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王小梅

月刊

1004-3667

gaoyanbianjibu@163.com

010-59893297;59893298;59893299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教仪楼

中国高教研究/Journal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家教育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总结我国办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经验,交流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积极组织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本刊及时介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主要读者是:各类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干部,高教行政部门、高教科研机构、学会、研究会的干部和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政策执行的困境与破解——基于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黄露菡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索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基于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访谈25位"强基计划"学生后发现:就政策本身而言,"强基计划"执行过程中矛盾丛生,包括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选拔的协调难题、人才多样性需求与培养计划同质化的冲突、贯通培养愿景与单一人才出口的背离.在执行机构层面,教育部门的评价制度偏位,试点高校面临目标设定趋同、选拔偏离初衷及内部管理割裂等挑战,学院存在管理缺失、引导力度不足且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执行环境方面,学业竞争加剧、监督体系不完善、家庭支持力度的差异性与大众媒体的消极报道均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在目标群体内部,强基生出现学术志趣的转变、追求名校的行为、执行意愿与能力的错位及竞赛生与非竞赛生的培养脱节.为此,建议增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政策的科学性和明确性;提高机构的执行能力;优化政策执行环境,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强化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政策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省级学位委员会的法律定位及其权力规制研究

    王由海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学位法》实施背景下,省级学位委员会被赋予领导本地区学位工作的行政主体资格.从现实基础看,政策文件授权模式下的省级学位委员会职权并不明确,权力行使过程中也面临不当干预高校办学自主权、学位统筹调控权异化和监督指导权虚置等问题,构成省级学位委员会法定化的实践动因.从规范定位看,省级学位委员会的设立与职权行使长期依赖政策文件的授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权行使的规范性.《学位法》在明确"行政主体"逻辑下完善省级学位委员会职责权限和权力运行规则.具体而言,应在《学位法》配套制度中系统规定省级学位委员会职责权限、权力运行的实体和程序内容,确保学位管理体制有序运行.

    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法行政主体权力规制

    《学位法》撤销学位与不授予学位的实质逻辑与要件分立

    李海峰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位法》第三十七条属于较为罕见的双重程序复合要件规定,既规定了不授予学位的法定情形,又规定了撤销学位的法定情形,但基于不授予学位与撤销学位行为性质的差异,双重程序复合要件规定应当通过两种路径加以解释.一方面,应当明确撤销学位与不授予学位的重叠要件,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学术不端是两者的学术性重叠要件;非法取得入学资格、非法取得毕业证书和"其他严重违法行为"是两者的重叠非学术性要件.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撤销学位与不授予学位的实质分立要件,撤销学位属于特殊的纠错行为,其他成果学术不端、无涉学术性道德要件和授予单位学术审查不当不得作为撤销学位的实质理由,以此与不授予学位相区分.

    撤销学位不授予学位《学位法》第三十七条实质要件

    回归25周年澳门高等教育的成就——以私立非牟利高校为例

    叶桂平胡波陈红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澳门回归25周年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6所私立非牟利高校功不可没.目前,澳门私立非牟利高校教学规模扩张成效显著,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科研产出成果丰硕,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国际排名不断攀升,服务澳门及区域发展颇具实效.私立非牟利高校的成就是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其成功关键在于"一国两制"下教育治理的有效实践.澳门私立非牟利高校充分利用特区的制度优势,不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创造了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

    澳门高等教育私立非牟利高校回归25周年教育成就"一国两制"

    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内生逻辑与本土构想——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

    陈玥张峰铭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已然成为重要趋向,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建设道路的探索迫在眉睫.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12所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内生逻辑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将组织合法性视为方向指引,把组织印记作为分化起点,以生态位竞争位作为跃迁动力,把组织环境作为生长基础.这对于我国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本土构想有重要启发:主动推进合法化进程,凝聚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源动力;重视组织的印记效应,开拓特色化可持续发展建设道路;树立生态位竞争意识,实现大学可持续建设飞跃式发展;构建协同性组织环境,促进大学多元主体互惠共生演化.

    世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组织生态学

    地方高校战略规划治理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定、执行、资源、效能的全过程视角

    卢伟吴江徐宏宇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辽宁省65所地方高校为样本框,以2995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为被调查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地方高校战略规划制定、规划执行、规划资源保障与规划治理效能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规划制定及规划资源保障均对规划治理效能具有显著的影响;战略规划执行在规划制定、规划资源保障与规划治理效能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地方高校提升战略领导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健全和完善战略规划实施机制,构建战略管理合法性机制.

    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结构方程模型治理效能

    德国大学如何转换职业教育学习成果——政策框架与实施程序

    孙进张天安
    94-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实现融通之后,德国有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大学接受学术教育.如何将其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合理地转换为大学的学分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对相关政策和资料的分析显示,德国现已出台的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终身学习资格框架》和《高等学校法》,为学习成果转换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德国大学在实践中探索出总体转换和个体转换两种转换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程序.其启示是:完善不同类型教育成果转换的制度框架,探索标准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构建共建和共享的转换信息服务平台.

    职普融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德国教育终身学习

    "价值-标准-逻辑"视域下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国际实践研究

    杨成明李文强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强化企业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重要策略.以英、德、澳三国为例,基于"价值-标准-逻辑"理论视野,探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国际实践.研究发现,打造完备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构建互利共生的产教融合发展生态是三国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价值诉求共识;同时,三国通过构建涵盖基础性条件、人员性条件、机制性条件、保障性条件、激励性条件、结果性条件的可操作性认证标准,实现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并衍生出多主体协作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种实践逻辑.这也为我国破解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面临的挑战提供了镜鉴.

    产教融合型企业职业教育认证标准高质量发展

    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工作年会在京举办

    封2页

    "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信息通信领域合作高校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