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发明与专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发明与专利
中国发明与专利

彭耀林

月刊

1672-6081

famingyuzhuanli@126.com

010-82000860-8181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马甸桥马甸南村1号院

中国发明与专利/Journal China Invention & Patent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率先创建知识产权情报学适应创新发展需要

    杜娟
    4-5页

    基于中外文献关键词网络分析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

    王威孙杰
    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加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支撑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途径.利用文献可视化工具,通过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对 2013-2022 年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发表的中外文相关文献进行对比,探索近 10 年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差异.研究发现,专利分析仍然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核心内容;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成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之一;中外文文献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比之下,中文文献重点针对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效果等,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商业模式探索较少,对版权、商标关注不够.从近10 年的研究主题演进阶段中可以看出,中文文献中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研究起步于科技查新,在平台建设中不断完善,初步构建服务体系.而外文文献则关注新技术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的应用,重视专利分析、版权以及信息安全等相关问题.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可视化分析关键词分析

    基于中国专利奖的石油化工领域高价值专利评估模型构建

    刘天琳张芹陆桃妹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重要行业,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开发更多石油资源,石油化工领域相关的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贡献了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并且通过申请专利保护原创技术,部分优质专利申报了中国专利奖.中国专利奖是评价专利质量的重要奖项,也是科技创新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笔者以287 件石油化工领域中国专利奖作为数据分析基础,从专利的法律稳定状态、技术先进程度及经济利用价值 3 个层面,总结了表征专利高价值指标,采用 3 种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对应评价模型,通过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行业专利奖的对比评估3 个模型准确率,最终选择准确率高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石油化工领域高价值专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对高价值专利进行评估,预测准确率达90%.此外,基于指标筛选评价流程,明晰了以"三提一降"为核心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能够为石油化工领域先进技术保护和运用提供指导.

    石油化工领域中国专利奖高价值专利评估指标权重主成分分析法

    我国数据产权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239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张炎坤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广泛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数据产权作为数据要素的关键问题,其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亟需详细梳理相关文献并揭示其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以"数据产权"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并筛选出239 篇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产权研究的基本情况、关键词突现及聚类情况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综合梳理出数据产权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数据产权研究的热点主题涉及数据的定义、价值、保护模式、利用规则和产权构建等多个方面,研究触角广泛.其中,数据产权的制度构建是数据产权研究的核心主题,也是该领域当前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数据产权演变趋势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专利情报的替代燃料动力船舶产业全球竞争态势分析

    张春芳袁银池陆娇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航运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替代燃料动力船舶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本文构建的专利情报分析模型,结合市场实际需求、专利技术分布及产品竞争格局三大维度的信息,对产业竞争态势展开分析,并对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我国专利申请量和船舶订单量虽然最多,仍存在专利质量欠佳问题,在低中速大功率发动机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据此提出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船用替代燃料专利分析绿色低碳双燃料发动机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基于CNABS平台的分析

    蒋薇刘浩方曦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下的关键发展期,伴随着知识产权证券化政策的逐步推进与执行,中小型科技企业得以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当前,知识产权证券化主要采取小额贷款、融资租赁、供应链以及专利二次许可等四种模式,这些途径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也为创新型企业开辟了资本市场的新路径.本文基于对此四种现行模式的分析,发现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存在底层基础资产单一、评估方法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问题,并尝试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证券化现状现行模式

    多维视角下专利开放许可试点运行实证研究

    万小丽陈雄燊
    5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经历了一段试点探索时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制度平稳落地.从数量分布、质量水平、许可条件和交易状况四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试点开放许可专利总量高达11733 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省份、高校专利和发明专利,数量受政策影响变化较大;专利整体质量水平正常,预估高质量专利约占10%;开放许可条件多元化,19.3%的专利将许可范围限制到本省甚至市县,许可期限集中在4年以内,许可费支付方式以付费为主免费为辅;达成许可交易的1319件专利主要是免费的高校专利.建议未来做如下优化:开放许可声明不限定许可期限,引入灵活的混合定价模式,基于专利的基础性、通用性和成熟度以及交易双方的意图,引导和鼓励市场需要的专利实施开放许可.

    开放许可专利质量许可范围许可期限许可使用费

    专利公开充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基于专利公开程度与保护强度的均衡分析

    霍亮鲍健波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开充分在各国的专利法中均是授予专利权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专利制度"以公开换取保护"原则的集中体现,其经济学实质是拒绝保护没有技术成本的技术垄断.公开充分中专利公开程度的具体要求是为了满足所属技术领域科技创新的需求,这与专利对技术创新的保护强度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分析专利公开程度和专利保护强度对私人和社会公众的影响情况,并进一步构建专利公开程度与专利保护强度的"二维四象限"模型,研究专利政策环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以美国专利制度变迁为例验证模型的结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专利制度提供启示.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强保护格局已经初见成效,确保专利公开所贡献的技术内容与专利垄断所获得范围相适应,这既是对技术垄断者的合理要求,也为我国自主创新赢得时间和空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专利科技创新公开程度保护强度

    从审查角度看国防专利的特殊要求——保密性

    王静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密性是国防专利区别于普通专利的本质属性之一,在国防专利申请的受理、初审、实审、复审阶段,都需要对此进行审查,但是,目前针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了国防专利,又申请了普通专利"这一情况,应当采用哪些法律条款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国防专利保密性条款与其他条款是否存在竞合及优先适用的情形、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未指出保密性的问题是否一定符合保密性要求等都还存在模糊之处.由此,依据专利法律法规中的保密性、新颖性等规定,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分析阐述上述法律条款的适用、优先选择情况,并从《国防专利条例》第2 条的立法本意、保密性审查的判断主体角度出发,对典型案例的处理方式进行思考,以期使国防专利申请保密性的判断标准及适用情形更加明晰和统一.

    国防专利保密性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