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邱贵兴

双月刊

2095-9958

guguanjie@126.com

010-65281306,65286276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介绍骨与关节外科学的基础临床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和新技术,反映我国骨科医学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骨科医学学术交流。主要面向广大从事骨科基础、临床工作的各级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踝关节骨折严重程度及预后功能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盛学鑫张明师周子斐郑龙坡...
    354-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与踝关节骨折严重程度及预后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O/OTA踝关节骨折分型将患者分为A型(腓骨骨折在胫腓联合以下)19例、B型(腓骨骨折经胫腓联合)38例、C型(腓骨骨折在胫腓联合以上)29例.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受伤方式、入院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各项细胞因子水平.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量表评估预后踝关节功能情况,有效收集58例患者术后12个月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其中AOFAS评分优组10例,AOFAS评分良组48例.分析58例患者外周血各项细胞因子水平与踝关节骨折严重程度及预后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踝关节骨折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影响骨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P<0.01),其中与IL-6水平相关性最强(r=0.811,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OFAS评分优组患者的手术时长短于AOFAS评分良组,IL-6水平低于AOFAS评分良组,IL-10水平高于AOFAS评分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长、IL-6和IL-10水平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L-6水平可作为评估踝关节骨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IL-6水平是踝关节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L-6水平升高提示长期预后关节功能恢复不佳,而IL-10水平升高则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踝关节骨折细胞因子炎症反应严重程度预后

    外侧壁重建对髓内钉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黄复铭谭哲伦张京刘刚...
    361-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髓内钉联合外侧壁重建与单纯髓内钉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2004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髓内钉联合外侧壁重建与单纯髓内钉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照研究,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后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队列研究文献,其中英文1篇,中文8篇,均为中国学者的研究.共466例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髓内钉联合外侧壁重建组214例,单纯髓内钉组2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髓内钉组患者相比,髓内钉联合外侧壁重建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更长[均数差(MD)=14.20,95%置信区间(95%CI):10.76~17.67,P<0.001],术中出血量更多(MD=26.06,95%CI:13.52~38.60,P<0.001),但其骨折愈合时间更短(MD=-2.37,95%CI:-3.38~-1.35,P<0.001),内固定失败率更低[比值比(OR)=0.17,95%CI:0.08~0.36,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OR=0.19,95%CI:0.10~0.39,P<0.001),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更高(MD=7.14,95%CI:5.11~9.16,P<0.001),末次随访 Harris优良率更高(OR=8.17,95%CI:2.60~25.65,P<0.001).两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尖顶距、术后下地时间、骨不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髓内钉联合外侧壁重建治疗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同时更好地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髓内钉meta分析

    三周期极小曲面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

    孙亚迪王岩董本超杨培川...
    37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外伤和疾病所致的骨缺损患者逐年增多,而骨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目前骨缺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同种异体骨移植,然而这些方法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骨支架作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骨支架作为构建骨支架的热门选择之一,其生物学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渗透性、比表面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因素被认为是影响TPMS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对TPMS骨支架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三周期极小曲面骨支架生物学性能骨缺损

    软骨稳态与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牛鲁豫张涛李嘉萌潘思华...
    37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进行性软骨退行性变为特征的关节疾病.OA可由多种病因诱发,而关节软骨稳态破坏被认为是OA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了解软骨退行性变的分子水平变化对未来寻找OA新型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软骨退行性变的角度对OA的发病机制、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分子,以及新型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OA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软骨退行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