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护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护理管理
中国护理管理

郭燕红

月刊

1672-1756

melizhxi@sina.com,zghlgl@263.net

010-63318760 63312986

100191

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31号华享大厦816室

中国护理管理/Journal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中国护理管理》编辑委员会编辑、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出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正式护理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刊号ISSN1672-1756,CN11-4979/R本刊以宣传报道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促进护理改革,交流、推广护理管理科学方法和先进经验,追踪国内外护理管理发展动向,多视角传递护理管理信息,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学生"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岳鹏许丽杰高丽徐海红...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医学生的需求设计并开展了"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初步评价其效果,以期为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以"围死亡期"为时间框架,课程主线贯穿理论内容及实践主题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带领医学生直面生死真实场景,提高照护理念和产生照护行动.结果:课程内容包括"生命与关怀"和"死亡与告别"两大理论授课主题及"生命之旅""照护力量""自我关怀""死亡之思""告别之日"五大实践授课主题.课程初步实践效果好,多方相关利益人群给予课程高度评价.结论:该课程设计合理,实施方案明确、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医学生对生死问题在思想上的自知和照护行动上的自觉,可推广性强,能够为各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医学生生命关怀死亡教育课程设计教学实施

    成人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管理的证据总结

    谌永毅郭俊晨曾令好沈波涌...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取并汇总成人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管理的相关证据,为我国医护人员开展生命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提供循证支持.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或网站中关于成人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管理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审校与提取,并经循证研究小组讨论后整合证据.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类实验研究4篇.从团队组成、适用对象、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启动时机及照护期限、注意事项、效果评价、质量控制8个方面汇总25条证据.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本研究汇总的成人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管理证据时,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本土化调适并关注证据的更新,以为患者提供标准且规范的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服务.

    安宁疗护共同照护生命末期证据总结循证护理

    "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合宜"的本土化安宁疗护发展及策略

    邸淑珍汪张毅赵浩梅张楠...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宁疗护是充满人文的医学服务,更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家、利社会、利医院的重要民生事业.护理人员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安宁疗护专业服务中,应注重医学、政策、文化、心理、伦理及法律等多层面的照护探索,实施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合宜之"五合"的综合实践,有利于提供以人为本的专业化优质服务,做到有理可遵、有法可依、有规可守,推动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意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安宁疗护事业发展.

    安宁疗护五合本土化发展策略实践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生前预嘱签署的困境与挑战

    龚霓成美静张子晴符隆文...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生前预嘱签署过程中各利益相关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优化生前预嘱的签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7月—11月对来自深圳市的生前预嘱(潜在)签署主体、家属、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共33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6个子主题,分别为空间错位(医院之外、医院之内),时间错位(为时尚早、为时已晚),主体错位(家属"越位"、患方"让位").结论:生前预嘱签署在实践过程中,签署地点、签署时间、决策主体3个维度存在错位,导致生前预嘱在推广实施中遭受冷遇.提示未来需要搭建各利益相关群体的沟通平台,加强生命教育,在公众中建立生前预嘱的理念,从而推动生前预嘱签署的相关共识的达成.

    生前预嘱利益相关群体签署过程错位现象学研究

    临床护士为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的体验

    王丹陈群王艳波张金梅...
    18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体验,为本土化叙事护理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2名为终末期患者实施过叙事护理的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为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的过程中,临床护士的体验包括临床变革、实践历程、自我获益、困境与挑战4个主题.结论:通过对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既缓解了临终患者的痛苦,也提升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但叙事护理实践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需要来自管理层及组织层面的支持,以确保本土化叙事护理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本土化叙事护理临床护士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质性研究

    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研究的范围综述

    李映兰赵越龙艳芳田凌云...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面向临床护士开展死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完成文献筛选和提取,采用描述性分析及主题分析法对提取结果进行整理.结果:共检索到1 678篇文献,最终纳入19篇文献.研究以横断面研究和类实验研究为主,主要发现包括死亡教育需求、死亡教育内容、死亡教育开展方式等.结论:目前,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未来应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重视死亡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丰富死亡教育开展方式、完善死亡教育研究工具等,推动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的持续发展.

    临床护士死亡教育安宁疗护护理范围综述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现象学研究

    韩娜娜焦见芬高伟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支持性照顾需求,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1月在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6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7日(调整期)、术后3个月(适应期)和术后6个月(稳定期)进行3次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应用支持性照顾需求多维模型进行归类.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不适症状及渴望恢复日常生活、消极心理感受、多方面支持与延续医疗服务需求、信息支持不足、性需求.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随病程变化而有不同特点,医护人员需要采用动态连续的观念,科学评估患者的需求,继而实施精准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应对能力.

    宫颈癌宫颈癌根治术支持性照顾需求现象学研究

    成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魏会敏刘梦琪王志伟延泽萍...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成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有针对性的生存质量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47名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家庭弹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进行调查.采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H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PH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为(46.55±10.46)分,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分层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家庭人均月收入、恐惧疾病进展、领悟社会支持及家庭弹性为PH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生存质量65.3%的变异.结论:PH患者生存质量严重受损.医护人员应对心功能较差、收入较低以及恐惧疾病进展的PH患者给予更多关注,帮助其树立积极正确的疾病感知,提高社会支持并帮助其家庭发挥内在优势和力量,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肺动脉高压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恐惧疾病进展

    预防性回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叶盼谢传艺边雪梅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eristomal Moisture-Associated Skin Damage,PMASD)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早期预防PMASD的发生发展,并采取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12月于杭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3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联合面对面访问、电话及云平台对患者进行调查、随访,并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结合询问情况及患者或照护者上传的照片诊断有无发生PMASD.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预防性回肠造口 PMASD影响因素.结果: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PMASD发生率为36.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造口处手术伤口、坐位时造口周围皮肤褶皱、更换照护者、造口袋类型、造口袋更换周期是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发生PMASD的影响因素.结论:预防性回肠造口 PMASD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造口伤口和周围皮肤褶皱、造口产品等方面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指导,积极鼓励患者提高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以预防PMASD发生.

    预防性回肠造口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影响因素护理

    30所三级医院开展ICU护士入职培训的现况调查

    李宇轩王晓杰马雪倩于淼...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三级医院开展ICU护士入职培训现况,为探索更有效的ICU护士入职培训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11个省份30所三级医院57个ICU的护理管理者及583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入职培训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57个(100.0%)ICU均制定了新护士入职培训计划并规定经过带教期后方可独立上岗,但培训形式多样、带教期时长尚不统一,仅32个(56.1%)ICU有资质准入制度和相关考核;52名(91.2%)护理管理者将规范化培训后的新护士视为最优选;应届毕业生新护士占总护士人数的比例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341,P<0.05).参与调查的583名护士中364名(62.4%)认为3~6个月的带教时长最为合适,339名(58.1%)倾向于毕业后先掌握普通患者护理技能,再入职ICU;回归分析显示入职培训期间ICU护士适应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为ICU类型、临床实践带教形式与带教时长.结论:目前ICU资质准入制度仍不完善,入职培训尚无统一的方案,带教时长仍需要进一步讨论,未来仍需要制定纲领性文件指导ICU开展护士入职培训工作.

    ICU入职培训临床实践带教应届毕业生规范化培训横断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