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曾翔

月刊

1006-9860

cetzazhishe@188.com

010-66490927

100031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国电化教育/Journal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改革驱动城乡教育共富机制与路径研究

    雷励华王千姿李瑜缪巧玲...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领域,教育数字化改革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时代背景下,针对如何以数字化改革驱动城乡教育共富的问题,首先从经济学、宪法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数字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发展价值取向进行审思,并基于视域融合理论对数字化改革与城乡教育发展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乡教育共富的内涵、特征以及数字化改革的作用机制,认为城乡教育共富是共同富裕思想在城乡教育发展目标中的体现,是城乡社会共同富裕的内在组成要素,具有全民性、全面性、共建性、渐进性、共享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实现城乡教育共富是教育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目标,重塑城乡教育共富生态是数字化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共富建设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之上,以温州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案例,分析数字化改革驱动城乡教育共富生态建设的背景条件、主要措施与实践成效.最后基于案例分析的结果,分别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提出旨在优化城乡教育共富生态建设的数字化改革发展逻辑.

    数字化改革教育共富教育公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系统性思考:困境与策略

    聂竹明施羽晗韩锡斌施文静...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新形态,随着新课标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概念与要求,相关研究与实践已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话题与热点领域.学界已经意识到形式化、功利化等错误倾向,"拼盘式教学""浅层次教学""绩效评估模糊失范"等问题均有系统性的特征.该研究聚焦于其中的困境表征,采用程序化扎根的研究方法,从现有文献及专家访谈数据中循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境范畴.研究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存在思想观念、制度体系以及社会条件三个层面困境,分别体现在过度依赖固定脚本、内容隔离、缺乏整合,停留在表面整合、内容缺乏衔接、跨而不和,学习目标局限、品格和能力培养分离,传统教研组织封闭、开放性和整合性弱,依赖传统教育方式、跨学科认知不足以及学校环境制度制约、存在惯性和固定性六方面的问题,均指向"学用割裂"的系统性问题,表现为固化和浅表化,其中的根本问题又指向对跨学科的本质理解不深入.基于此,提出以"大跨"+"小跨"的学科整合新形态突破知识与逻辑边界,以"定两端,放中间"的模块化要素配置方式突破固化程序,以"八卦图式"替代"水果拼盘式"场域元素内在关联克服浅表化倾向的优化策略.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系统性困境扎根理论学科整合新形态"新课标"

    关怀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基本逻辑、现实偏差与优化策略

    肖正德谢宜珍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依托网络虚拟环境,借助在线教学平台,考察到学生特别需要时做出的旨在增进学生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行为.在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具有交互性、具体情境性、情理交融性以及主体间性等伦理特征.它对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增强在线教学的伦理品质、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当下在线教学场域中,虚拟空间中身体不在场、单向度教学逻辑深化以及重技术外力而轻价值内蕴,导致教师教学关怀淡化、异化和抽象化等偏差.为此,要通过提升教师关怀素养、营造关怀人文氛围、建立良好关怀关系、构建关怀支持体系等有效策略,矫正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偏差,优化教师在线教学行为.

    关怀理论在线教学在线教学行为教师关怀

    智能精准教研背景下教师群体画像实践研究

    孙发勤许晓曦沈霞娟李雅瑄...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精细化数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精准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该研究以教师群体画像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群体画像框架,并以央馆智能研修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聚焦于数学学科中"好课"的关键特征,并构建了教师群体画像标签体系.此外,通过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职级、学科和学校等三维特征的分组,从常模分析、特征分析以及差异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教师群体的特征和课堂模式.研究表明,群体画像不仅有助于制定教师个性化成长方案,还能促进跨学科和跨校区的协同创新、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动态评估.

    精准教研群体画像实践研究

    "三层联动"区域网络研训创新:模型建构与实施成效

    马凡蒋芮李玉顺魏树达...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素养导向的教学是落实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助推素养导向教学大规模常态化落地,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弊端日益凸显,面临着持续升级的巨大挑战,大规模的教师现代性成长存在研训活动分离、脱离教学实践情境、培训精准性不足、缺乏专业引领等问题,实现素养导向教师理论学习建构、实践能力转化的双重发展成为区域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突破点.该文探讨了当下课改情势下区域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指向素养落地实践的现实性问题,立足于宏观政策背景,依托教师多样化发展诉求,分析多层联动的必要性,构建了新型"三层联动"区域网络研训模型.该模型基于数字化技术与系统平台融合性支撑,协同高校、教科研部门及信息化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专业力量,实现教师共同体差异化组建、资深专业化跟进指导、素养实践能力提升与区域性辐射,以期为大规模教师个性化、协同化、系统化、持续化、精准化专业发展的现代性需求贡献创新性解决方案.模型应用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开展了场景化验证,获得了有效性反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教师大规模高速发展提供了操作性的实践抓手.

    "三层联动"区域网络研训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研训模型

    在线英语学习中师生关系、交流意愿和学业抗逆的关系

    李军征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在在线外语学习中支持来自欠发达家庭学生成功的外部因素,该研究探讨了在线学习过程中,交流意愿在师生关系与欠发达家庭学生英语学业抗逆之间的中介效应,以提高为这类学生摆脱贫困提出可能.来自我国某北方城市3所学校的3,600名十一年级学生参与了英语测试,并完成了在线问卷调查.其中,888名学生来自欠发达家庭,102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属于前25%,被定义为英语学业抗逆者.在性别控制的条件下,师生关系和交流意愿与来自欠发达家庭学生成为英语学业抗逆者的概率存在显著相关.愿意用英语交流的意愿在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学业抗逆的概率之间存在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占21.6%.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英语教师与学生关系有助于提高SED学生的利用英语进行在线交流的意愿,从而增加其获得良好成绩及成为学业抗逆的可能性.

    师生关系学业抗逆交流意愿社会经济地位在线英语学习

    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自主游戏观察与支持策略的研究——评《数字时代儿童的主动学习》

    刘丽萍罗玉蓉
    2410-9页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评《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

    武晓燕崔强
    2410-10页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评《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王成怡
    2410-12页

    智慧教育视阈下新闻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路径探究——评《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

    肖菁菁
    2410-2-24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