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港湾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港湾建设
中国港湾建设

刘亚平

双月刊

1003-3688

zggwjs@126.com

022-28348642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02号

中国港湾建设/Journal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创刊于1981年,主管单位为交通部,主办单位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为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杂志到2008年已连续出版正刊157期,各种增刊、专辑20余种,信息流量逾千万字。读者面已扩至亚、非、欧、美洲;国内除港口、航道、水运工程领域外,水利水电部门、道桥工程部门、工业与民用建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读者也与日俱增。杂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水路运输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是水路运输类期刊影响面较广的期刊。《中国港湾建设》将保持其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和生动活泼的风格,使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热诚地为从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的同行们服务,为港湾建设的技术进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跨径多孔钢波纹板拱涵施工过程受力与变形研究

    欧立新刘海洋陈柯儿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采用混凝土-钢波纹板叠合梁(简称"加强圈")加强的大跨径多孔钢波纹板拱涵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初步应用,但其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受力特征未见深入研究.文章结合某4孔跨度9 m钢波纹板拱涵原位试验,监测加强圈和钢波纹板的力学行为,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比结构不同断面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加强圈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拱跨与有无加强圈均对拱涵位移影响较小;2)在拱顶回填中,边跨钢波纹板和钢筋的应力均大于中跨对应位置,最大差值分别为47.26 MPa和49.75 MPa;3)加强圈能显著减小钢波纹板应力,约为其设计强度的 10%.

    大跨多孔加强圈数值模拟受力变形

    霞浦深厚软弱土层核电排水隧洞工程设计关键因素及对策

    燕伟叶雅图董玉国陈晓磁...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划新建核电厂建设厂址条件日益复杂,其排水隧洞工程建设中需综合考虑软弱土层、高水压、排水口实施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并在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中合理布置隧洞线路与选择结构方案.为此采用工程类比法对同类工程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对隧洞不同埋深、不同衬砌结构方案等进行比选,对影响霞浦核电排水隧洞工程建设的部分因素提出应对措施,并据此确定了建设方案,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软土盾构隧道高水压海底排水隧洞

    三种探测技术在舟山港航道扩建工程海底管线探测中的联合应用

    闵建雄王慧欣王长永方华山...
    77-8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底管线路由探测对航道疏浚施工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探测技术手段单一,效率较低,无法确定掩埋段信息.为提高海底管线探测结果精度及作业效率,依托宁波舟山港条帚门航道扩建工程项目,综合利用侧扫声呐、浅剖及海洋磁探对工程区域海底管线进行探测:利用侧扫声呐成果作为裸露段海底管线探测结果的基本支撑,浅剖埋深结果与磁探反演埋深结果相互印证,共同提高了海底管线判别的准确性.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三种探测技术手段在海底管线探测方面的联合应用成果可靠,探测精度和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类似项目中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推广作用.

    侧扫声呐浅剖海洋磁探综合探测手段海底管线路由

    液态CO2相变致裂技术在水下清礁中的应用

    黄一靖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态CO2相变致裂是以CO2为介质的物理膨胀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控性、适用性.目前,该技术在水下清礁中的应用案例较少,尚缺乏指导性操作方案.文章通过福建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作业区码头工程实例,提出CO2相变致裂单孔能量计算方法,以及单方岩石致裂TNT当量初步取值,阐述了该技术在水下清礁施工中的主要技术参数推算方法.

    液态CO2相变致裂物理膨胀水下清礁

    双耳轴绞吸挖泥船桥架切换配套装置改型设计

    柴桂军杨晨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首艘双耳轴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无法在施工现场独立完成上下耳轴切换整套工序的问题,对影响现场切换的上下吸口管路及维修平台2个关键部件进行改型设计,旨在提升桥架位置切换整套工序速度及便捷性.文章在原船结构基础上提出的改型设计方案,利用桥架转动带动专用斜形短管,实现水线以下管路联通,利用液压缸驱动维修平台整体升降,实现维修平台与桥架位置匹配,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等手段分析验证改型设计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改型管路装置可有效对中及密封,改型维修平台结构形式合理,强度及刚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为"天鲲号"等现有双耳轴绞吸挖泥船的改进提供了有效方案,也可为未来新船设计提供参考.

    绞吸挖泥船双耳轴桥架上下吸口管路维修平台快速切换

    基于港航专业特色的大型仪器7S管理方法探索与实践

    秦淑芳徐伟范骏王岗...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最大限度发挥大型仪器效能,解决港航专业仪器数量多、库房少、仪器生产早、多通道采集箱式仪器多等带来的问题,经过5 a不断探索和3 a应用实践,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港航专业特色、能促进大型仪器资源共享、激发仪器效能的7S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大型仪器管理要分步骤实施,先实现仪器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仪器信息库;再进行智慧创新管理,采用现有的先进试验技术,实现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升级改造和二次开发.实践证明,该管理模式极大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便捷了师生的使用,在全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大型仪器7S管理规范化管理智慧创新管理开放共享

    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艘班费用研究

    陶维理施瑜文娟张志鑫...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海洋超级工程不断涌现,新型专用船舶应运而生,国家现行定额中缺少此类新型船舶艘班费用和计算方法,导致无法合理测算工程造价,因此确定新型船舶艘班费用和计算方法势在必行.文章将行业相关规范和深中通道项目实际相结合,参照国家现行定额艘班费用组成,研究了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艘班费用中关键参数的取值和计算方法,编制出了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艘班费用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际发生成本以及现行定额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可供未来新型船舶艘班费用的编制参考借鉴.

    沉管安装专用船舶艘班费用耐用总艘班能效系数

    《中国港湾建设》期刊投稿须知

    《中国港湾建设》编辑部
    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