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环境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

李国刚

双月刊

1002-6002

010-84943034;84943035;84943036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乙)

中国环境监测/Jour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内唯一一份中央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一贯坚持学术性、专业性与实用性普及性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以宣传总局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广泛交流环境监测的科研成果为办刊宗旨。使《中国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内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认可和欢迎。本刊所载文章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权威性,从而体现了《中国环境监测》杂志的办刊特色。《中国环境监测》杂志具有稳定的读者群。主要包括全国环境监测行业4000多个环境监测站、近10万名监测技术人员以及各环保科研机构、各部委及企业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及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非靶向分析技术的钱塘江上游水体中有机物的组成、来源及时空分布

    胡笑妍张兰林广孙忠...
    18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域水环境中的物质组成复杂、来源广泛,快速识别水体物质组成、来源及传输路径是保障水体安全的关键.钱塘江是浙西地区重要水源,在其上游的衢江、金华江、兰江共设 5 个点位并连续多天采样,通过非靶向筛查技术识别样品全量有机物组成,构建水体有机物质谱指纹谱,识别枯水期钱塘江上游水体中有机物组成、来源及传输路径.研究共识别 16 类 77 种有机物,在所有点位中检出率均超过 90%,而其中硅氧烷类有机物检出的物种数最多、相对峰面积占比最大.通过特征有机物和主成分分析,结合流域周边工业产业分布,发现水体中有机物可能来源包括生活源中的个人护理品的使用,工业源中的纺织、医药、农药、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农业源中农药的使用.通过对比衢江-兰江和金华江-兰江水样中的有机物种类及相对峰面积,发现衢江对兰江水质有机物的贡献更大,日间输入的影响更大.此外,兰江还受到周边污染源的影响.

    钱塘江上游有机物指纹图谱非靶向筛查气质联用仪

    丙酮衍生化-顶空-气相色谱法(NPD)测定水中水合肼

    钟明霞闫琨徐小峰冯晖...
    197-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丙酮衍生化-顶空-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测定水中水合肼的新方法.水中水合肼在弱碱性或碱性环境下,与丙酮发生衍生化反应,经顶空前处理,气相色谱分离后,用氮磷检测器检测.优化了此方法在测定水中水合肼时的衍生化反应条件、盐析效应、顶空温度、顶空平衡时间和反应体系的酸碱性等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测水合肼,校准曲线线性好(浓度范围为 0.020~1.00 mg/L),相关系数为 0.999 7,水合肼检出限为 0.004 mg/L(折合以肼计为 0.002 5 mg/L),方法重现性和准确度好,RSD为 2.7%~5.8%,加标回收率为 89.6%~105%.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较好满足现阶段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水合肼的监测要求.

    水中水合肼丙酮衍生化顶空气相色谱(NPD)法

    基于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的区域土壤物性参数与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吴阿娜刘丹青汤琳
    204-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采用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上海市 4 个代表性背景区域及 7 个典型污染场地土壤进行探测并分析重金属含量与物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市 4 个代表性背景区域土壤电导率集中分布在 56.1~95.9 mS/m范围,浅层土壤(深度为 1 m以内)电阻率集中分布在 10.7~17.1 Ω·m 范围.7 个典型污染场地土壤电导率分布范围为 33.45~517 mS/m,电阻率分布范围为 1.70~17.0 Ω·m.与背景区域土壤相比,污染场地土壤电导率、电阻率分布更为分散;污染场地土壤电导率高值、中位值、平均值均显著高于背景区域土壤电导率,污染场地土壤电阻率低值、中位值、平均值均显著低于背景区域土壤电阻率.受到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浓度影响,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总体呈现高导、低阻现象.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均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很好的响应能力.污染场地中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物性参数分布特征,但在污染场地地层结构、污染物种类的共同作用下,复杂性会增加.在该市的 7 个典型污染场地中,土壤电导率与重金属铬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污染场地土壤电阻率与浅层土壤中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除了重金属含量外,土层的不均一性、污染土层厚度的差异性、不同污染物引起土壤性状的改变等均有可能影响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感应电磁法的反演结果.

    感应电磁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背景污染场地重金属

    海水悬浮物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方法优化

    张爽王紫檀姚文君赵仕兰...
    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海水悬浮物(SS)分析中使用的滤膜材质和前处理方式、取样量、保存时间、烘干方式等进行优化,提出优化后SS的测定方法,并进行实际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滤膜前处理可降低滤膜中可溶性物质在过滤过程中引起的误差,可选择纯水浸泡 2 h后用 500 mL超纯水过滤或纯水浸泡 24 h 2 种处理方式;综合考虑滤膜质量差和失重比例,醋酸纤维滤膜是 SS测定的优质滤膜;当水体中SS浓度<10 mg/L、10 mg/L≤SS浓度<50 mg/L和 50 mg/L≤SS浓度<100 mg/L,水样取样量分别不低于 1 000、750、500 mL时,平行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5%;样品在 4℃条件下 10 d内基本保持稳定,相对标准偏差为 0.12%~0.39%;滤膜烘干温度越高,所需重复烘干次数越少,100℃烘干 2 次可使滤膜达到恒重.实际样品比对结果发现,优化后的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明显高于标准方法.

    海水悬浮物滤膜材质滤膜前处理取样量烘干方式

    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研究

    王战勇宁健李华琴罗森文...
    22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广东省 5G 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在《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1151-2020)的基础上,采用理论预测和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以完善其监测技术规范.研究建议监测仪器分辨率带宽(RBW)设置为 500 kHz,量程采用监测仪器自适应功能设置或设置为稍大于实际场强的量程,监测仪器和 5G终端距离设为 1 m,监测范围为以 5G通信基站天线为圆心、以 80 m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同时还对终端设备和监测点位布设等提出技术要求,以进一步规范广东省 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在水质硫化物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张静樊占春弓永强许秀艳...
    229-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水质硫化物应急监测方法.对固定化条件、pH、保存时间等影响准确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合产业特点、类型识别、实验分析等手段,确定干扰物质及其剂量,提出适用于应急监测的前处理方法;研究了仪器内置曲线特性,并对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添加乙酸锌-乙酸钠固定剂,调节 pH 至 10~12,可提高样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SO2-3 和 S2 O2-3 产生光谱正干扰,采用沉淀分离法进行前处理.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自动化批量进样,仪器内置曲线精密度和准确度好,不同类型水样测定的精密度为 1.6%~9.3%,加标回收率为 88.4%~95.8%,满足应急监测快速准确的要求,可为突发性环境事件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提供技术参考.

    应急监测硫化物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稳定性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湘江蓝藻水华定量遥感反演模型

    胡月红张屹赵芳郭晶...
    239-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一些湖泊、河流频繁发生蓝藻水华问题,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基于 2021 年 9 月 26 日湘江蓝藻水华监测数据和 Sentinel-3 影像,以总藻密度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系数法和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法,确定 b17/b14波段组合为特征波段,构建湘江蓝藻水华定量反演模型.该模型的回归值为 0.954 65,均方根误差为 244×104个/L,纳什效率系数为 0.90,模型较为可信.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总藻密度为 1 200×104~5 000×104 个/L的水华反演适用性较好,80%的验证点反演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 60%;与 MCI(Maximum Chlorophyll Index)法识别的水华结果对比,湘江各江段水华识别一致率均在 80%以上,长沙段、岳阳段的水华识别一致率超过 90%.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湘江水华区域的水华定量反演.

    蓝藻水华总藻密度Sentinel-3神经网络定量遥感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