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要持续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松
    1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研究

    宋保维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是高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体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强化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双向互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和生态营造,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成果转化有组织科研

    推动新工科教育迭代升级支撑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

    金东寒马新宾
    8-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强化新工科教育,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保证,也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要加快推动新工科教育成果推广和迭代升级,多措并举,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新工科迭代升级

    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培育海洋领域科技领军人才

    姚郁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海领域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准确把握海洋强国战略内涵、建设需求与使命担当,聚焦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重塑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汇聚培养未来海洋领域科技领军人才的强大力量.

    海洋强国海洋科技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

    构建高水平科教融汇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

    曾勇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科教融汇是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路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应主动设计并成体系地实施具有引领性的科教融汇新范式,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工程教育重点难点问题,构建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新工科教育科教融汇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瞄准新型工业化本质加快现代产业学院迭代创新

    马宏伟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工业化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现代产业学院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要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关键抓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现代产业学院从1.0向2.0迭代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服务支撑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工业化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工程科技人才

    服务"双碳"战略培养储能创新型领军人才

    何雅玲兰剑李慧杨文韬...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加快培养储能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是突破储能核心技术攻关、加速行业发展的关键.西安交通大学顺应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要求,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新体制,在科教融汇中实现新的突破,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碳储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关键问题与推进策略

    王战军李旖旎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要以基础学科博士生培养为重点,深化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牵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破解两类学位同质化发展难题,打造差异化培养链条;全面形成两类学位研究生教育各具特色、齐头并进的格局.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外语类高校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的时代意义和路径探析

    李岩松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能力.高校须将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置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大坐标中、置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下去谋划.外语类高校应着力培养"多语种+"卓越人才,围绕"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从增强人才的文化定力、语言能力、学科能力、话语能力着手,着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强国卓越国际化人才时代新人

    评价何以支撑高校有组织科研——创新评价的理念与关键维度

    马永红于妍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评价是高校有组织科研中的关键一环.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背景下,高校要基于有组织科研的内涵和评价逻辑,树立包容性评价新理念,体现评价的人本性、整体性、多元性、情境性、可持续发展性,将支撑度、达成度、协同度、创新度、贡献度作为高校有组织科研评价的主要维度.

    有组织科研科研评价包容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