸烟病史,多位于腮腺下极,AL较PA发生在双侧、多发更为常见.PA平均ADC值为1.471×10-3mm2/s,显著高于AL的0.913×10-3mm2/s,两者的ADC值在统计上存在差异(P<0.001).当ADC值为1.261×10-3mm2/s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阈值时,敏感度为79.2%、特异度为88.2%,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结论 多参数MRI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资料在PA与A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磁共振成像多参数腮腺肿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

    曾晓霞曾宪海赵海亮王鹏...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别采取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技术,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情况,以及内耳精细结构可能造成的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103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术后应用X线数字减影摄片、颞骨高分辨率CT、以及锥体束CT(CBCT)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重建技术,对于电极植入耳蜗内达到的位置、植入电极的数量、植入角度和深度以及对耳蜗内细微结构可能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结果 有关植入电极在耳蜗内位置的显示,不同检测方法的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DR检查比较简便,观察耳蜗植入位置比较直观,但是对于细节显示不足,螺旋CT能清晰显示植入电极的位置以及耳蜗的精细结构,但是对于单个电极显示欠清晰.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后,CBCT可以精确显示植入电极的形态和植入位置,但是尚不能清楚反映耳蜗内在微细结构.结论 CBCT对于耳蜗植入电极的显示很清晰,操作相对简单,可以作为人工耳蜗术后的常规检查方法.

    人工耳蜗植入多平面重建(MPR)锥体束CTX线

    急性非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及风险分层特征分析

    孙淼张昕旸张金玲
    58-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急性非高危肺栓塞患者不同栓塞类型的临床、影像及风险分层特征分析.方法 收集在本院通过CTPA确诊的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类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以及影像学特征,并探索肺栓塞类型与早期风险分层之间的关系.结果 277例非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中,鞍型MPA栓塞34例,约占12.27%,不同类型栓塞患者在性别、年龄、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及合并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影像学特征(PAOI、肺动脉直径、肺/主动脉比值、RV/LV比值)中发现,鞍状肺栓塞与非鞍状肺栓塞、非MPA栓塞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类型的急性非高危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在sPESI评分中,非鞍型MPA栓塞和非MPA栓塞患者多被划分为中-低危组,而在Bova评分中,BovaI级患者的比例较高.结论 不同类型急性非高危肺栓塞患者严重程度存在差异,鞍状肺栓塞和非鞍状肺栓塞患者较非MPA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功能障碍出现的频率更高,肺栓塞影像学指标再结合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患者危险度,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大帮助.

    急性肺栓塞鞍状肺栓塞CTPA影像学表现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术前分期诊断及复发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盛玉杰王泽静冯长超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放射性荧光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像在肺癌术前分期诊断及复发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80例初诊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进行了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在术后3~6个月内进行了复查,监测复发或转移情况.术前的TNM分期和术后的复发转移情况均以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术前分期诊断中,18F-FDG PET/CT显像的T分期、N分期和M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86.59%、81.93%和100%,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34、0.793和1.000.术后的复发转移检测中,18F-FDG PET/CT显像在术后6个月内成功检出了22例(88.00%)的复发转移病例,其诊断灵敏度为88.00%,特异度为10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术前分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和更有效的随访策略.

    18F-FDGPET/CT显像肺癌分期诊断复发转移

    研究CT不同直径测量方法对T1期肺癌大小评估中的价值

    白维娴贾荣荣金薇高燕军...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寻找T1期肺癌术前CT上的最佳大小测量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肺癌患者的术前CT及术后病理资料.两位放射科医师(R1和R2)独立测量获得轴位直径,多平面重建(MPR)直径和3D直径.内部分类相关系数(ICC)和Blant-Altman指数(B-A index)来评价直径测量的一致性,不同直径大小的差异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者Wilcoxon's检验进行比较.将T1a期归为组A,≥T1b期合并为组B,不同直径获得的临床T分期在区分组A与组B上的准确性用McNemar's检验来比较.结果 轴位直径和MPR直径测量的一致性均大于3D直径测量(ICC=0.993和0.992比0.863;B-A index=0.2[-1.9至2.2]和-0.8[-2.6至1.1]比1.3[-6.5至4.0]).轴位直径和MPR直径与病理直径测量的一致性大于3D直径(R1:ICC=0.951和0.957比0.825,B-A index=2.5[-0.5至5.6]和1.7[-1.7至5.1]比-3.2[-7.6至1.2];R2:ICC=0.940和0.981比0.851,B-A index=2.7[-1.0至6.5]和1.0[-2.3至4.2]比-4.5[-11.0至2.1]).轴位直径明显小于病理直径(R1:p=0.023;R2:p=0.017),3D直径明显大于病理直径(R1:P=0.008;R2:P<0.001),MPR直径与病理直径接近(R1:P=0.129;R2:P=0.418).根据MPR直径所得临床T分期在区分组A和组B上的准确性显著大于轴位直径及3D直径(R1:P=0.023,0.001;R2:P=0.003,0.005).结论 对于T1期肺癌,CT轴位直径和3D直径分别会低估和高估肿瘤大小,MPR直径是最准确的测量方法.

    肺癌分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