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港湾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港湾建设
中国港湾建设

刘亚平

双月刊

1003-3688

zggwjs@126.com

022-28348642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02号

中国港湾建设/Journal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创刊于1981年,主管单位为交通部,主办单位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为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杂志到2008年已连续出版正刊157期,各种增刊、专辑20余种,信息流量逾千万字。读者面已扩至亚、非、欧、美洲;国内除港口、航道、水运工程领域外,水利水电部门、道桥工程部门、工业与民用建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读者也与日俱增。杂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水路运输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是水路运输类期刊影响面较广的期刊。《中国港湾建设》将保持其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和生动活泼的风格,使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热诚地为从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的同行们服务,为港湾建设的技术进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预制干坞坞口设计与应用

    尹永欣张京京胡建波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连湾海底隧道采用沉管法建设,由固定干坞承担18节沉管预制.坞口作为干坞与大海之间的屏障,在挡水防浪保障坞内安全方面至关重要,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尚需兼顾施工便捷和使用方便.在总结国内外典型沉管预制场坞口形式的基础上,采用固定干坞法、重力式坞口、大沉箱浮坞门方案,坞口采用帷幕灌浆+止水带+钢闸门+混凝土结构止水体系,设有消能式自流灌水坞门墩结构,浮坞门沉箱采用原位现浇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坞口结构止水结构浮坞门超大沉箱

    宁波舟山港条帚门航道扩建方案研究

    邱吉文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缓解虾峙门航道通航压力,避免类似"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等极端情况的发生,保障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双循环",迫切需要提升条帚门航道的通航能力.针对岛礁海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多船型混合航行要求,通过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船舶模拟试验、交通流分析等研究手段,提出了条帚门航道平面布置和设计尺度方案.采用长航道多站联合乘潮方法合理确定各区段乘潮水位,有效降低疏浚标高、建设费用及维护难度.该项目设计理念、研究方法及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航道扩建30万吨级航道双循环岛礁海域

    多功能航标设计及应用

    李锋王晓峰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传统航标通过视觉、无线电和音响等方式为通航船舶进行服务,但随着长江口水域通航环境不断变化,通航船舶对航行助航信息的获取需求愈加迫切,现有航标功能已无法完全满足船舶对航海保障服务的需求.为实现长江口通航船舶获取更为丰富和有效的助航信息,通过对现有视觉航标进行改造,在现有航标基础上搭载水文、气象、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采集和传输模块,形成多功能航标,实现水文、气象等信息实时采集,以电子围栏技术将各类助航和预警信息直接播发至船台显示,为长江口水域船舶驾引人员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化安全保障信息,从而减少水上各类船舶事故的发生.

    多功能航标长江口信息播发

    跨河桥梁影响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的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俞红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河桥梁的达标改建是航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改建投资高、社会影响大,在航道整治项目中需对现有桥梁进行通航条件影响初步评价.苏申内港线航道沿线跨河桥梁众多,在评价过程中对于净空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改造难度较大的桥梁,可采取计算桥区航道通过能力的方法,定量分析该桥梁的碍航程度.航道通过能力计算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于闸外潮汐航段在常规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潮位累积频率曲线推断出各水位的通航保证率,以通航保证率作为修正系数,进而计算出桥区的航道通过能力.通过航道通过能力计算值与规划设计货运量的对比,可初步判断桥梁改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跨河桥梁内河航道通过能力航道规划设计通航保证率

    桩基快速荷载试验技术在新加坡柔佛捷运项目中的应用

    李建军黄天坤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桩基承载力静载试验时间长、场地占用大、施工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在新加坡柔佛捷运项目引入桩基快速荷载试验法(Rapid Load Test,简称RLT).简述了 RLT的基本原理,进行试验桩的RLT和静载对比关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LT试验下沉降比静载试验小,所以在项目工程桩工作荷载检测时如使用RLT替代静载试验,应进行相关性修正;嵌岩桩进行RLT试验与静载试验得到的摩擦力和端承力有差异性分布,RLT试验中摩擦力相较静载试验偏集中于底部,摩擦力和端承力总值与静载结果相当.在新加坡Bukit Timah Granite地质条件下使用RLT试验替代静载试验具有可行性.

    新加坡荷载检测准静态桩基检测法快速荷载试验

    天津港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维修中心建筑设计

    井一涵赖雄燕张伟魏梦娇...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修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对码头工艺设备的保养维护、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是目前码头自动化发展的前沿领域,而传统的维修中心建筑已无法满足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工艺设备维修需求.结合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建筑工程新理念,总结维修中心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绿色智慧、"零碳"设计、形象设计的关键问题,设计出满足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需求的维修中心建筑方案.

    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维修中心智慧零碳美学提升

    深厚软土层上"三合一"船进退法分层回填关键工艺

    王军伟王远峰张壮壮李承柱...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在菲律宾帕赛市-SM集团吹填开发项目(Ⅰ期)中存在的回填作业区软土层含水率高、强度低,平均厚度大,直接吹填施工时,地基极易出现挤淤及局部失稳,影响后续施工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深厚软土层上的"三合一"船进退法分层回填关键工艺,工艺从进退法施工、方量测量作业、施工船组调度等方面进行优化.深厚软土层上的"三合一"船进退法分层回填关键工艺有着较高的施工效率,有效解决了深厚软土层上的回填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可为深水条件下的大型填海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施工效率软土层分层回填

    围堰灌注桩水下环保拆除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传鹏吕护生王明玉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水取排水箱涵陆域段在基坑支护干环境施工完成后,需拆除陆域和海域箱涵对接口处的支护结构来完成海陆箱涵对接.为了解决传统液压破碎锤工艺受场地与设备站位影响只能依次拆除单根灌注桩的限制和对工期的影响,文章对裕龙岛炼化一体项目陆域段箱涵成排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支护的水下拆除进行技术研究和应用,采用水下绳锯法切割灌注桩,利用海上箱涵安装时既有的大吨位起重船整体吊装,确定了绳锯切割设备、起重船整体吊装、吊装孔设计、吊索具等关键参数,实现灌注桩水下绿色、安全拆除,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灌注桩围堰水下拆除绳锯切割整体吊装

    《中国港湾建设》期刊投稿须知

    《中国港湾建设》编辑部
    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