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辐射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辐射卫生
中国辐射卫生

潘自强 韩金祥

双月刊

1004-714X

REDI@chinajournal.net.cn

0531-82919955

250062

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中国辐射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卫生部主管并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杂志,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它是辐射卫生领域(包括电离辐射与非辐射)发表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的专业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组织和推动我国辐射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提高本专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宗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推动辐射卫生防护法规、法令和标准的贯彻实施,及时报道辐射卫生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交流传递科技信息,介绍国内外辐射防护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平市口腔医疗照射频率调查分析

    李朝晖张远浩谈嘉桦徐志远...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南平市口腔医疗照射频率水平及其分布,为南平市口腔医疗照射的合理应用及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南平市所有口腔放射诊疗单位开展口腔医疗照射频次调查.结果 2021年南平市口腔放射诊疗机构54家,口腔放射设备79台,口腔医疗照射总频次:61593人次,照射频率:19.54人次/千人口;各级医疗单位年均频次:721.87~3713.25人次/单位;2021年12月男女的口腔医疗照射频次构成比:50.5%和49.5%;不同设备照射频次比例:口内牙片:38.7%,口腔全景:46.5%,口腔CT:10.3%,头颅摄影:4.5%.患者照射频次占比:0~15岁:17.1%,15~40岁:48.2%,40岁以上:34.7%;2015-2021年的口腔医疗照射频次每2年增长率为77.43%、35.18%、8.16%.结论 南平市口腔医疗照射频率水平处于Ⅱ类保健水平;口腔医疗照射分布极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民营医疗机构快速成长,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占据主要的医疗资源;口腔全景占比最高,头颅摄影最少,口腔CT增长最快;口腔医疗照射以青、中年为主,与性别无关;除口内牙片外,总体呈增长趋势.

    口腔诊疗医疗照射频率调查

    漳州核电厂周边食品总α和总β放射性本底调查

    刘佳刘萌萌郑琪珊吕吉荣...
    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漳州核电厂运行前周边地区食品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 采集漳州核电厂周边日常食用的5类33种49份样品,对样品前处理、干燥和灰化后,采用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其总α、总β放射性,用原子吸收法测量钾和查阅营养膳食系统不同食品中的钾含量来分别计算减钾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漳州核电厂周边食品中蔬菜水果类、粮食类、家禽家畜类、水产品类、茶叶类放射性总α放射性分别为<MDL~7.97、<MDL~6.82、<MDL、<MDL~20.76、11.90~23.08 Bq/kg;总 β 放射性分别为 34.56~122.81、13.05~188.96、56.00~108.34、17.86~169.01、123.74~171.63 Bq/kg;减钾总 β 放射性水平为 ND~14.27、ND~27.86、ND~48.72、ND~45.85、6.69~13.79 Bq/kg.结论 漳州核电厂运行前周边地区食品总放射性与我国其它地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核电厂食品放射性水平40K

    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中几何因子对探测效率的影响分析

    李小双刘佳煜
    183-18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计量时平面源活性区半径以及其中心与探测窗中心位置水平间距的变化对探测效率的影响.方法 基于MATLAB对不同条件下的几何因子的数值计算,采用经溯源的平面源对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实验分析.结果 保持其他参数不变,活性区半径R1=9 mm时,G值最大;间距a=0 mm时,G值最大;按照检定规程计算公式,对于90Sr-90Y平面源,a最大时,FYFS-400X探测效率偏小1.2%,MPC-9604探测效率偏小3.2%;对于241Am平面源,a最大时MPC-9604探测效率偏小1.9%.结论 几何因子随着活性区半径、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在居中位置,几何因子对探测效率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影响更小.建议使用标准平面源对仪器计量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平面源始终处于样品盘的正中央位置.

    α、β放射性立体角几何因子探测效率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新型宫颈癌放疗计划评价工具对膀胱毒性的预测价值

    刘庆啸朱月香田龙杨松林...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剂量表面积直方图(dose and surface histogram,DSH)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性膀胱炎(radiation cystitis,RC)的预测价值.方法 筛选2013年5月—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HIS系统接受图像引导放疗的宫颈癌患者190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90),收集其资料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用DSH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and volume histogram,DVH)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膀胱剂量分布.以DVH为参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DSH对RC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基线资料和RC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H同DVH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45和V45对Ⅰ、Ⅱ、Ⅲ级RC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均为低等(均P<0.05);S50和V50对 Ⅰ、Ⅱ、Ⅲ级RC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均为中等(均P<0.05);S55~S57和V55~V57对Ⅰ、Ⅱ、Ⅲ级RC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均为高等(均P<0.05).结论 同DVH相比,DSH对宫颈癌IGRT致RC发生率的预测价值同其基本一致,未来有望成为新的放疗计划评价工具.

    宫颈癌剂量表面积直方图剂量体积直方图放射性膀胱炎预测

    经阴道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用于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

    李建国李蓉蒋代彬杨腊梅...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阴道超声、3.0T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及经阴道超声联合3.0TMRI扫描用于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为异位妊娠早期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9年2月—2022年12月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3.0T MRI扫描检查,以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经阴道超声、MRI检查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经阴道超声、3.0T MRI扫描以及经阴道超声联合3.0T MRI扫描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13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中,10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异位妊娠、22例经随访确诊为非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19%(92/108)、54.55%(12/22)、80.00%(104/130),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 0.358.3.0T MRI 扫描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59%(100/108)、81.81%(18/22)、90.77%(118/130),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0.694.经阴道超声联合3.0T MRI扫描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15%(106/108)、72.73%(16/22)、93.85%(122/130),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0.764.经阴道超声联合3.0T MRI扫描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x2=11.88,P<0.01)和准确度(x2=10.96,P<0.01)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结论 经阴道超声联合3.0T MRI扫描可为异位妊娠提供更丰富诊断信息,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且相较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提高诊断敏感度、准确度.

    磁共振成像经阴道超声异位妊娠诊断效能

    非核或辐射应急情况下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照射——IAEA安全报告114号简介

    杨宝路拓飞周强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 IAEA安全报告114号的主要内容,旨在进一步了解非核或辐射应急情况下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照射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为修订完善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提供参考.

    食品放射性核素辐射剂量

    医学影像学技术用于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唐睿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和第五大肿瘤死因,造成了巨大经济、社会和疾病负担,是全球性重要卫生问题之一.早期诊断对于乳腺癌有效治疗和良好预后至关重要.医学影像学技术可提供肿瘤组织形态、结构、代谢、功能等多种临床信息,且凭借实时监测能力、无组织破坏、微创操作等优势,已广泛用于乳腺肿瘤临床筛查和早期诊断,并显示出较大价值.本文主要就超声、CT、磁共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乳腺专用γ显像等医学影像学技术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医学影像学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乳腺专用γ显像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放创复合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郝若林窦桂芳孟志云叶彤...
    209-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损伤合并创伤称为放创复合伤.放创复合伤由于结合放射伤和创伤,具有创口反复溃烂,持久难愈的特点,是难愈性创伤的重点研究对象.动物模型的建立是放创复合伤相关研究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动物模型是可靠实验结果的有力保障.本文从辐射类型、动物种类、致伤类型、致伤位置等多方面概述和归纳目前各类放创复合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放创复合伤标准化动物模型的建立、伤情机制研究以及防治功效评估提供科学基础.

    放创复合伤动物模型难愈创伤辐射

    儿童CT检查诊断参考水平研究进展

    高通王小山马娅陈睿...
    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CT检查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如何降低儿童CT检查的辐射剂量越来越重要,诊断参考水平(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DRL)是一个可以实现防护最优化、降低儿童CT辐射剂量的实用工具.本文通过对儿童CT检查中诊断参考水平的概念、制定方法、各国现状及问题进行简要总结,为我国儿童CT检查防护最优化提供参考.

    诊断参考水平CT儿童辐射剂量

    电离辐射健康效应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唐波刘建伟杜传盛孙亮...
    22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离辐射职业暴露是工作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健康风险因素.既往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己证实,电离辐射可对人体健康效应产生影响.鉴于此,科学的电离辐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和有效的电离辐射防护技术对于制定电离辐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电离辐射健康效应、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和辐射防护措施等,并建议进一步开展低剂量辐射健康效应、个体差异和防护策略优化研究,建立完善的健康监护机制、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和辐射剂量监测,工作人员自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职业防护,以最大程度降低电离辐射职业暴露的潜在危害、确保职业暴露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电离辐射职业暴露健康效应风险评估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