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动物检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肖肖

月刊

1005-944X

cjaq@public.qd.sd.cn;zgdwjy@sina.com

0532-85623545

266032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中国动物检疫/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ealth Insp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动物检疫》杂志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办,于1982年创刊,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卫生领域的科技指导性期刊。本刊被入选为全国(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是国家兽医兽药、饲料和兽医器械行业的重点宣传媒介。本刊着重宣传我国动物卫生与动物流行病学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以及管理、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并跟踪国际最新动态,服务于我国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卫生事业,为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确保畜产安全献计献策。本刊发行对象主要是全国各级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各地畜牧兽医站、肉品生产加工企业、肉制品营销单位、国家大型各级参考试验室、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畜禽饲养、兽药、饲料等生产销售单位等。 本刊设有政策法规类、监督管理类、技术研究类、技术推广类和信息资讯类五大类二十几个栏目,主要栏目有“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口岸之窗”、“体系建设”、“防疫管理”、“行业报道”、“肉品安全”、“试验研究”、“专论综述”、“流行病学”、“防检技术”、“疫病防治”、“疫情报道”、“动检快讯”以及相关专栏等,具有学术性、时效性、科普性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美国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析

    蒋文明刘朔彭程刘华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 3 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 2.3.4.4b分支,与美国同期在家禽和野禽中流行的毒株高度同源.初步分析表明,感染奶牛的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候鸟.疫情发生后,美国采取了限制移动、调运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可能对美国奶牛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目前来看对我国影响较小.建议持续进行国外疫情监视,国内加强野禽风险监测,强化家禽强制免疫,积极宣传引导,做好应急储备等,降低本次疫情对我国的影响.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奶牛

    全球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现与流行现状

    于小静刘珊邹艳丽李金明...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鹿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一种家养和野生鹿科动物朊病毒病,最早于1980年由美国报道.几十年来,该病在北美地区呈失控性传播和蔓延,已导致美国30个州和加拿大5个省暴发疫情.近期在欧洲也发现了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例.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有美国、加拿大、挪威、芬兰、瑞典、韩国等6个国家发现该病病例,但病例主要集中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北欧的挪威和芬兰.除韩国病例与北美病例存在关联外,其余 5 个国家的病例与北美病例并无相关性.总体来看,该病在全球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但进程缓慢.大量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生,也带来了朊病毒的环境污染以及对其他同居动物和人类的潜在感染风险.我国虽未发现该病,但国内野生和家养鹿科动物存栏量超过百万,为保护其免受该病侵袭,应采取严格的进口检疫等措施,防范该病传入.本文对全球各国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现和流行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期望给我国鹿慢性消耗性疾病防范带来启发.

    鹿慢性消耗性疾病朊病毒病全球流行现状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张智勇郭水清庾艳华袁莎莎...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湖南省郴州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现状,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在2023年5-6月先收集郴州市辖区内牛羊群养殖数据,再采用两阶段抽样方式抽取牛羊场户和个体,采集血样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牛布病场群阳性率为 1.82%(95%CI:0~4.32%),个体阳性率为 2.81%(95%CI:2.08%~3.55%);羊布病场群阳性率为 3.36%(95%CI:1.56%~5.15%),个体阳性率为 1.47%(95%CI:1.24%~1.69%).2 个布病阳性牛场存栏量均<100 头,10 个布病阳性羊场存栏量<100 只,3 个布病阳性羊场存栏量≥100 只;阳性场点多分布于西南部的临武县、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等地区;种羊场、商品代牛场、商品代羊场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 0、2.81%、1.60%,商品代牛场的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商品代羊场(χ2=13.05,P<0.001).结果说明:郴州市牛羊群体中存在布病流行,但呈低水平流行散发态势,主要流行于郴州市西南部;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的布病发生风险更高,短期育肥的行为会增大布病传播风险.建议养殖场户严格规范引种和调运羊只,相关机构加强对活畜引种和调运的检疫和监管,降低布病发生风险.

    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牛羊

    新疆阿克苏地区部分养殖场户绵羊体表硬蜱种类鉴定及携带病原检测

    古莱姆拜尔·谢日普任冀超王笑笑马小娟...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绵羊体表硬蜱种类及携带病原情况,从 5 个养殖场户的 168 只绵羊体表采集硬蜱,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蜱种鉴定,同时应用PCR方法对硬蜱中携带的泰勒虫、巴贝斯虫、无浆体及立克次体等进行检测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共采集硬蜱 630 只,其中 504 只为图兰扇头蜱,126 只为小亚璃眼蜱,2种硬蜱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哈萨克斯坦序列MN853166、MN853167 相似性分别高达98.30%、99.00%;硬蜱的立克次体、泰勒虫、无浆体及巴贝斯虫携带率分别为 64.29%(405/630)、29.52%(186/630)、25.71%(162/630)、0(0/630);遗传进化树显示,泰勒虫与伊拉克株(MN712508)同源性最高(99.61%),位于同一分支上,立克次体与我国民丰县虫株(KU645284)同源性达 100%,无浆体与西班牙株(HQ014384)同源性最高(99.62%),位于同一分支上.结果说明:图兰扇头蜱为新疆阿克苏地区绵羊体表优势蜱种,存在携带传播立克次体、泰勒虫及无浆体的风险,建议加强硬蜱驱虫及蜱传疫病监测.

    绵羊硬蜱原虫病系统发育分析

    山东省阳谷县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与基因型鉴定

    王丽静亓爱杰张爱红张蕾...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初步调查山东省阳谷县羊棘球蚴病流行情况,2023 年 3-6 月采集阳谷县 4 个乡镇 1 332 份屠宰羊内脏进行临床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养羊场 920 份血清样品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并对 5 份棘球蚴阳性样品的线粒体cox1 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18 只屠宰羊肝脏或肺脏检出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1.35%(18/1 332);17 份血清样品为棘球蚴IgG抗体阳性,平均抗体阳性率为 1.85%(17/920),其中不同乡镇羊棘球蚴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岁羊群棘球蚴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 6 岁以下羊群(P<0.05),规模化羊场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散养场(P<0.05),品种和性别对棘球蚴感染率无显著影响;5 份阳性样品与G1 基因型细粒棘球绦虫虫株同源性最高.结果说明:阳谷县羊群存在棘球蚴感染,羊群饲养方式和年龄是影响棘球蚴感染率的重要因素,未发现品种和性别对棘球蚴感染的影响,且该地区棘球蚴流行株以G1 基因型为主,存在人兽共患风险,建议加强对细粒棘球蚴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研究,并提高从业人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

    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基因型鉴定调查与分析

    一株野鸭源禽副黏病毒6型的基因组特征分析

    丁雨李旭勇陈璐张昕悦...
    32-3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我国野生水禽中禽副黏病毒 6 型(APMV-6)的生物学特性,对 2020 年分离的 1 株野鸭源APMV-6(Wild duck/Shandong/W683/2020)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APMV-6 分离株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基因组长度为 16 230 nt,基因组结构为 3'-N-P-M-F-SH-HN-L-5',3'前导序列和 5'尾随序列长度分别为 55、54 nt,各基因间隔序列长度不等(2~63 nt);与APMV-1 疫苗株La Sota的R值为 0.167,抗原性存在较大差异;F蛋白裂解位点为 104IREPR↓L109,具有典型低致病性APMV分子特征.同源性分析发现,与台湾分离株(MZ802803)同源性最高(96.0%),与其他血清型APMV同源性仅为 63.1%~70.2%,与我国雁形目APMV-6 分离株(MZ802803)位于同一分支.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野鸟源APMV-6 基因组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禽副黏病毒6型野鸭基因组序列

    进口猪肉及其制品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传入风险分析

    樊彦莉郑曦薛俊欣周豪迟...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进口猪肉的卫生安全关系到我国畜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评估进口猪肉及其制品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传入风险,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风险评估框架,采用情景树分析法,识别进口猪肉及其制品传入PRRSV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综合入境评估、暴露评估和后果评估,分析PRRSV通过进口猪肉及其制品携带传入我国的风险.评估认为,进口猪肉及其制品的PRRSV入境评估风险为"极低",暴露评估风险为"极低",后果评估风险为"中",综合评定传入风险为"极低".针对风险评估结论,提出了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理建议,以期为产品准入和口岸监督执法提供参考.

    猪肉产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传入风险口岸监管

    某肉鸡屠宰厂生产链空气微生物监测分析

    梁锐萍柴小冲金银姬王天坤...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监测某大型肉鸡屠宰厂车间内不同加工区域及不同加工时段食源性致病菌水平,从某年屠宰肉鸡3 000 万只的屠宰厂选取 6 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每次分 3 个时段采样,试验周期为 1 年,共计采集 216 批1 944份样品.通过细菌培养,重点监测环境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结果显示:在加工起始阶段的挂鸡区和浸烫打毛区,菌落总数呈现最高值,随着加工工序推进,各采样点的细菌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在预冷区出现低峰值;大肠菌群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浸烫打毛区,而芽孢杆菌在挂鸡区浓度最高,假单胞杆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在预冷区、分割区和包装区浓度很低,有的甚至未被检出;在不同采样时段,浸烫打毛区和挂鸡区中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菌落浓度变化显著,且以生产中污染最为严重.结果表明,该肉鸡屠宰厂生产链深加工区域细菌浓度整体水平较低,有利于保障鸡肉产品质量安全,但在初加工环节生产中的细菌浓度较高,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在屠宰操作的不同区域维持适宜的温湿度、风力和微生物颗粒密度,有利于控制环境卫生.本研究为禽类屠宰加工过程中确定污染关键控制环节及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持.

    肉鸡屠宰厂空气微生物环境监测分析

    国内部分动物园与花鸟市场鹦鹉热衣原体病原学检测

    刘心仪包银莉张释丹陆浩天...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国内动物园与花鸟市场鸟群中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的流行现状,通过构建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江苏省和北京市 3 处采样点采集的 168 份禽鸟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基于OmpA基因对阳性样本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在江苏省 1 处花鸟市场检出 31 份Cps阳性,个体阳性率为41.3%(31/75),在其他2处动物园采样点未检出阳性;阳性样品来自虎皮鹦鹉(23份)、牡丹鹦鹉(5份)、玄凤鹦鹉(2 份)和珍珠鸟(1 份).在阳性样本中,共扩增出 18 个OmpA基因片段,其中 16 份样本的基因序列相同,与另外 2 份阳性样本序列不在同一分支,但所有阳性样本均属于基因A型.结果表明,花鸟市场存在较高的Cps流行风险,感染源较为集中.结果提示,各地应着重加强花鸟市场Cps流行的防控,严格落实相关监管措施,加强检疫监管,从而降低Cps传播率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鹦鹉热衣原体核酸检测qPCR基因进化树遗传分析

    上海市青浦区流浪猫主要人兽共患病流行情况调查

    何常波陈继军瞿春蕾陈文婷...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上海市青浦区流浪猫主要人兽共患病流行情况,防范由其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采用实时荧光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于 2022 年 6 月—2023 年 8 月的春夏季采集中心城区 5 个街镇的流浪猫血液、血清及棉拭子样本各 156 份,按不同月份及街镇对狂犬病、弓形虫病、A型流感病原抗体,以及弓形虫病、A型流感、猫抓病病原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狂犬病病毒、弓形虫和A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7%、11.5%和 3.8%;5 月、7 月的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中心街镇的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较高;夏季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春季,不同街镇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3-4月的A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中心街镇抗体阳性率较高.结果表明,中心城区流浪猫群体的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率较低,同时部分街镇的流浪猫存在弓形虫、A型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有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结果提示,居民与流浪猫接触时应注意加强自身保护.

    流浪猫人兽共患病狂犬病弓形虫病流感猫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