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陈浩李石纯

半月刊

1002-4417

010-62243806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中国高等教育/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探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应找准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

    张平文
    1页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重大议题与年度热点研究前沿报告

    《中国高教育》编辑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育研究所复旦大学高教育研究所厦门大学高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界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研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阐释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展开研究论述;对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思政教育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数字化转型,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力阐释与回应.

    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数字化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勇担育人兴邦使命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

    郭海冯夏庭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充分肯定学校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做强优势学科,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

    一流大学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东北振兴

    发挥高校培育金融人才龙头作用切实服务金融强国建设战略需要

    马海涛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学校亟需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高校要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深刻认识金融强国对金融人才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构建中国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全面提高金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金融人才后备力量.

    强大金融人才金融强国金融人才自主培养

    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四重逻辑——以电影《我要当老师》为例

    王少林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我要当老师》以微见著,以优秀思政影片这种喜闻乐见的载体,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以此反观,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走近学生日常生活世界,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重视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及要素的关联性、耦合性和协同性.

    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我要当老师》

    从电影《我要当老师》审思思政课建设的创新路径

    刘波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办好有生命、鲜活的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思政课建设的初心和使命;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把握时代脉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用贯通,在社会实践中激活思政课的生命力;按照"六要"要求加强自我锻造,在"大思政课"建设的广阔天地中成为"铸魂育人"的大先生.

    思政课立德树人社会实践教育强国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释疑解惑 实现"入脑入心"

    汪立夏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释疑解惑是实现思政教学"入脑入心"的必然要求.释疑解惑的实质就是讲道理."入脑入心"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化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行动之惑,是推动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的关键所在.要以"问题化"改革、"团队化"教学、"一体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提高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的针对性、协同性、衔接性和时代性.

    思政课立德树人"入脑入心"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

    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价值取向、关键问题和路径探索

    傅方正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服务能力水平已成为影响研究型大学办学声誉、发展质量、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面对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要理顺大学战略布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研究与社会应用需求、内部治理与外部政策供给等基本关系,从认知系统塑造、组织系统建设、业务系统融合、制度系统保障四个方面建立社会服务的工作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创新核心作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区域发展"双一流"建设

    在线学习场景下高校师生情感对话困境及突破

    林松柏曹辉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的转型,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逐渐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所取代,在线学习已经成为高校师生新的交流互动平台.理论上,在线学习场景下的高校师生对话关系应该更加自由深入.但是,在线学习模式中,高校师生对话关系却表现出实践反差,主要表现为:线上教学方法单一,削弱高校师生对话有效性;教学场景虚化,弱化高校师生对话情感融入;学习空间 自由,降低高校师生对话信任感.为了破解这种实践反差给高校师生带来的对话困境,需要增加线上教学方法多样性,提升师生交互水平;强化师生情感对话,焕发师生虚拟教学情景下移情性理解,更好体现立德树人;设定阶段性学习 目标,提高学生学习 自律能力.

    在线学习学习场景对话关系构建路径

    美国高校赋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理论审思与经验分析

    卓泽林周文伟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旧金山、波士顿、纽约等美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瞩目.其背后蕴含着美国高校在发挥学科资源黏性、搭建链式转化载体、形成联盟化的跨组织联合体等方面的实践支撑.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我国高校面临匹配区域产业需求、推动知识规模化溢出、打造开放创新窗口等功能性、效益性及开放性困境.参考美国经验并结合本土实际,我国高校要推动学科动态布局、优化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区域科技共同体,有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美国高校研究型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