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蜂业中旬刊(学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蜂业中旬刊(学术)
中国蜂业中旬刊(学术)

李海燕

季刊

0412-4367

zgfengye@126.com

010-52485782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卧佛寺西侧

中国蜂业中旬刊(学术)/Journal Apiculture of Chin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日龄工蜂学习记忆能力的比较分析

    王超龚志文和绍禹谭垦...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蜜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很早以前就开始被用于学习记忆方面的各种研究.不同日龄的蜜蜂在蜂群中有着不同的分工,随着它们日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发育而完成由巢内任务向巢外任务的转变,其学习记忆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实验通过正己醛气味和糖水奖励配对,利用PER方法来测定比较西方蜜蜂工蜂不同日龄的学习能力,结束后再用实验气味测试其记忆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日龄增长,工蜂学习能力记忆能力逐渐增强,并且在15日龄之后基本趋于稳定;巢外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工蜂的记忆能力.

    西方蜜蜂学习记忆伸吻反应日龄

    东、西方蜜蜂混合蜂群的温度调节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平行进化”

    杨英郑杰李亚军杨佳...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巢内温湿度的调节是穴居蜜蜂的一个重要的适应性进化,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群内温湿度的调节行为不同,在混合饲养的条件下,二者却通过不同的分工方式避免了矛盾,使混合蜂群能够达到温度调节的和谐.以这一矛盾的合理解决为代表,本文讨论了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在解决群内诸多矛盾方面采取的策略的相似性,因此认为二者在社会行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平行进化”的关系.

    混合饲养蜂群温度调节东方蜜蜂西方蜜蜂社会行为平行进化

    蜜蜂病毒病检测的研究进展

    褚艳娜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蜜蜂病毒病的检测技术,能够为更好的进行科学养蜂,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帮助.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应用,对蜜蜂病毒病检测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此,结合当前国内外蜜蜂病毒病检测的研究报道,对蜜蜂病毒病检测技术进行综合阐述,为进一步完善蜜蜂病毒病检测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蜜蜂病毒检测技术

    槲皮素对地塞米松和Aβ25~35联合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杨祖瑛张淑玉姚磊王浩...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地塞米松和Aβ联合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培养PC12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把槲皮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 umol/L、5.0 umol/L、2.5 umol/L.药物预处理2h后,然后孵育地塞米松与Aβ联合24 h诱导氧化损伤.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能明显改善地塞米松联合Aβ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可提高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结论 槲皮素对地塞米松和Aβ联合诱发PC12神经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槲皮素地塞米松PC12细胞细胞凋亡

    同生境下两种蜜蜂微孢子虫对东、西方蜜蜂蜂群的感染状况调查

    张远大赖东笋赵文正周丹银...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蜜蜂微孢子虫已被确认为是导致世界性蜜蜂损失的重要病原之一.因商业目的导致不同地区蜂种栖息地扩张与重叠,使两种原寄主分别为东、西方蜜蜂的微孢子虫(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西方蜜蜂微孢子虫)得以在不同蜂种间传播.新病原的入侵在对当地蜜蜂资源造成威胁的同时,外来蜂种成为地区性病害传播的媒介.而迁徙性的蜜蜂饲养模式进一步将这种不利影响放大,进而威胁整个养蜂业的持续发展.研究数据显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人工饲养蜂群中已取代西方蜜蜂微孢子虫成为优势寄种群,但在自然条件下这两种蜜蜂微孢子虫如何作用饲养蜂群的相关数据缺乏.对东、西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和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的蜜蜂样本进行两种蜜蜂微孢子虫PCR特异性检测,仅检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且西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东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东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感染率.

    东方蜜蜂西方蜜蜂东方蜜蜂微孢子虫西方蜜蜂微孢子虫PCR感染率

    高加索蜜蜂品种保存与应用研究

    吕云岭谭垦刘翔伟赵占鳌...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高加索蜜蜂品种具有采集力强、采胶力性能好,维持大群,能充分利用零星蜜源等特点,是配制优良杂交组合一个不可多得蜂种.保存该品种并充分利用高加索品种的杂交优势.利用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和蜜蜂工程育种理论,一次自交后再进行高加索品种间混交,确保其优良性状不丢失,对保存我国蜜蜂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配制杂交组合全部采用蜂王人工授精技术,保证配种的准确性.

    俄罗斯高加索品种杂种优势人工授精

    桑花蜂蜜的生产及其品质分析

    代君君范涛章玉萍吴传华...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树是多年生木本种子植物,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桑树的花结构独特,数量多,花期较长,泌蜜量大,可以作为蜜蜂的一种蜜源,从而酿造蜂蜜.基于此,对桑花蜂蜜的糖分、蛋白含量和淀粉酶值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还原糖含量达80.32%,转化糖为79.26%,属优质蜂蜜.利用桑花生产蜂蜜,不仅拓展了中国传统蚕桑产业的新思路,还为优质蜂蜜生产提供了新的蜜源.

    桑花蜂蜜生产品质分析

    蜜蜂巢脾挥发油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吉挺沈芳孙大和刘振国...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超临界C02萃取法提取巢脾挥发油,采用冷冻干燥法与辛夷挥发油制备蜜蜂巢脾挥发油复方微胶囊,并优化产品配方与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临界巢脾挥发油与超临界辛夷挥发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配方为SPI:MD=1∶1,壁材:芯材=2∶1,固形物浓度15%,乳化剂用量1%;最佳工艺参数为:乳化温度70℃,均质时间8 min,均质转速8000 rpm/min.制得的混合微胶囊呈淡黄色,香味浓郁,粉质细腻,溶解度93.1%,包埋率68.3%,微胶囊粒径23.7μm.

    老巢脾产品配方工艺参数微胶囊

    蜂胶及其活性成分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俞斌刘进祖孙丽萍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有关蜂胶的保肝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基于此,对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机制及蜂胶和蜂胶活性成分对其防治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肝损伤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肝损伤蜂胶作用机制活性成分

    野桂花蜜的总酚酸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王雨李高阳单杨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5个主要蜜源地区的野桂花蜜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色度和总酚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野桂花蜜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测定其还原性.结果表明:5个不同地区的野桂花蜜样品色度值在0.306~0.724之间,总酚含量在295.63±1.53μg/g~413.74±5.87 μg/g之间.5种样本均有显著抗氧化性,呈量效关系.野桂花蜜的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与其总酚含量三者呈正相关.

    野桂花蜜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