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航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航海
中国航海

马浔

季刊

1000-4653

zghh@sssri.com

021-58522151;58856638

200135

上海市民生路600号(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中国航海/Journal Navigation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船间效应和操纵性能的内河船舶追越风险模型及应用

    刘欧宋国宾袁小亮吴兵...
    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内河在航船舶追越过程中碰撞事故频发的问题,构建考虑船间效应和操纵性能的内河船舶追越风险模型.对内河在航船舶追越过程进行情景分析,从纵向和横向距离两个方面综合考虑船舶追越风险.引入船舶纵向安全距离模型和紧急转舵距离,提出不同危险局面下的纵向距离计算方法.考虑船间效应和船舶保向性,根据力和力矩方程,提出不同会遇时刻的横向距离计算方法.构建基于模糊逻辑的内河船舶追越风险模型,选取100组长江典型追越案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水路运输船舶碰撞船舶操纵性能船间效应追越风险

    基于Attention-BP神经网络模型的邮轮客舱火灾危险等级分类研究

    熊正华向波陈斌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能够对邮轮客舱不同火灾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一种可对舱室火灾危险等级实时分类的新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火灾动态模拟器(FDS)建立邮轮客舱火灾物理模型,对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温度、CO体积分数和能见度等安全指标进行数值模拟,并基于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将火灾危险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Attention-BP神经网络(BPNN)模型,结合self-Attention机制融合多个BPNN诊断结果,自适应地分配各个BPNN的权重,对采集的多源火灾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客舱火灾的风险评估并划分危险等级.试验证明:Attention-BPNN模型可有效地实现对火灾危险等级的预警,准确率可达97.32%.相对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具有最高的稳定性和准确率,减少了对客舱火灾预警的不确定性.

    邮轮火灾数值模拟self-Attention机制BP神经网络

    狭长通航隧洞船舶火灾人员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邓健曾笑涵沈慧刘少勇...
    18-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航隧洞是一类为船舶穿越高山峡谷提供通航条件的新型通航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易于堆积、人员逃生路径狭窄、应急疏散难度大.针对待建的贵州乌江思林通航隧洞构建典型船舶火灾和人员疏散逃生模型,分析火灾事故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参数变化情况,基于有毒有害气体和温度的安全限值,对横通道间距、船舶编队等因素影响下的人员疏散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横通道间距为200 m时,3艘货船、2艘货船和1艘客船的编队情况符合人员疏散安全评估;横通道间距为300 m和400 m时,所有编队情况均无法满足人员疏散安全评估,其主要危险因素为持续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隧洞不宜设置300 m及以上横通道间距,客船疏散难度大,应采取下船翻坝运输的方式过坝.

    通航隧洞火灾事故数值模拟人员疏散

    船舶交通流速度离散特性研究

    田序伟杨凯邓志鹏尉子璇...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深刻地理解船舶交通流运行特性,以速度离散度研究为切入点,提出描述船舶交通流速度离散特性的两种指标,根据交通流基本图理论,对速度离散度在船舶交通流基本图上的分布及其与船舶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船舶流量、密度和速度的增加,速度离散度的分布趋于稳定,在低流量、高速度离散度区间内,速度离散度随着船舶流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在低速度离散度区间内,速度离散度随着船舶流量增加逐渐升高;基于改进的K-means-FCM算法,使用船舶交通流流量、密度、速度和速度离散度作为分类指标,对船舶交通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中心与指标值的分布范围.基于试验结果,抽象总结船舶交通流运行状态图,将船舶交通流划分自由态、同质态、稳定态和异质态等4种状态.该研究对更好地认识船舶交通流特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船舶交通流速度离散特性交通流基本图聚类分析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和历史轨迹的船舶路径规划

    欧昌奎谢磊查天奇杨洋...
    36-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人为操作不当或者没有及时对障碍风险做出反应而造成的船舶碰撞事故,增加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提出一种船舶路径规划方法.将船舶历史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后,运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相应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的一条特征轨迹,并将其作为船舶在该区域的全局静态路径规划轨迹.设计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局部路径避碰方法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QN)的局部路径回归方法,使船舶可对局部动态风险做出有效的反应.分析全局静态路径的效果,并对局部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做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得到一条较为安全的全局路径,并且可规避航行时的局部动态风险,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水上交通路径规划K-means聚类深度强化学习

    智能航保体系构架与关键技术研究

    万辉吴龙乐俞毅付姗姗...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航保作为智能航运五大要素之一,是航运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需构建标准化航海保障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以适应智能化水上交通动态管控需求.对国内外智能航保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数据中心、服务平台和场景应用等方面提出智能航保体系架构;对智能航保建设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包括6个基础技术和3大前瞻技术;以智能海事监管和智能港口服务作为案例分析智能航保的典型服务模式与作用.结果表明:智能航保是一个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的航海保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发展体系.该研究能为我国智能航保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航海保障智能航运大数据全域感知广域互联

    基于Vague集犹豫量化的机舱团队协作式评估方法

    曹辉魏来臧大伟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机舱团队协作评估方法不统一且主观随意性太强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Vague集犹豫量化的新型评估方法.从机舱团队协作的角度对影响评估的各因素进行提取,采用集合相似系数对重要协作指标量化,并采用C-OWA算子赋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利用最小鉴别信息原理求得组合权重,结合Vague集的犹豫量化特点,通过机舱团队实际操作数据与Vague集评估标准得到各指标的定性评估Vague集,并利用集合相似度分析实现机舱团队协作的综合评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评估方法,在个体完成度的基础上加入具有犹豫团队协作因素的方法,能对评估结果的犹豫度进行较好地刻画,也能很好地实现定量与定性之间的转化,是一种有效且优越的机舱团队协作式评估方法.

    协作式评估组合赋权Vague集模拟训练

    基于协调度的海上专业救助力量部署决策研究

    邵年骏宁君田辉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海洋生产结构调整带来的海上救助需求变化和缺少救助力量部署决策工具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调度的海上救助力量部署复合决策方法.通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救助单元救助能力和海上救助需求进行协调性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海上救助需求进行评价,使用基本图形分析法建立各海洋产业对不同等级的专业海洋救助船的需求模型,构造空间分布.运用此方法对专业救助力量实际值守海域进行计算及分析,进一步优化部署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得到的部署决策意见与多数可查的海上救助应急处置情况十分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水路运输部署决策协调度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层次分析法

    环渤海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于少强宋夏薇陈康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考察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20年环渤海三省二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相关性检验证实环渤海城市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从整体和分区两个层面出发,探究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表明:从全局层面来看,环渤海港口显著促进本城市经济发展,但对相邻城市经济具有抑制作用;从分区层面来看,京津冀地区港口对该城市与相邻城市的经济发展均有推动作用,辽宁和山东地区港口显著推动本城市经济发展,但对相邻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明晰环渤海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一步丰富港城关系研究,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港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环渤海港口城市经济空间溢出空间计量模型效应分解

    基于样本熵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可预测性测度研究

    李楚楚林琴冯宏祥李松...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港口吞吐量历史时间序列数据具有较强的随机性,而不同特征的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精度差异较大,由此产生了时间序列数据可预测性的测度问题.学术界认为,这种可预测性可以用熵进行描述.文章采用样本熵表征测度我国20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时间序列数据的复杂性,然后运用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港口吞吐量.结果表明,样本熵与其预测精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弱,ARIMA模型对于港口生命周期处于"成长"阶段的港口或者大型港口的预测精度更好.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熵和时间序列数据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

    集装箱吞吐量样本熵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