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法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刘耀

双月刊

1001-5728

bjb303@sina.com

010-63495531 010-83901261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北京市3817信箱)

中国法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的法医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及其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中GFAP和VEGF的表达研究

    张曙光党志强巩海霞刘长海...
    685-689,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GFAP和VEGF的表达规律,并以此推断脑损伤后经过时间,进而为损伤时间推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按照损伤后经过时间不同又分损伤后1 h、6 h、12 h、1 d、3 d、7 d、14 d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检测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脑组织及血清中GFAP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免疫组化各实验组中,GFAP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胞浆中表达,伤后1 h开始明显增多、7 d内表达进行性增高,到伤后 14 d时表达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VEGF主要在神经元胞浆中表达,伤后 1 d时明显增多,到伤后 3 d时达高峰、14 d时表达减少;(2)ELISA各实验组血清中VEGF含量升高早于脑组织中VEGF表达,伤后6 h开始明显增多,到伤后3 d时含量最多、伤后14 d时接近对照组.结论 (1)GFAP与VEGF表达呈现出时序性变化的特点,两者有望成为法医推断损伤时间的生物学标记物;(2)GFAP和VEGF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早期颅脑损伤时间推断有重要意义.

    法医病理学闭合性脑损伤GFAPVEGF

    安非拉酮体内外代谢研究

    王鑫杨欢赵君博向平...
    690-696,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检测分析大鼠肝微粒体模型中安非拉酮的代谢物并与安非拉酮服用者的真实尿液进行对比,从而对体外大鼠肝微粒体模型预测体内代谢物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向Wistar大鼠肝微粒体中加入安非拉酮标准品5 μg,模拟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孵育 1 h,真实尿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后,利用液相色谱Q Exactive组合型四极杆Orbitrap质谱仪(LC-Q-Exactive-Orbitrap-MS)分析体内外代谢物以查明代谢途径和体内生物标志物.结果 安非拉酮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模型中共产生了 10 种I相代谢产物,其中 8 种I相代谢产物在安非拉酮服用者的真实尿液样本中均有发现.推断主要代谢途径为羰基还原、N-脱烷基化、羟基化反应等.该体外代谢模型试验方法简便快捷,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安非拉酮体内代谢产物.安非拉酮一些代谢物如N-脱烷基化代谢物M2(乙卡西酮)和M4(卡西酮)等来源不唯一,因此不能单独作为安非拉酮摄入的特征生物标志物.结论 本研究发现安非拉酮的代谢存在羟基化途径,真实尿液中发现4 个羟基化代谢物.初步阐明了安非拉酮体内外代谢物、代谢位点和代谢途径,以为后续研究安非拉酮药代动力学、法医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法医毒物分析安非拉酮大鼠肝微粒体代谢途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

    非靶标筛查探究自来水中新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估

    苑仔薇宋晶晶伊相汝曹艺璇...
    697-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MS),采用非靶标筛查策略对全国各地自来水中新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EPs)分析鉴定,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方法 经固相萃取提取自来水样品后,利用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溶液)在 C18 色谱柱上洗脱.使用非靶标筛查策略对质谱信息在全扫描模式下采集,提取并分析色谱质谱峰,进行谱库检索比对精确质量数,逐一比对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最后,将候选新污染物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与相应标准品确认、分析,用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从全国各地自来水中初筛出135种EPs,最终选取色谱峰响应较高的24种经过标准品验证,包括6种药物、13种农药、3种工业化合物及2种食品添加剂.其中坎利酮、甲羟孕酮、醋酸氢化可的松等 9种检出率高于60%.检出污染物浓度范围为ND~422.63 ng/L,平均浓度较高的4 种污染物为坎利酮、甲羟孕酮、醋酸氢化可的松和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结论 本研究基于UPLC-QTOF-MS/MS技术,采用非靶标策略在无标准品的情况下筛查潜在未知污染物,探究自来水样本中EPs整体污染状况,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自来水中新污染物赋存状况,为监测自来水中EPs提供了技术支持.

    自来水非靶标筛查新污染物时空分布风险评估

    不要轻视表皮剥脱

    闵建雄
    705页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血液中苯二氮卓类药物快速检测方法

    沈靓诸仁祥陈芳施碧云...
    706-709,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血液中阿普唑仑、硝基安定、替马西泮、地西泮、氯氮卓等 5 种苯二氮卓类违禁药品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对血液中的阿普唑仑、硝基安定、替马西泮、地西泮、氯氮卓进行提取,添加PSA和 C18 混合物进行优化,并使用SERS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表明,阿普唑仑、硝基安定、替马西泮、地西泮、氯氮卓均出现了相应的拉曼特征信号峰,这些特征峰可以作为定性的判别依据.此外,这 5 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检出限在 0.5~1 μg/mL之间.结论 本文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技术,通过添加PSA和 C18 混合物进行前处理优化获得了良好的拉曼增强信号,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适用于血液样品中药品的快速检测.

    SERS阿普唑仑硝基安定替马西泮地西泮氯氮卓快速检测

    SNP-STR标记在不平衡DNA混合物次要成分分析中的有限价值

    易少华潘超黄代新肖超...
    710-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基于PCR扩增的SNP-STR分型方法在不平衡DNA混合物次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RMS技术建立SNP-STR荧光多重PCR分型方法,检测中国汉族人群 321 个无关个体中 6 个SNP-STR标记的基因型,评估其遗传多态性参数;检测该技术在单一DNA样本中获得成功分型的灵敏度,检测该技术在两个体DNA混合物分析中的有效信息概率,检测该技术在不同比例DNA混合物中获得次要成分基因型的最大混合比例.结果 6 个SNP-STR荧光多重PCR技术获得全部基因型的最小DNA输入量为 62.5 pg,可从混合比例高达 100∶1的两个体混合DNA中获得次要成分的SNP-STR基因型.随着混合比例的增加,主要成分stutter峰信号的增强可能影响次要成分等位基因峰的准确判断.6个标记对中国中部汉族人群混合物分析的信息概率为0.356 2.在法医不平衡混合物检测中,这些SNP-STR标记比STR具有更强的鉴别能力.结论 在法医混合物检测中,SNP-STR标记比STR具有更强的鉴别能力,但不平衡混合物主要成分stutter峰问题可能限制了SNP-STR标记在不平衡DNA混合物次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不平衡DNA混合物SNP-STR次要成分多重分析ARMS

    微分段分析多根头发中20种苯二氮?类药物及案例应用

    谢琳溪薛鼎昌郭兆辰任飞...
    717-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多根头发微分段分析的LC-MS/MS的分析方法,并对 20 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在1 mm头发中的检测进行验证,并最终用于案件检测分析.方法 将 5 根头发每根切成 1mm长的片段,并将相应段落放在一起,在含二硫苏糖醇、甲醇等的提取液中浸泡并进行超声处理.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多根头发中 20 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 0.2~5 pg/mm,最低定量限为0.5~20 pg/mm,日内、日间精密度为2.03%~13.81%,日内、日间准确度为 87.98%~111.29%,基质效应为 71.15%~110.43%,提取回收率为69.34%~99.94%.用该方法对单次服用氯硝西泮 20 d的志愿者进行头发样本分析,15 根头发中氯硝西泮检出位置距发根第6~11段,浓度范围为1.06~3.45 pg/mm.并用此方法对案件中疑似被服用过安眠药受害者毛发进行分析,15根头发中在距发根第9~13 段检出氯硝西泮成分,定量结果1.07~19.06 pg/mm,实验结果与案件受害者所述服药时间基本一致.结论 多根头发微分段分析技术可应用于药物辅助犯罪案例的调查,并可对服药时间进行大致判断.

    毒物分析毛发微分段液质联用仪苯二氮䓬类药物辅助犯罪

    常染色体InDel标记的法医物证应用与研究进展

    李智敏姚以宁周芷菡季琪琪...
    724-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插入/缺失多态性(Insertion/deletion,InDel)标记是基因组中一类广泛分布的长度多态性遗传标记,兼具STR和SNP的特点.InDel标记可应用于降解生物检材的个体识别、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等工作,可通过个体族源推断以缩小侦查范围,在法医物证检验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随着Multi-InDel和多等位基因InDel标记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InDel标记的鉴定效能不断提升,其法医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大.本文就InDel标记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回顾总结,探讨未来InDel标记研究的发展方向.

    法医物证学插入/缺失多态性降解检材族源推断Multi-InDel多等位基因InDel

    高通量测序技术:解决法医学疑难生物检材鉴定的关键工具

    陈安琪张素华
    730-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量、降解与混合检材检验鉴定一直以来都是法医物证领域的难题.基于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检测是法医DNA检验的常规手段.然而,由于其可检测的遗传标记数量有限,在处理复杂和疑难检材时,效能常常受限.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遗传标记借由以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以及三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得以检测,并在疑难检材的基因分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疑难生物检材中的主要检测手段及应用价值,展望了该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法医遗传学疑难检材二代测序技术三代测序技术基因分型

    《中国法医学杂志》关于投稿要求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等的说明

    《中国法医学杂志》社
    7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