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CT和MRI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王成林

双月刊

1672-5131

ctmri@vip.163.com

0755-83695203,83695204,13510331556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国际商会大厦1902号

中国CT和MRI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去除椎弓根螺钉金属伪影的应用研究

    欧阳丹妮曾仁华姜智能陶兰...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在消除椎弓螺钉金属伪影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伪影最严重层面上四个不同的位置,从伪影指数和对比度噪声比方面探讨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消除椎弓螺钉金属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48例行双源CT检查椎弓根螺钉植入情况的患者,获得14组(60~190keV,间隔10keV)虚拟单能量图像和1组(140kVp)混合能量图像,测量金属植入物周围的4个兴趣区和同一层面1个脂肪兴趣区的CT值和标准差,并算出伪影指数和对比度噪声比.针对伪影严重程度及金属周围组织清晰度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不同图像伪影指数、对比度噪声比和主观评分差异,评估VMI去除金属伪影的价值.结果 随着keV的增加,各感兴趣区的伪影指数减小,而对比度噪声比增加.能级110~190keV时伪影指数均低于140kVp图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级110~190keV时各个感兴趣区的对比度噪声比均高于140kVp混合式能量图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方面,110~150keV图像评分高于140kVp图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单能量成像技术可有效减少脊柱螺钉内固定后金属伪影的影响,能级110~150keV的单能量图像伪影指数低和对比度噪声比高,并且主观评价显示伪影消除效果良好,是消除椎弓根螺钉金属伪影的最佳单能量值.

    双源CT单能量成像金属伪影椎弓根螺钉

    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肺癌椎体转移的研究

    李倩张堃王曼袁佳莹...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CT平扫图像的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肺癌椎体早期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椎体转移病例.按照2:1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n=80)和测试集(n=40).采用3D-SLICER软件进行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使用绝对最小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潜在的独立临床预测因子,分别建立影像组学回归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并构建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结果 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在训练集的AUC值分别为0.786(0.685-0.887)、0.819(0.728-0.911),在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50(0.589-0.911)、0.831(0.669-0.992).结论 基于CT平扫图像的影像组学方法可有效预测肺癌椎体早期转移的风险,构建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作为辅助诊断肺癌椎体早期转移的可视化工具,为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影像组学计算机断层扫描肺癌脊柱转移瘤

    腰椎脂肪分数联合R2*值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刘鹏飞连振刚李逵蒙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脂肪分数(FF)和R2*值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完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及双能X线(DXA)检查.分析FF、R2*和骨密度(B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F和R2*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按照T值的不同分为三组,包括骨质正常组30例、骨质降低组41例、骨质疏松症组49例.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D、FF、R2*无明显差异(P<0.05).R2*和BMD呈正相关(r=0.5339,P<0.05);FF和BMD呈负相关(r=-0.6470,P<0.05);FF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AUC为0.893(95%CI:0.837~0.949),截断值为56.0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0%、83.10%,约登指数为0.668.R2*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AUC为0.843(95%CI:0.771~0.914),截断值为138.31Hz,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60%、81.70%,约登指数为0.613.二者联合诊断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931(95%CI:0.889~0.97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60%、93.00%,约登指数为0.705.二者联合诊断效能优于二者单独使用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 腰椎R2*和FF均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定量评估骨质疏松症,二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磁共振成像腰椎R2*脂肪分数骨质疏松症诊断价值骨密度

    基于CT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和解剖学参数预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效能研究

    汪兆文张翠娥孙佳丽李杰...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CT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和解剖学参数预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疗效分为优良组(n=169)、非优良组(n=3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基于CT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胫骨平台外侧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内翻角、平台塌陷、股胫角,以Spearman分析CT检查结果与疗效相关性;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CT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和解剖学参数对疗效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基于CT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和解剖学参数及其联合预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效能.结果 优良组半月板损伤患者占比低于非优良组(P<0.05);优良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高于非优良组,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内翻角、平台塌陷低于非优良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与疗效呈正相关(r=0.703),后倾角(r=-0.659)、膝关节间隙宽度(r=-0.621)、内翻角(r=-0.731)、平台塌陷(r=-0.617)与疗效呈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半月板损伤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内翻角、平台塌陷仍是疗效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内翻角、平台塌陷预测疗效的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0.818、0.757、0.815、0.809(均P<0.05),其中后倾角的AUC最大;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联合解剖学参数预测疗效的ROC曲线显示,其AUC为0.904(95%CI:0.854~0.941),大于后倾角(Z=0.395,P<0.05),预测敏感度为87.10%,特异度为86.98%.结论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内翻角、平台塌陷是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基于CT联合检测以上参数或可作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的一个预测方案,为术中和术后管理提供量化的参考信息.

    CT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解剖学参数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相关性

    创伤性脑损伤影像研究进展

    赵昕钰张伟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在原发病灶周围存在可动态发展区域,该区域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以转变为不可逆损伤,称为创伤半暗带(contusion penumbra,CP).目前关于创伤半暗带的病生理改变尚未明确,研究认为该区域的主要生理改变包括:脑血流量改变、脑水肿发生、细胞凋亡与坏死等.创伤半暗带的发展结果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临床观察与治疗的重点.现今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观察创伤半暗带的方法较多,如扩散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氢质子波谱成像、定量磁敏感图等,也存在多种界定创伤半暗带范围的方法,但对于界定方法尚未有统一定论.本文就脑创伤半暗带的病生理改变及影像学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创伤性脑损伤创伤半暗带多模态磁共振

    f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

    张海熠王欧成徐祖健尧麒...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发生在髋关节的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上X线、CT和MRI是检查和诊断股骨头坏死不可缺少的影像方法,其中MRI及其功能成像(fMRI)具有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等优势,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选取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包括扩散成像(DWI)、波谱成像(MRS)、灌注成像(PWI)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评估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中西医结合治疗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徐瑜李文邓凯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病变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有效治疗,一般不需要辅助治疗,但高危和晚期疾病的治疗比较复杂,治疗方案的制定一般与患者的术前病理诊断、组织学类型以及年龄、有无生育要求等有关.分子分型的提出使我们对异质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提示预后、评估复发风险、指导治疗以及遗传筛查上都有重要意义.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采用多b值成像,其衍生参数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肿瘤的微观情况,进而同时获得肿瘤内部扩散运动和微循环灌注信息.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概述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原理及其对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型和分子分型、肿瘤分级及浸润深度、术前风险分层以及鉴别诊断等的应用价值,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精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子宫内膜肿瘤

    碘造影剂过敏样反应相关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宋卉赵俐红熊洁廖凯...
    184-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碘造影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特定情况,部分患者在接受碘造影剂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样反应.虽然这种反应较为罕见,但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需要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降低碘造影剂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医学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了多种防治措施.本论文综述了碘造影剂过敏样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过敏样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分类、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保障患者安全.

    碘造影剂过敏样反应过敏机制防治措施

    胰腺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

    王雨薇孙敏刘凤海康立清...
    186-187页

    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肿瘤MR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一例

    徐巧梅仲建全巫恒平
    188页

    婴儿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