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22gk@sina.com

010-66848868/9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为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鹏博骨肿瘤研究所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承办的骨肿瘤骨病医学类学术期刊。以广大骨科临床医师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者、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骨肿瘤骨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及领先的科研成果,以及对骨肿瘤骨病临床有指导作用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成果。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临床与基础密切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的骨肿瘤骨病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骨肿瘤骨病的学术交流。投稿内容:骨肿瘤、骨质疏松症、各种骨与软组织疾病的临床诊疗的实践经验及科研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及与此有关的基础研究的文稿。本刊采用临床论著、专题、讲座、综述、进展、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短篇报道、案例报道等形式,报道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                   Brief introduction                 ZHONGGUO GUZHONGLIU GUBING  ‘The Journal of Bone Tumor and Disease of China’ is a medical periodical authoris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Medical Doctors’ Association and Beijing Pengbo Institute of Bone Tumor, and undertaken by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target readers are orthopedic doctors and surgeons, basic science researchers engaging in related areas, and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This journal acquaints readers with clinical working experience, advance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relevant basic theories and findings 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to clinical work on bone diseases. It integrates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s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unites clinical work and basic science. It also reports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made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bone tumors and dise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fore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among doctors.   Contributions are requested in the following fields: bone tumor, osteoporo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bone and soft tissue disease of all kinds; new developments,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concerning orthopedic and related basic research. This journal supplies information to readers through treatise, special topics, lectures, summaries, exchange of experience, discussion on clinical pathology, analysis of and comments on difficult cases, reports of cases et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脊柱融合术3D打印内植物的新理念与新技术

    李危石邹达何玄
    1-4页

    脊柱融合术打印,三维生物适配内植物

    21例经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布氏杆菌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张凯刘华李旭升李松凯...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单节段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13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于我院行 OLIF 治疗的21 例单节段腰椎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术前、术后 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感染指标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Bridwell 植骨标准及末次随访时改良的 MacNab 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 20~25 个月随访,平均 22 个月,手术时间 170~280 min,平均(229.47±56.45)min、术中出血量 30~150 ml,平均(71.42±32.44)ml;术后引流量 30~150 ml,平均(63.09±30.18)ml;引流时间 1~5 天,平均(2.85±1.31)天;住院天数 7~16 天,平均(9.80±2.46)天.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 ESR、CRP、IL-6 感染指标均恢复正常.出院口服抗布氏杆菌药物,6 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试管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 test,SAT)结果均阴性,术后 3 个月患者疼痛及功能已明显改善,术后 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JOA 评分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 Bridwell 植骨标准,所有患者植骨均完全愈合,未见相关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改良 MacNab 评分,19 例"优",2 例"良",优良率达 100%.结论 在规范化抗布氏杆菌脊柱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OLIF 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引流量低、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治疗腰椎布氏杆菌脊柱炎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布鲁杆菌病脊柱炎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月刊)

    11页

    腰椎管狭窄症行后路短节段融合术围术期阿司匹林使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王耀辉任洪军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伴有血管意外风险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短节段融合围术期持续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探索.方法 收集我科 2018 年 9 月至 2021 年 12 月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伴有血管意外风险,并行不超过 3 个节段融合术的 9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是否停用阿司匹林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术期继续服用阿司匹林,n = 46)和对照组(围术期停用阿司匹林,n = 46).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在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平均术中失血量(302.3±121.7)ml 多于对照组(253.6±126.4)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03).两组术后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9±89.8)ml vs.对照组(130.5±74.6)ml,P = 0.128].阿司匹林组术后第 2 天引流液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为(1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1±5.7)%(P = 0.31).阿司匹林组术后第 2 天失血量(35.7±22.2)m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18.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0).两组围术期异体输血率均为 0.两组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 3 个月内均未发生血管意外、切口感染及椎管内血肿形成.阿司匹林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阿司匹林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3 个节段以内的腰椎后路融合围术期不停用阿司匹林不会增加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建议伴有血管意外风险的患者行此类手术围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

    椎管狭窄阿司匹林脊柱融合术

    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的公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辑委员会
    16页

    阶梯序贯式椎体成形术在Kummell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吕游张超刘玥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阶梯在 Kummell 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2018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采用阶梯序贯式椎体成形术治疗的 32 例 Kummell 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12 例,女20 例,年龄 63~92 岁,平均 74.5 岁.病程 3~60 个月,平均 12.3 个月.病椎分布为胸椎 16 例,腰椎16 例.其中 26 例采取双侧穿刺,6 例采取单侧穿刺.术后复查 X 线片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和渗漏情况,根据术前和术后 X 线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变化和后凸角度变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2 例患者均获得 12~36 个月随访,平均 15.3 个月.术后 7 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部位包括椎体前方1 例,椎管内 1 例,椎体侧方 2 例,椎间盘内 3 例,均未发生神经损伤、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3 天和末次随访 3 个时间点上,伤椎前缘高度(前缘高度占后缘高度百分比)分别为(28.6±3.0)%、(42.3±6.4)%、(42.1±6.4)%,后凸角度分别为(18.8±4.7)°、(14.2±3.7)°、(14.0±3.8)°,VAS 评分分别为6.91±1.15、2.34±1.31、1.22±1.04,ODI 分别为(82.38±5.93)%、(25.75±8.65)%、(22.75±6.87)%.术后2 个时间点的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个时间点之间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 评分和 OD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 Kummell 病,采用阶梯序贯式椎体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减少骨水泥渗漏及相关并发症.

    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手术后并发症

    可注射含钙骨基质材料的制备及骨修复评价

    郝丽芳刘永进韩丽伟胡先同...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可注射含钙骨基质(injectable calcium-containing bone matrix,ICBM),评价其骨修复效果,并分析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甘油和明胶作为赋型剂,与其制备的含钙骨基质(calcium-containing bone matrix,CBM)粉进行混合,得到 ICBM;通过测定骨粉、赋型剂和 ICBM 的 pH 值、钙含量,以及赋型剂、ICBM 的注射推力情况,对 ICBM 进行初步表征;通过体外 L929 细胞增殖实验对 ICBM 进行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在昆明小鼠和白化豚鼠体内分别植入 ICBM 评价其体内安全性;进一步用裸鼠进行体内骨诱导验证;最后采用兔股骨髁缺损模型进行体内骨缺损修复,评价 ICBM 的有效性.结果 骨粉 pH 值为 6.51±0.32、钙含量为(26.24±1.25)%;赋型剂 pH 值为 5.56±0.28,注射推注力为(1.23±0.16)N;ICBM pH 值为 6.44±0.47,钙含量为(5.32±0.73)%,注射推注力为(10.87±1.53)N.ICBM 组细胞相对增殖率为(104.25±3.39)%,细胞毒性为 0 级;ICBM 未对昆明小鼠产生急性全身毒性反应,也未引起白化豚鼠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在体内骨诱导组织学观察发现 ICBM 组可见大量有明显成骨出现;在兔股骨髁缺损修复 8 周时,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组缺损修复面积为(12.91±2.27)%,ICBM 组为(15.68±2.25)%,两组缺损修复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一种 ICBM,使 CBM 具有注射可操作性同时不影响其成骨诱导活性,不仅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骨基质注射骨诱导骨缺损

    数字与统计学符号的使用方法

    27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佳风险列线图构建

    徐耀钱志鹏袁延红潘亚强...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疼痛缓解不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 PVP 治疗的 136 例 OVCF 患者.根据术前 1 天和术后 1 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差值定义疼痛缓解不佳和疼痛缓解良好.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OVCF 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独立危险因素的诊断能力.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并通过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净收益.结果 PVP 术后疼痛缓解不佳患者 58 例(42.6%),疼痛缓解良好患者 78 例(57.4%).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Ⅳ 级)、吸烟、胸腰筋膜损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是 PVP 术后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ASA 分级、吸烟、胸腰筋膜损伤、BMD、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 0.782、0.604、0.601、0.622、0.743、0.840 和 0.651.PVP 术后疼痛缓解不佳风险的列线图校正曲线与原始曲线及理想曲线接近,C-index 为0.814(95%CI:0.704~0.913),模型拟合度高.当列线图预测风险阈值在 0.08~1.00 时,能提供显著意义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基于年龄、ASA 分级、吸烟、胸腰筋膜损伤、BMD、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构建的列线图能有效定量 OVCF 患者 PVP 术后疼痛缓解不佳风险.

    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疼痛列线图

    特定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效果的Meta分析

    吴欣静鲁春晓白金柱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定运动疗法(physiotherapeutic scoliosis specific exercises,PSSE)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IEEE 数据库平台上检索关于 PSSE 干预 AIS 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 RevMan 5.4 对PSSE 改善 AIS 患者 Cobb's 角、躯干旋转角(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和脊柱侧凸研究学会 22(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问卷评分开展 Meta 分析.结果 纳入 9 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AIS 患者 422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PSSE 改善 AIS 患者 Cobb's 角(MD = 3.29,95%CI:2.24~4.33,P<0.000 01),ATR(MD = 1.65,95%CI:1.00~2.30,P<0.000 01),TK(MD = 3.60,95%CI:0.63~6.57,P = 0.02)均有良好效果.SRS-22 问卷中的治疗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然而疼痛、自我形象、功能活动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SE 干预对 AIS 患者脊柱 Cobb's 角、ATR 和 TK 有改善作用.

    运动疗法脊柱侧凸青少年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