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党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张启华

双月刊

1003-3815

010-82615328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9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刊物。内容包括党史专题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党史人物研究论文,以及党史文献资料、党史论著评介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财税政策的演变

    刘魁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苏区建立之初,打土豪是筹措党政军各项经费的临时性举措.伴随着国民党不断的军事"围剿",筹措经费的渠道由向外扩大苏维埃区域转向在苏区内部征税.苏维埃政府通过发行货币和征收货币税,建立起中央苏区的财政金融体系.增发货币带来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于是苏维埃政府开始征收实物税.各类税收总量无法满足浩繁的军事需求,因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先是发行公债,随后开展借谷运动.各项财税改革措施虽不尽完善,但在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保卫红色政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央苏区财政收入税收货币税实物税公债借谷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山东根据地的缉私斗争

    许俊拯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40年代,为打击以群众为主体的走私,山东根据地动员群众通过向税务机关密报等方式参与缉私.由于实行对外贸易统制与保证根据地内外经济交流之间存在张力,群众缉私面临挑战.山东根据地一方面以提成等物质激励调动群众积极性,另一方面开展缉私教育,并将缉私动员同其他群众运动结合,让群众认识到长远利益与现实需要的一致性.面对缉私过程中出现的尺度过紧或过松问题,中共努力在战争观念与群众观念中间调适,力求两全,使缉私卓有成效.

    山东根据地缉私走私动员经济斗争

    "买卖加仁义":一九六一年华东地区物资交流会中的"物资对流"

    周永生
    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物资对流"成为相对柔性地刺激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制度选择.商业系统内部通过物资交流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城乡工业品与农副产品的对流.其中1961年9月至10月召开的华东地区物资交流会将"分等对口""比例成交"作为对流原则,虽然维护了交易秩序,但也引发各地博弈,阻碍了"买卖"的成交.对此,交流会倡导"先予后取"的"仁义"协作,进而基于对等互惠关系调整对流模式,取得了不错的交流实绩.商业系统内的物资对流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自上而下的计划分配方式,其实践过程反映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复杂关系.

    国民经济调整物资对流对等互惠"大跃进"计划经济

    反思与建构:中共思想史的文本学研究方法

    陈红娟
    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思想史研究在历史分期与脉络、人物思想与经典文本等方面成果丰硕,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人物与文本,存在文本意义阐释超出合理限度、思想生成过程研究有所缺失、思想交锋与容受研究相对薄弱等倾向.为此,可以通过借鉴文本学研究方法来深化中共思想史研究.一是要研究文本谱系中思想的聚合与跃升,观照思想在不同类型文本中行进的整体性与连续性,辨明思想在同类文本中的竞争性与独特性.二是要研究文本流通中思想的撒播与容受,厘清中共塑造思想、实现底层社会动员的艰辛过程.

    中共思想史研究方法文本学党史人物经典文本

    沟通城乡:上海知青运动中的物资援助

    林升宝
    12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为了解决知青在农村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上海持续向知青安置地提供物资援助,先是被动、零星、临时的"一事一物"非计划性状态,后又基于中央"统筹解决"原则,以有价调拨的方式主动、成规模、有计划地进行,同时配套了无息贷款措施,并一直延续到知青运动结束.这种物资援助种类多、数量大,在起到"支青"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支农"的功能,促进了城乡经济交流.但它终究是维系政治运动的需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知青运动的内在、深层矛盾.

    知青运动上海物资援助有价调拨城乡关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美侨对中国废约运动的认识

    马建凯
    13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众的废约运动冲击了上海美侨的在华特权.在各种利益和压力影响下,多数美商反对废约,宣称废约运动是被鼓动的共产革命,美国须出兵干涉;多数传教士展现同情,表示废约运动是正义的民族革命,但攻击共产主义力量对运动的影响.他们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废约的正义性和共产主义力量对民众的号召力,前者排斥能够号召中国民众一致对外的政治势力,后者则试图"引领"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反对共产主义力量,是美侨隐而未彰的共同倾向.

    上海美侨废约运动共产主义非基督教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的盐务管理

    杜俊华任婷
    146-158页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

    159-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