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地质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地质教育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教育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吴淦国

季刊

1006-9372

bjb3162@cugb.edu.cn

010-82323162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中国地质教育/Journal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惟一一份地学教育与研究的学术性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是地学教育研究人员、各级领导、教育管理和师生员工的学术论坛、决策参谋和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构建:实践与挑战

    肖奕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的思路,提出了重新定义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等一系列构建措施,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资源建设的各个环节.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大学计算机教学实践思政元素融合

    基于信息化理念的研究生管理流程改革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金胜罗万静纪云龙燕凌羽...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是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笔者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培养流程为研究对象,梳理以往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盲区、漏洞和主要问题,改变传统的以信息化手段模拟管理流程的方法,提出以信息化理念和手段构建新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改变以培养计划为核心的单线管理流程,建立了培养计划、排课选课、成绩查询三线并行的新式管理流程.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优化后的管理流程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方便了广大师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每年减少70%以上的工作量,适应了学校研究生全过程-全方位开放式育人模式的新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信息化理念研究生管理三线管理流程改革与实践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探索

    熊益学葛玉辉张云峰谭兵...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外实习是地学类专业的特色,也是培养合格石油、地矿行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夯实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厚植地质兴趣、锻炼优良品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倒逼野外地质实习实现云端化、数字化、虚拟仿真化,以期达到实习互动性强、资源保存永久、网络共享便捷的效果.以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野外地质露头为基础,构建以西南地区广泛出露的古生代-中生代海相沉积岩为主要内容的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通过典型剖面出露地层的野外产状、岩性及成分特点、古生物种类、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等重点内容的剖析,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远古地质作用现象认识不清、难以根据各种构造关系厘定区域地质发展历史等教学难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地质思维能力.该平台的建立不仅能丰富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还能为石油、地矿行业的继续教育提供社会化服务.

    虚拟仿真教学典型地质剖面野外地质实习北碚地区

    自然美育课程实践的路径探索——以"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为例

    周全徐能雄张翃滔赵国春...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美育是美育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积极拥抱自然美育思想,对引发美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全面加强高校美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了配合本科生修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之后而设立的野外实践性课程,是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笔者通过深入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的自然美育发展路径,结合我校野外地质实习特色,将自然审美教育与野外实习学习相融合,共同掀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的新局面,为实现这一伟大愿景注入崭新动力.

    自然美育人才培养学科融合课程实践地质实习

    基于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的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何虎军焦建刚杨兴科肖良...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外地质实习是地学类等高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模式值得探索和完善.原有地质实习多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教学方式主要为线下教学,常受特殊事件(如疫情、极端天气等)的影响;课程思政与实习课程教学有效融合不够,造成课程思政环节滞后;考评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等.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工程教育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建设纲要,紧密围绕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实习课程特点和实践内容,以树立正确价值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实习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深度挖掘、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并有机融入线上和线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协同育人效果.构建全方面多元立体全生命周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和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野外地质实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方乙赵虎范存辉朱家琳...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是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安全问题是地质类专业实习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尽管各高校对于安全管理都有相应的措施,但对于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相对薄弱.笔者在多年的野外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构建了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包括预防体系、监督考核体系以及应急处理体系.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关系.

    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安全保障体系

    地学类专业野外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地质学专题实习为例

    孟凡超吴孔友张立强鄢继华...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课是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有效途径.在野外实践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提升专业自信、增强学习热情、激发爱国情操、培养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育为主线,在地质实践过程中,有机提取哲学思维、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四个方面思政育人元素.通过案例式、研讨式、情景式、分组式等教学方式,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野外地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专业兴趣,培养道德品质,激发爱国热情,达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同向同行".

    地质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分享经验、共谋发展、服务决策——新时代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研讨会综述

    储祖旺王辛竹张敏林晨喧...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9月23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了新时代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教育部门领导与教育报刊负责人围绕"分享经验、共谋发展、服务决策"会议主题,分别就"深化认识,加强新型高校教育智库建设""久久为功,切实提升教育咨询报告质量"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与会专家学者的主题报告和交流发言将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校教育决策咨询的质量、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智库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智库智库建设运行机制智库成果

    以科学的教育体系促进跨学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英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评介

    王坤庆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是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陈翠荣教授的著作《英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了英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内容、方式、保障机制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我国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以促进跨学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跨学科研究生英美研究型大学培养体系

    《中国地质教育》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