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护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护理管理
中国护理管理

郭燕红

月刊

1672-1756

melizhxi@sina.com,zghlgl@263.net

010-63318760 63312986

100191

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31号华享大厦816室

中国护理管理/Journal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中国护理管理》编辑委员会编辑、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出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正式护理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刊号ISSN1672-1756,CN11-4979/R本刊以宣传报道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促进护理改革,交流、推广护理管理科学方法和先进经验,追踪国内外护理管理发展动向,多视角传递护理管理信息,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康复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刘欢唐思齐吴红傅利勤...
    530-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影响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康复锻炼行为的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25 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康复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归为生理病理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与康复护理因素4 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结论:生理病理、心理精神、社会支持、康复护理多方因素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行为,可通过多项举措控制患者疼痛及疲劳、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满足患者康复知识需求、灵活管理病房以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关节置换康复锻炼依从性现象学研究

    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证据总结

    周飞洋郭春波龙柯宇杨婷婷...
    535-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取并汇总国内外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相关证据,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 年3月27日.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总结 28 条证据,包括出院准备服务的意义、流程优化、干预对象、干预原则、院内服务、出院前衔接、出院后随访 7个方面.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院内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的关键作用,加强多环节沟通,结合临床实际情境将证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个体化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

    糖尿病出院准备服务循证护理证据总结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总结

    盖莹李唱耿小婷姜海龙...
    540-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库及原始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 2010 年1月至 2023 年12月.由2 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并汇总形成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 3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 5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最终汇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包括随访的必要性、随访管理的内容、随访的障碍因素及促进随访的方式4 个方面共20 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规范地进行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

    妊娠期糖尿病随访产后管理循证护理学

    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证据总结

    耿小婷李淑英盖莹李唱...
    546-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证据,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专业网站、数据库中有关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5月.由系统学习过循证方法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提取.结果:最终纳入 9 篇文献,2 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5篇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对纳入文献的分析,最终总结了21条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证据,包括识别影响因素、判断标准、康复方法、健康教育4 个类别.结论:本研究通过循证的方法总结的证据将为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提供科学、详细的管理建议,减少因忽视对腹直肌分离的管理为产妇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同时建议临床工作人员提高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重视,结合本科室的临床情境与产妇个人意愿进行实践.

    产妇腹直肌分离康复证据总结

    运动对孕妇疲乏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刘利朱灿崔盈佳孔含娇...
    551-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孕妇疲乏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更加规范地指导孕妇运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自建库起至 2023 年 8月关于运动对孕妇疲乏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7 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共 643 例孕妇.结果显示,孕期运动干预对孕妇疲乏改善有统计学意义[SMD=-0.39,95%CI(-0.67,-0.11),P=0.007],运动类型包括瑜伽、抗阻运动、呼吸训练等,其中瑜伽可以改善孕妇的疲乏症状[SMD=-0.71,95%CI(-1.34,-0.08),P=0.030],干预时长>8周可改善疲乏症状[SMD=-0.75,95%CI(-1.29,-0.21),P=0.006],不同运动强度在改善疲乏症状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全程线下监督可改善孕妇的疲乏症状[SMD=-0.27,95%CI(-0.49,-0.05),P=0.020].结论:孕期运动有助于改善孕妇疲乏症状;建议未来研究进一步规范干预方案策略,以促进运动安全性和依从性.

    运动孕妇疲乏Meta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陈潇潇陆静施小青
    558-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用于预测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的多变量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 2023 年 8月31日.由2 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应性.结果:共纳入15 项研究,涉及 9 个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或C指数为 0.650~0.801,8 个模型大于 0.7.最常见的预测因子是年龄、认知障碍、入院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和跌倒史.14 项研究为高偏倚风险,1项为不清楚,所有研究适应性较好.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性能良好,偏倚风险较高,为未来临床选择模型或开发新模型提供了依据.

    老年人住院功能下降预测模型系统评价

    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

    朱孟欣顾莺叶岚徐昱璐...
    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将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护理人员开展循证实践及证据应用与临床转化提供思路.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临床转化模式",总结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相关证据,制定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逐条审查并分析障碍因素,构建实施策略并进行实践变革.结果:与基线审查相比,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度、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在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等方面存在临床意义.

    直接母乳喂养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循证护理实践

    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周羽朱琳柳露荣蓉...
    57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科学、可靠、具有可操作性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循证文献分析与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 26 名专家进行函询,采用优序图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 项一级指标、4 项二级指标、12 项三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6.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92、0.9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12~0.23(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具有专科特色,且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对量化临床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术中低体温质量指标护理质量三维质量结构模型循证护理德尔菲法

    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及规范化管理现况调查

    郭莉高兴莲柯稳何丽...
    576-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日间手术开展及管理现状,为我国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自行研究设计问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形成调查问卷,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日间手术开展的机构、科室及病种,管理模式、限制因素、指标监测等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在 380 所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中,有 96所(25.3%)是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机构,196所(51.6%)医院将≤24 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184所(48.4%)医院则将≤48 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开展涉及15 个临床专科,普外科(275 个,占 72.4%)是开展最多的专科;开展日间手术最多的专科数量是3 个(13.9%);排前5 位疾病是白内障(36.3%)、乳房肿物(35.0%)、腹股沟疝(21.6%)、体表肿物(18.9%)和宫腔肿物(13.7%);在管理模式中,45.5%(173所)的医疗机构采用混合模式管理,41.8%(159所)采用分散管理.在 7 项日间手术安全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中,日间手术 7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97.1%)、手术 30 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率(96.8%)和日间手术后30 天内死亡例数(96.8%)的指标检出率在 96.0%以上,剩余指标检出率相对较低.限制日间手术开展的前 3 位因素是日间手术风险高(60.3%)、医院决策层支持力度低(44.2%)和绩效考核分配不合理(43.2%).结论:日间手术开展专科数量少、病种简单、质量控制薄弱、管理模式模糊、安全保障有待改进,极大阻碍了日间手术发展.未来在大力推进日间手术过程中,应加强医疗机构的临床集中管理、日间手术制度建设和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督查,构建安全、同质、科学的日间手术诊疗环境,不断提高日间手术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日间手术手术室管理模式安全质量

    《中国护理管理》对中文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5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