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420海工钢在不同海洋区带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麻衡田会云刘宇茜王月香...
    635-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1a的青岛海域实海暴露实验,结合失重法、宏观和微观形貌、三维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开展了S420钢在大气、飞溅、潮差和全浸4个不同海洋区带下的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S420钢在潮差环境中腐蚀速率最高,大气环境下腐蚀速率最低.一方面,这主要归因于锈层具有持水能力,为阴极反应提供充足的水介质,另一方面,潮差环境的干湿循环使得表面薄液膜中Cl-浓度增加,同时加速了氧的传质过程,促进了腐蚀阴阳极反应速率.腐蚀产物主要由γ-Fe2O3、Fe3O4以及α/γ-FeOOH组成.电解液层的持续存在有利于γ-FeOOH的形成,使其在潮差和全浸环境中占主导地位.充足的氧气和干湿循环促进了Fe3O4的生成,导致其在飞溅环境中以主要形式存在.S420钢在潮差环境下表现出最大点蚀深度和高点蚀体积的局部腐蚀特性.

    低合金钢海洋腐蚀点蚀锈层腐蚀速率

    IN625激光熔覆层腐蚀致微裂纹扩展机理研究

    邓双九李昌余梦辉韩兴...
    64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QT600球墨铸铁表面熔覆IN625涂层,观察熔覆层显微组织与EDS能谱.对基体与熔覆层进行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实验,建立IN625激光熔覆层腐蚀致微裂纹扩展瞬态演变数值模型,考虑微小裂纹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熔覆层在恶劣环境工作所诱发的腐蚀过程,分析离子浓度、离子迁移、pH值、电极电位和腐蚀速率等各项数值在腐蚀过程中的瞬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IN625熔覆层相较于QT600基体耐蚀性显著提升.

    激光熔覆技术IN625熔覆层微裂纹腐蚀电化学实验

    海水流速对经抛光和钝化表面处理的2205不锈钢点蚀的影响

    邢少华彭文山钱峣李相波...
    658-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Mott-Schottky曲线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2205不锈钢管路材料在流动海水中的耐点蚀性能,并对测试后的试样进行了腐蚀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抛光状态和钝化状态下,试样表面均出现了明显的点蚀形貌,点蚀电位在0.9~1.2V之间.在静态环境中材料的耐点蚀性要强于流动海水中;随着流速上升,材料的耐点蚀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表面钝化膜在流动海水中失去了再钝化能力.2205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呈现n型和p型两种半导体特征,说明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呈现双层结构,主要由外层Fe的氧化物和内层Cr的氧化物组成.钝化处理后试样的耐点蚀性能有所上升,但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质未发生明显变化.海水冲刷使得不锈钢耐点蚀性能下降,不同表面处理的2205不锈钢在海水冲刷下表面钝化膜特性差异导致不锈钢点蚀敏感性不同.

    2205不锈钢海水管路冲刷腐蚀电化学点蚀钝化膜

    不同植酸盐对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周龙鲁骏丁文珊李昊...
    669-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硫酸盐和植酸钠反应制备植酸盐,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植酸盐进行表征,所制备的植酸盐样品存在明显磷酸基团,为非晶态,表现为球状颗粒,直径在300~400nm.通过滴定实验分析植酸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通过Tafel极化法、电化学阻抗法、腐蚀浸泡实验研究Q235钢在植酸盐3.5%NaCl浸出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植酸铝浸出液中生成铝酸(Al(OH),)导致Q235钢腐蚀速率加快,植酸镁、植酸钙、植酸锰及植酸锌浸出液中Q235钢腐蚀速率减缓.其中,植酸锌的缓蚀效率能达到92.46%,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

    Q235钢腐蚀植酸盐缓蚀性能

    耦接件涂层失效程度与其力学损伤之间的关系

    李卓玄曹艳辉李崇杰李辉...
    679-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00M钢,2024和5A06铝合金涂层体系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的耦接模式将其与钛合金耦接,并依次进行了湿热、盐雾和霉菌加速实验.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建立了有机涂层失效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加速实验后涂层样品的力学性能,建立了涂层失效程度与其力学性能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加速实验之后,耦接涂层样品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其下降程度与耦接方式有关.同时,经过加速实验之后,涂层样品力学性能与其综合评价结果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耦接件加速实验有机涂层失效电化学阻抗谱力学性能

    EPS处理对QStE700TM钢氢脆敏感性影响

    徐云峰王少峰何龙刘冬...
    69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和双电解池电化学氢渗透等手段,研究了湿法抛丸(EPS)、酸洗和干式抛丸3种表面处理工艺对QStE700TM高强结构钢氢脆敏感性及氢渗透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不同处理工艺钢板试样表面氧化铁皮残留、硬度和残余应力变化,探讨了EPS工艺对QStE700TM钢氢脆敏感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EPS工艺处理QStE700TM钢试样的氢脆敏感性仅为8.1%,相较于酸洗和干式抛丸工艺分别降低了12.7%和20.5%.这与EPS工艺处理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残留少,残余应力为-150~-300 MPa范围内的压应力有关.另外,EPS处理钢试样因更小的氢扩散通量(J∞L)和有效氢扩散系数(Dapp)及更大的滞后时间(tL)和阴极侧次表面氢浓度(c0),表现出比干式抛丸工艺处理钢试样更好的阻碍氢扩散性能,进而表现出更低的氢脆敏感性.综合考虑,EPS工艺是一种全新、可靠的和低碳环保的高强钢表面除鳞工艺.

    QStE700TM钢EPS处理氢脆敏感性

    外加电位下Ag/Sn电偶的腐蚀行为

    戴威刘园园涂闻芮孙阳庭...
    700-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AC焊料的腐蚀,采用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测试、双极性电化学测试方法在NaCl溶液中研究了外加电位下Ag/Sn电偶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Sn的OCP低于Ag,在高电位下,Sn发生严重腐蚀,Ag表面生成AgCl,阻碍了基体的进一步溶解;低电位下,Sn发生阴极腐蚀.

    双极性电化学SAC焊料Ag腐蚀Sn腐蚀枝晶

    油水交替环境中咪唑啉对CO2腐蚀的抑制作用研究

    欧阳嘉露王茜茜韩霞王子明...
    707-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添加两类典型油溶性和水溶性咪唑啉缓蚀剂,检验了其在油水动态润湿环境中对碳钢CO2腐蚀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水溶性咪唑啉的缓蚀效果优于油溶性咪唑啉,其缓蚀效果差异主要源于油水界面行为的改变.油溶性咪唑啉分子通过增强油相中自修复作用来提高缓蚀效果;水溶性咪唑啉分子可以有效抑制油水界面水滴的形成和长大等过程,减弱CO2对油膜的破坏作用,增强动态润湿缓蚀效果.

    CO2腐蚀咪唑啉类缓蚀剂油水交替润湿

    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李禅王庆田杨承刚张宪伟...
    716-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U形弯浸泡实验,研究了原始、敏化和固溶等3种微观组织状态下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环境中的电化学和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中的腐蚀过程基本由电化学活化控制.温度对原始、敏化和固溶等组织状态下的904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随温度升高,电化学反应极化电阻降低,钝化区变窄,腐蚀电位下降,3种组织状态的904L不锈钢耐蚀性均急剧降低.3种组织状态的904L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环境中均存在一定SCC敏感性.表面腐蚀产物膜内层为均匀较薄的黑色腐蚀产物,外层为尺寸较大的颗粒状白色腐蚀产物.敏化组织的904L不锈钢SCC敏感性最高,固溶处理能降低其SCC敏感性.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电化学特性一回路核电

    CoCrNi中熵合金在不同浓度NH4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张成龙张斌朱敏袁永锋...
    725-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电化学测试、统计学分析和浸泡腐蚀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等原子CoCrNi中熵合金(MEA)在不同浓度NH4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H4Cl浓度的增加,MEA的腐蚀电位(Ecorr)负移,维钝电流密度(Ip)增大,腐蚀速率增加,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当NH4Cl浓度为3%和8%时,阳极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活化-钝化过渡区,意味着合金钝性降低.此外,随着NH4Cl浓度的增加,MEA表面钝化膜的缺陷密度明显增加,钝化膜的厚度减薄,稳定性降低,这削弱了膜对合金的保护能力.NH4+和Cl-的共同作用促进了亚稳态点蚀的形核和发展,且在高浓度的NH4Cl溶液中,亚稳态点蚀难以再钝化,容易发展为稳态点蚀.MEA腐蚀形态主要为点蚀.

    中熵合金腐蚀行为亚稳态点蚀钝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