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港湾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港湾建设
中国港湾建设

刘亚平

双月刊

1003-3688

zggwjs@126.com

022-28348642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02号

中国港湾建设/Journal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创刊于1981年,主管单位为交通部,主办单位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为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杂志到2008年已连续出版正刊157期,各种增刊、专辑20余种,信息流量逾千万字。读者面已扩至亚、非、欧、美洲;国内除港口、航道、水运工程领域外,水利水电部门、道桥工程部门、工业与民用建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读者也与日俱增。杂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水路运输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是水路运输类期刊影响面较广的期刊。《中国港湾建设》将保持其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和生动活泼的风格,使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热诚地为从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的同行们服务,为港湾建设的技术进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跨海大桥人工岛越浪及防洪排涝能力验证

    刘志远佟德胜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某跨海大桥在更恶劣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度,配合主体工程人工岛防洪排涝设施的设计工作,实施开展了两项波浪物理模型试验来对人工岛排水设施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及优化.根据试验技术要求,在不同波浪要素、不同挡浪墙顶高程和戗台宽度条件下,测定人工岛南、北两侧护岸顶部的越浪量、最大上水高度和人工岛漫滩情况,并对越浪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进行复核.研究中先后验证了南、北侧两护岸原设计方案在初始设计工况和更极端的补充复核工况波浪作用下能否满足越浪排洪的要求,并优化设计方案以满足更极端条件下的排水要求,为本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试验研究依据.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到了工程实践,在近几年数次超强台风侵袭下,工程未发生任何破坏,避免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跨海大桥人工岛越浪防洪排涝物理模型试验台风

    船坞拉锚式坞墙施工阶段位移控制技术及应用

    张宏利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土地基上建造拉锚板桩坞墙结构的船坞工程,基坑开挖后的坞墙位移不可避免.对于采用地下连续墙等柔性墙体加锚碇结构的组合式坞墙结构,结构受力体系较为复杂,施工各阶段工况变化,导致结构位移趋势不尽相同.为保证船坞净宽尺寸要求,通过对坞墙及墙后锚碇结构位移量的工况分析及数值计算,提出各阶段结构位移控制措施,同时依据数值计算结论预留位移量.结合施工实际监测数据,同步验证数值计算可靠性,进而形成可供推广的船坞位移控制技术.

    船坞坞墙位移预留量控制措施

    环保型聚氨酯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俞颖皓
    73-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环保型聚氨酯(EPU)在改性沥青中的适用性,以聚碳酸酯二醇(PCDL)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丁二醇(BDO)为硬段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EPU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用于分析EPU改性沥青的化学结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黏度用来评价所制备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以软化点差来评价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用来探究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差示扫描量热试验及弯曲流变仪试验被用来探究改性沥青在低温下的蠕变机理.结果表明EPU分子在沥青中会与沥青分子反应生成交联结构,EPU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沥青的物理性能及高温性能,且相容性较好.EPU具有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EPU对沥青的低温性能也表现出优异的提升效果.研究能为生产EPU改性沥青提供新的思路.

    道路工程环保型聚氨酯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

    水位变动区桩-墩结构反吊底模技术应用研究

    覃俊锋林云许建武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位变动区的桩-墩结构在当前的码头、栈桥、桥梁等结构物的建造中十分常见,其施工受水位变化影响较大,难度和成本均较高.依托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内某重件码头工程,对工程中的入水墩台施工提出了一种可广泛适用的方法——反吊底模施工方法.该方法无需围堰作业即可创造干地施工条件,具有经济性好、施工效率高、施工难度低等优点.经方案设计以及荷载验算,验证反吊底模施工理论上可行,并最终在所涉工程的入水墩台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入水墩台反吊底模荷载验算施工方法

    供料锁固回填船在沉管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李有志杨毓晓林恒義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碎石基床整平和锁固回填是沉管隧道施工领域两大重要施工工序,其工作效率和施工精度对沉管安装工期有较大影响.因此设计建造了一艘集供料、锁定回填、质量检测于一体的供料锁固回填船.既简化了沉管隧道施工工艺、降低了设备成本投入,又提高了施工效率.文章详细阐述了供料锁固回填船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沉管隧道整平供料沉管锁固回填

    耙吸挖泥船耙臂水下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潘永军毕鹤鸣吴昊周昭旭...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耙吸挖泥船耙臂在施工过程中受浪流和泥面凹凸不平影响,在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均会发生偏移,而操耙手无法直接观察到耙臂在水下的状态,需通过安装在耙臂上的水平和垂直传感器实时感知耙臂姿态,依靠人工调节耙臂绞车,实现耙臂水下安全施工作业,调节过程完全依靠人工经验进行操作,调节效果因人而异.针对人工操作的弊端,研究提出了耙臂水下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实现耙臂水下施工过程自动无人化控制,技术成果在4艘3 000 m3等级耙吸挖泥船实船应用,应用效果显著,可适应多种施工工况,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

    耙吸挖泥船全自动控制耙臂控制

    《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24年征订通知

    92页

    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挖岩作业配套船舶技术研究

    毛建辉费龙王显力丁勇...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和疏浚业的扩大,大型绞吸挖泥船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装备.文章专注于提升超大型绞吸挖泥船"天鲲号"的效能.通过分析该船在挖岩工程中的挑战,引入了"挖-运分离"的高效物流策略.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开发一艘专门与天鲲号配套使用的开体式耙吸挖泥船.文章详细讨论了开体式耙吸挖泥船在主尺度和舱容、快速靠泊、泥舱结构和强度、疏浚系统和船舶布局等方面与天鲲号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开体式耙吸挖泥船方案,能够完全满足配合天鲲号挖岩装驳和运输的需求,实现"挖-运分离"物流策略;能够开展后期扫浅挖泥作业,减少天鲲号的占用期,从而显著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天鲲号绞吸挖泥船开体式耙吸挖泥船"挖-运分离"策略装驳扫浅

    梁场仓储装备智能集群控制系统中运梁车调度研究

    肖浩毕鹤鸣李国锋冷志坚...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场仓储装备智能集群控制系统的开发目标在于实现节段梁自预制台座到出运码头场内全过程流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作业,以某高速改扩建工程为依托,该项目为国内首次采用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模式.文章针对运梁车仓储系统存在多台运梁车同时运梁易造成冲突卡死等问题,采用Hopcroft-Tarjan算法对存梁区制定路径定向策略,以最小运梁时间为目标构建出入库运梁调度模型,并设计混合遗传算法(IH-GA)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混合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优化效率,可以有效地减少运梁作业所需的时间,并增强运梁调度的效率.

    集群控制系统运梁车调度混合遗传算法梁场仓储装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