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港湾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港湾建设
中国港湾建设

刘亚平

双月刊

1003-3688

zggwjs@126.com

022-28348642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02号

中国港湾建设/Journal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创刊于1981年,主管单位为交通部,主办单位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为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杂志到2008年已连续出版正刊157期,各种增刊、专辑20余种,信息流量逾千万字。读者面已扩至亚、非、欧、美洲;国内除港口、航道、水运工程领域外,水利水电部门、道桥工程部门、工业与民用建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读者也与日俱增。杂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水路运输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是水路运输类期刊影响面较广的期刊。《中国港湾建设》将保持其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和生动活泼的风格,使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热诚地为从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的同行们服务,为港湾建设的技术进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船舶水流力计算公式的修正方法

    刘军其戈龙仔李焱陈汉宝...
    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船舶大型化和停泊水域动力环境复杂化,利用现行JTS 144-1-2010《港口工程荷载规范》附录F计算船舶水流力时,发现公式中存在诸多缺陷,主要为:1)相对水深适用范围窄;2)水流流向角分区段计算方法不统一;3)纵、横向水流分力的作用点不明确;4)引用相关数据缺陷等.严重制约标准规范的推广应用.因此,基于标准修正专项的研究,通过收集比对国外标准和规范等资料,以及结合笔者前期所开展大量船舶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等方法,得到了将现行规范水流力计算公式中相对水深适用条件由 1.5扩大至6.0;提出了以船舶中心为力作用点的新坐标系下,采用横向分力、纵向分力和偏心力矩3部分组成的水流力计算修正方法,满足了规范修正目的.

    船舶水流力相对水深水流力系数计算方法

    盐度和浸润频率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规律研究

    占文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不同盐浓度海水、不同浸润频率,对标准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海水室内侵蚀试验,测定氯离子含量.分别进行不同盐度下内部自由氯离子含量测定、表面氯离子含量曲线拟合及表面氯离子浓度经时规律研究;测定不同浸润频率下不同深度的自由氯离子含量,并分析研究表面氯离子浓度与不同浸润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自由氯离子含量随盐度增加、侵蚀时间增长而增大;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经时演变规律满足幂指数模型,且幂指数参数随浸润频率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在一定龄期内,盐度对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满足对数函数模型;当浸润频率较小时,混凝土氯离子渗透随频率增加而增大;当浸润频率增大至12次/d时,氯离子渗透速率减慢,混凝土内部自由氯离子含量降低.

    盐度浸润频率氯离子混凝土腐蚀

    基于Dynamo的Revit实体地形建模方法优化及应用

    田旭刘欢王传丰张敖...
    15-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Revit是一款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设计和模型创建软件,但其对地形的操控和表现一直以"面"的方式进行,不是真正的实体模型,因此难以满足部分项目对地形的需求.针对Revit内部功能无法建立三维地形实体的痛点,以实际工程项目正向设计应用为研究背景,基于Dynamo进行Revit实体地形建模研究,介绍了 5种应用方法,并提出一种优化方法以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方便快捷地在Revit中创建并使用实体地形模型提供了一些思路.

    BIMRevit实体地形DynamoCivil3D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槽试挖槽及航道疏浚影响分析

    姬海张志刚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海沉管隧道基槽边坡坡率取值对工程经济性和施工风险有较大的影响,基槽附近的航道疏浚可能导致基槽回淤异常,影响基槽边坡稳定性从而影响施工进展.通过开展隧址区原位试挖槽试验和临近航道疏浚数值模拟分析基槽边坡稳定和回淤情况,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槽方案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经历汛期影响周期的观测显示,1∶5、1∶6、1∶8、1∶10坡比的基槽边坡均未出现结构性的变化,整体稳定.2)试挖槽槽底区域呈持续回淤状态,边坡外区域呈现出回淤与冲刷交替出现的现象,但整体变化幅度不大.3)航道疏浚距离基槽位置越近对基槽回淤影响越大,基槽淤厚最大的位置出现在基槽与航道交汇处.

    沉管隧道试挖槽边坡稳定性回淤航道疏浚

    离岸油码头海底管线测漏系统方案设计及应用

    杨果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底油气管线若发生泄漏,会造成财产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及时发现泄漏并对泄漏情况进行分析和定位,可以减少损失,加强对管线的质量控制.文中研究了离岸油码头项目中海底管线的测漏系统,通过对现有的测漏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了离岸油码头项目中海底管线测漏系统的实际应用方案,将负压波法和流量平衡法组合起来使用,能够使泄漏检测精度提高,误报警率降低,为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

    离岸油码头海底管线测漏系统负压波流量平衡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水下基槽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

    刘旭刘文彬张瑞棋喻志发...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沉管隧道整体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外海沉管隧道,其深基槽通常面临海流作用复杂、基槽泥沙回淤等问题,给基槽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边坡形态、边坡回淤物分布以及海流荷载等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在相应条件下水下基槽边坡的安全系数和破坏特性.结果表明,边坡的土体特性与几何形态、边坡回淤物的分布与厚度以及海流荷载的大小与方向的变化均会对基槽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下边坡回淤物海流荷载边坡稳定

    挤密砂桩振动沉桩可打性分析中必要振幅的试验研究

    胡小波何洪涛张曦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击振力和振幅是挤密砂桩振动沉桩可打性分析中2个最重要的参数,其中工作振幅与机械设备能力及土性相关,而必要振幅主要与土性相关.现有的振动沉桩可打性分析理论在必要振幅的认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解决振动沉桩必要振幅预测问题,依托港珠澳桥隧人工岛工程挤密砂桩可打性分析课题,通过在砂桩管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对挤密砂桩沉桩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并通过二次积分得到振幅-时程曲线,将各个土质条件下实测振幅与目前常用的日本建调神户株式会社法、美国ICE沉桩理论以及法国PTC沉桩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测结果,对上述振动沉桩理论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必要振幅取值方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电动振动锤沉桩的条件下,日本建调神户株式会社法必要振幅的取值偏大,法国PTC法的必要振幅偏小,美国ICE法必要振幅的取值规律性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但是取值方法不够具体.建议在美国ICE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经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振动沉桩必要振幅取值.

    水下挤密砂桩加速度传感器工作振幅必要振幅

    基于数字孪生的LNG港池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连石水关宏旭陈海锋杜安民...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港池水域设计与数字化的融合,优化港池水域平面设计方案,提高LNG船舶进出港的安全性,研究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LNG码头港池水域平面布置设计优化方案.依据LNG船舶和港作拖轮的实体特性,提取几何特征和水动力参数,构建孪生虚拟模型,应用感知数据技术,建立虚实映射关联模型,将LNG船舶和港作拖轮实际的运动状态,与智能数字化的技术精准融合,并在所搭建的虚拟环境中完成进出港和靠离泊测试,根据试验结果优化进出港航道及码头平面布置的设计方案,实现数字孪生技术在LNG码头设计过程的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LNG水域平面布置三维建模航行模拟

    钻孔桩泥浆脱水特性研究

    罗伟李世汩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钻孔桩泥浆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同 一钻孔桩的不同泥浆,开展了絮凝沉降试验、中压滤失试验,对比不同含水率下泥浆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通过粒径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进行泥浆成分分析,研究钻孔桩泥浆脱水特性及影响的因素,以探究影响脱水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钻孔桩泥浆的沉降性能较差,投加PAM对改善沉降性能不显著.基于中压失水仪的泥浆失水量可以表征泥浆沉降性能,试验泥浆的SRF与CST存在一定线性相关性,相关性大小受泥浆脱水性能影响,越难脱水则相关性越好.泥浆特征粒径中,D50粒径对脱水特性影响最大,混入混凝土具有增大泥浆D50及以上粒径的效果,并增加泥浆中Ca、Mg、Si及Fe元素含量,改善泥浆脱水性能.

    钻孔桩泥浆脱水比阻毛细吸水时间

    土石混合填料工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苏利华谭璐璐冯守中孙立强...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石混合填料力学性能是影响路堤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相关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为分析不同含水率、土石混合比例、击实功、土料厚度条件下土石混合体工程力学性能,开展了不同组合下土石混合体击实试验和大型直剪试验,揭示了上述因素对混合料最优含水率和力学指标的影响,并建立了土石混合填料力学指标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总击实功、含水率和含石量对试样干密度影响较大,且随着含石量的增大,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逐渐增大但最优含水率逐渐降低;干密度随着每层击实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土石混合料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逐渐变为应变软化型;随着含石量的增大,其内摩擦角随之减小但黏聚力随之增大,但增大幅度较小.成果可为土石混合填料路堤施工和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土石混填料力学性能击实功土石比最优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