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陈烨

月刊

1004-7654

bjb91@vip.163.com

010-68040496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Journal Research on China Market Supervis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探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更好地为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现标准必要专利领域保护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的平衡和协调

    王先林
    5-8页

    以不公平高价许可标准必要专利的反垄断法规制——《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相关条款解读

    魏德
    8-12页

    引导和规范标准必要专利公平竞争 促进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

    宁度
    13-15页

    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适用——以《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为背景

    杨正宇
    16-19页

    公司章程记载事项之类型化

    周游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章程记载事项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情况、股东基本情况、公司治理规则等内容.我国新《公司法》并未明确公司章程记载事项的类型.公司章程记载事项可分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三类.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的缺失将导致章程无效,公司也可能因此无法成立.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则是必须记载于章程中方能发生效力的事项,即该类事项的记载与否不会影响章程的效力,但特定事项的生效只能经章程载明,而不能通过其他途径.任意记载事项则是由公司自行决定是否需要记载于章程的事项,与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不同的是,任意记载事项还可以通过协议或者其他途径予以明确,而非必须载明于章程之中方能发生效力.为了提升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有必要限缩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明确并扩充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提示任意记载事项.

    公司章程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任意记载事项

    公司强制注销实践中的问题研究

    魏磊查丽娟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公司法》在正常注销、简易注销、破产注销的基础上,首次创新性提出强制注销制度.本文探讨了公司强制注销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包括适用情形还需进一步明确,强制注销前告知程序、强制注销中核查程序、强制注销后救济机制尚待补充完善等.建议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通过明确适用情形、建立"核查-执行-纠错"闭环机制、探索另册管理和强制注销制度的衔接适用等方式,优化强制注销流程,保护债权人利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公司强制注销僵尸企业清算义务另册管理

    未届期股权转让后转让人责任的法教义学分析

    王长华涂德草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未届出资期限股权转让后转让人的补充责任,转让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该抗辩权在执行程序中保障其享有第二顺位的履行利益,但在诉讼阶段并不绝对限制权利人的起诉权.当转让人转让部分实缴部分认缴的股权时,应当区分情形,分别适用新《公司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或第二款处理.发起人不因其发起人身份而承担连带责任,其承担的是补充责任.在股权多次转让的情形下,中间转让人应当按照递进式由后及前承担补充责任,且只有股权转让合同中的标的股权上所附着的出资额才构成中间转让人责任的范围.公司债权人基于代位权理论享有对转让人的直接请求权,法院应当根据诉讼时出资期限是否届满的具体情形,选择单独适用第八十八条第一款或合并适用第五十四条来判定转让人是否承担责任.转让人的责任不因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形成时间而受影响.

    未届出资期限股权转让转让人责任补充责任代位权

    打造"网格+无照经营监管"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江敏艳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照经营治理是政府部门一项长期、常态化任务.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监管部门确立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新型监管机制的检查对象是已经领取营业执照的经营主体,这对无照经营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现阶段,无照经营一般通过投诉举报、转办交办等途径发现,发现率和处置率明显降低,无照经营风险隐患和基层执法人员履职风险相应增加.本文研究无照经营发现机制,总结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的实践成效,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网格+无照经营监管"新模式.该模式将无照经营监管工作与网格化社会管理有机融合,推动由政府的一元管理向社会的多元共治转变,推动构建无照经营治理新格局.

    无照经营发现多元共治基层减负

    应用商店收费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规制路径

    吕来明齐瑜林倍霞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商店向开发者收取佣金及限制支付渠道,在影响开发者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对应用商店收费进行适当规制,不仅是保护竞争的需要,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要求.域外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对应用商店收取佣金限制支付渠道和反转向条款的反垄断规制已经比较普遍.在我国,对此进行反垄断规制尚未开展,消费者提起诉讼也面临困境,需要综合考虑规制路径,切实维护我国消费者利益.

    应用商店佣金收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规制

    品牌方跨越式销售激励措施的定性与规制——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视角的考察

    翟巍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牌方跨越式销售激励措施体现了一种典型意义的远程促销和深度分销模式.在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及司法层面,由于这类销售激励措施与商业贿赂行为之间的区分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因而不仅损害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效能的发挥,而且使品牌方在建立内部反商业贿赂合规机制时缺乏清晰指引.鉴于此种情况,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及司法机关应当聚焦商业贿赂行为内置的"贿赂"本质,依据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四项构成要件"标准,针对品牌方实施的跨越式销售激励措施进行多维度和场景化的解析.在借鉴域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应依据所涉行业和发生场景的差异性,针对这类销售激励措施设定"一般合法+例外审查"的规制范式,并将是否存在"违反忠诚义务或廉洁义务的利益交换"厘定为评判这类销售激励措施违法与否的核心标准.

    《反不正当竞争法》诚信原则商业道德商业贿赂行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