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校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校科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高校科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月刊

2095-2333

zggxkj@126.com

010-62511446 62510226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1103室

中国高校科技/Journal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发展政策,服务全国高校科技和产业化工作计划,指导全国高校科技和产业化工作,推介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和高校最新科技成果,辅导高校科技人员申报国家科技及产业化计划、基金、传播科技创业知识、总结、交流科技管理和校企管理工作经验,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架起科技、资本、产业联姻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环大学知识经济圈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优化研究

    周统建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大学知识经济圈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推动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首先分析了环大学知识经济圈的形成及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通过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佐证.随后,深入剖析了当前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完善政策与法规支持、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改革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及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这些策略旨在促进环大学知识经济圈政产学研合作的深化与升级,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质生产力环大学知识经济圈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优化策略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驱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然逻辑与可为路径

    王丽君邓恒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生产模式是关于知识如何被创建、应用及再生产的一种组织和运作方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环境塑造、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以及评价范式转变等多方面改革.与之相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改变课程设置模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到通力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之变、从理论课堂到工作场所的教学生态构建实践之路、从个体学习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优化机制之策,以及从结果导向到双向整合的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之思,进而实现知识生产模式转型驱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知识生产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应然逻辑可为路径

    高校管理信息化"1+N"服务供给模式探究

    齐凤林张凯张乐沈沉...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对于高校而言,探索一种可落地的高校管理信息化"1+N"服务供给模式显得非常重要.针对高校内部二级单位各主体存在的管理分散、线下操作、信息闭塞等问题,围绕校级通用技术平台和资源这一核心基座,通过发挥高校多元主体的业务嵌套协同作用,赋能多种应用场景.解决二级单位管理信息化难题,提升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师生服务体验;减少流程重复,提升管理效率;强化师生数字技能意识,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破解"一网通办"困境,实现多层级协同纵深发展,提升管理服务的敏捷性;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促进二级单位成为数字化应用建设的主导者,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活力.

    高校管理信息化一体化服务多元协同服务供给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撤销的特征及影响研究

    高天晓詹琰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委托代理理论看科研资助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项目负责人可能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而项目撤销是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此类行为的缩影.主要探讨了项目撤销的基本特征以及项目撤销对于项目负责人的后续影响,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的撤销项目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发现,项目撤销年度数量、平均撤销时延均呈上升趋势,项目撤销数量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撤稿引发的连锁反应,另外项目负责人职称、项目类别、所属学部、依托单位类别等群体差异因素与撤销项目存在相关性,项目撤销在一定范围内对项目负责人职业生涯具有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委托代理理论在科研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对当前科研诚信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科研资助机构科学基金项目撤销科研不端委托代理理论

    腾讯高等工程师学院模式的"产教科"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

    蔡铁程东升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产业紧缺的高层次、复合型数字现场工程师培养难题,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以教育部"双高计划"软件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依托与领域头部企业——腾讯公司的合作办学,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系统实施了"产教科"协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产业学院的基础上共同打造"腾讯高等工程师学院",围绕数字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组建人才培养特色班,展开系列创新实践.腾讯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入口到出口,涵盖特色班组建、教育教学、"双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开发、实训资源建设、证书认证、研发服务、实习就业等.经过4年的共同探索实践,校企在人才培养、资源建设、服务双方战略和区域产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合作成效.

    高等工程师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色班数字现场工程师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实现

    孔琳俊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经费的增加,如何科学合理地核算教育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在分析当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大数据的生均教育成本核算模型,制定一套教育成本核算数据标准,并开发了相应的核算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高校内部各类业务数据,实现了成本核算的自动化、精确化和实时化,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教育成本核算大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标准系统开发

    管理会计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蒋薇薇刘青李季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考核方式单一、实践应用不足等问题,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会计学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共建的数智财经实验室,利用EVC管理会计实战平台,有序开展了线上线下多模式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总结并提炼了管理会计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的实践:依托产教融合,建立管理会计教学资源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建成产学研实践基地,有效推动了管理会计教学、科研和实践的并举发展.

    管理会计混合教学产教融合人工智能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发展演变、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以孝感市域产教联合体为例

    郭沙何巧巧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话语实践分析理论,分析了我国"产""教"政策的四个阶段,明晰市域产教联合体政策的发展演变历史,分析得出我国市域产教联合体现阶段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信息沟通不顺畅、顶层设计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强化抱团发展的思想共识建设、推动实体化运行的平台建设、促进多元协同的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市域产教联合体政策困境实践

    知识要素视域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于意周克刚文瑾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产教融合的新范式,是知识密集型组织.文章从知识资源、知识流动、知识生产、知识产权4个维度剖析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的知识属性,分析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施建议,对于全面提升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水平、全面释放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现代产业学院知识资源知识流动知识生产知识产权

    产教融合形态演化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

    沈俣杨晓江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近些年产生的教育界和产业界"配合拳"的新形势,是我国在人才培养改革行动中的新探索.以本科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梳理产业学院的形态和产业学院的创生与发展,基于知网已有文献和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