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耿世刚

双月刊

1008-813X

yurenxz52@sina.com

0335-5315724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73号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 EMCC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环境与资源研究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环境法学、生态学、环境工程与产业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简报、文献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撤诉"的法院审查

    匡旭东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撤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中存在起诉主体滥用诉权的风险,应当加强法院审查在"撤诉"程序中的影响.因此,基于法院形式中立适当偏移和原告处分权合理限制的理论基础考量,通过法院释明保证"诉讼请求"实然和环境保护应然的统一.同时完善公众参与、 专家介入、 分类审查和执行监督等撤诉审查程序,实现环境公益的最大化保障.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讼请求法院审查撤诉

    "处置型污染环境罪"之辨析

    赵伟之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处置"在污染环境罪中发挥着兜底作用,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处置包括除倾倒、 排放以外,所有实际造成污染物进入外部环境的行为,但不包括污染物未进入外部环境的行为.从生态学的人类中心的法益论来看,只要处置造成污染物进入环境便破坏了法益,符合司法解释的数量、 情节,便应处罚,这不仅未突破结果犯的定位,还兼顾了个人法益.但即便是进入外部环境的处置,也存在违法性较低的情形,因此,存在以但书出罪的空间.

    污染环境罪进入外部环境的处置保护法益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下的磋商行为性质研究

    彭璞
    50-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学界对磋商行为之性质存在争议.行政行为说认为私法解释论会导致手段凌驾于目的之上的解释论扭曲及陷入行政控权困局;民事行为说认为行政机关与污染者并无行政法律关系,且以平等性替代命令性.考虑到环境损害的特性,结合实务中损害判定和追责的种种困境,基于效率与公平、 实际可操作性、 利益最大化等因素的考量,将磋商行为认定为民事行为,不仅符合法律规定,更能克服磋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确保赔偿及时有效开展,不失为当前最为高效且兼具公平的选择.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民事行为公地悲剧效率

    协同发展与有效治理——京津冀污染防治的制度优化

    安亮
    53-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冀地理位置上的毗连性,致使其在环境和经济等方面都呈现出牵连的特性.目前区域内发展水平的非称性导致其在社会经济诉求差异突出,使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上呈现出趋同的态势.在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下,环境污染也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以环境污染治理为切入点,探寻该区域协作的运行逻辑,借助区域内主体的博弈选择优化区域污染防治措施,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区域内协作发展.

    污染防治协同发展协作博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标的:概念和识别

    李树训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民事诉讼诉讼标的采用实体法学说,然因自然资源保护权理论的局限性,将其套用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当中会引发解释难题.结合设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根本目的,其诉讼标的应为:原告基于法律赋予其的有利地位向对方当事人请求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权利主张.因修复活动的整体性,即使损害行为多次,但若损害结果可以合一计算,应视为一个诉讼标的.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标的修复生态环境权利主张

    从津市"绿色存折"制度看农村垃圾治理机制建构

    冯秀萍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农村垃圾治理,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农村垃圾治理面临主体、 技术和资金三重困境.湖南津市创新运用"绿色存折"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村民主体、 企业参与的农村垃圾三维治理机制,并提出了强化参与机制、 完善运营机制、 创新融资机制的实施要点.

    农村垃圾治理三维建构绿色存折津市

    日本、德国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康玲祝铠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垃圾制造量最大的国家,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成为了重要课题.日本政府通过加强垃圾的预处理、 完善立法、 加强国民教育等方式,从源头缓解了生活垃圾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德国政府则通过制定垃圾收费处理制度,倡导企业从生产源头减少过度包装,提高了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相比之下,我国的垃圾处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从加强顶层设计、 提升国民素质、 完善处理设施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垃圾分类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轿子雪山社区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及影响因素

    高宁巩合德龚钰雯孔凡燕...
    69-7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轿子雪山社区为研究对象,归纳了社区垃圾种类、 垃圾处理方式及设施,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垃圾分类设施需要完善,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教育亟待加强,同时,垃圾分类的处置便携正向且显著影响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意愿.

    轿子雪山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影响因素

    秦皇岛降水酸碱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张宝贵杜建双李卫敏包玉龙...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秦皇岛市降水pH值和大气环境数据,分析降水酸碱度的变化、 酸雨和强碱性降水的分布、 较强碱性降水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2006—2018年,降水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pH值逐渐增大,13 a间发生酸雨过程158次,且呈明显减少趋势;pH值>7的降水共发生152次,pH值>7.5的降水发生45次,碱性降水呈显著增多趋势;较强碱性降水对蔬菜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会降低作物的抗病力,增加枯萎率和烂根率,使蔬菜产量减少.

    降水酸碱性pH值酸雨较强碱性降水环境

    焦化厂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技术改造

    李洪兵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某焦化企业的焦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数值符合GB 16171—2012中特别排放值要求,在烟气外排前新建一套"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氨法脱硫"系统.针对企业情况,确定了"脱硝—换热—脱硫"的基本方案及具体工艺流程.改造后运行数据表明,利用该系统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后,烟气中SO2、NOx及颗粒物排放达标,SO2、NOx减排率可达90%以上.

    焦炉烟气工艺改造脱硫脱硝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