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王建国

月刊

1672-9463

Bixiangz2002@263.net

010-68383759

100076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Journal 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国内数家知名数据库收录。本刊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除特邀专家撰稿外,亦欢迎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广大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投稿。本刊刊登周期短,时效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实用,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及治疗展望

    伍学强惠卉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MDS)是一种血液系统克隆性增殖性疾病。采用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方法,研究者发现超过80%的MDS患者在涉及不同细胞途径的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或多个突变[1]。许多突变基因,如TET2、ASXL1、SF3B1、SRSF2、DNMT3A和RUNX1等的突变发生率均在10%以上。这些突变基因与MDS的启动、发展、危险分层、诊断、治疗反应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现就MDS的基因突变、发病机制及针对突变基因的后续应对研究等作一综述,以期对MDS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病机制及相应的药物研发有进一步了解。

    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基因突变治疗

    白桦脂酸在Va24NK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经翠李凤英徐卫东王新立...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白桦脂酸对Va24NK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外周血中扩增Va24NKT细胞,同时将不同浓度的白桦脂酸作用于Va24NKT细胞、SW-1990 细胞,MTT法检测Va24NKT细胞、SW-1990 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白桦脂酸作用后NKT细胞中P-ERK1/2、ERK1/2的表达。结果 白桦脂酸浓度在 0。125~2μg/mL时能促进 Va24NKT细胞的生长(P<0。05),经白桦脂酸诱导后的Va24NKT细胞NKG2D 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SW-1990 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桦脂酸在一定浓度下增强Va24NK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作用,白桦脂酸促进Va24NKT细胞生长与ERK1/2 通路有关。

    胰腺癌Va24NKT细胞白桦脂酸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14页

    鸢尾素、脂质运载蛋白-2与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刘燕山刘德智张海生王国华...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鸢尾素(Irisin)与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依照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否复发和患者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对比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血清Irisin、Lipocalin-2 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绘制ROC曲线观察血清Irisin、Lipocalin-2 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症状性VTE复发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低于症状性VTE未复发患者,而血清Lipocalin-2 水平则明显高于症状性VTE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低于存活患者,而血清Lipocalin-2 水平则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水平降低和血清Lipocalin-2 水平升高是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3,HR=0。138,95%CI:0。029~0。661;P=0。017,HR=1。869,95%CI:1。118~3。125)。血清Irisin预测症状性VTE复发的敏感度为 92。9%,特异性为 81。5%,AUC为 0。881;预测全因死亡的敏感度为 87。5%,特异性为 75。9%,AUC为 0。860。血清Lipocalin-2 预测症状性VTE复发的敏感度为 85。7%,特异性为 63。0%,AUC为 0。766;预测全因死亡的敏感度为 87。5%,特异性为 79。3%,AUC为 0。867。结论 血清Irisin水平降低和血清Lipocalin-2 水平升高均是急性肺栓塞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Irisin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症状性VTE复发和全因死亡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血清Lipocalin-2 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全因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鸢尾素脂质运载蛋白-2急性肺栓塞预后

    基于SEER数据库的Ⅲ、Ⅳ期直肠癌条件生存分析

    任耀何磊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Ⅲ、Ⅳ期直肠癌患者的条件生存率(CS)变化,探究并对比变化因素。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收集 2010~2015 年临床或病理诊断为Ⅲ、Ⅳ期的直肠癌患者。CS是已经存活X年的患者再存活Y年的概率。对两组病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和Lasso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进行CS亚组分析。使用标准化差异(d)评估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从SEER数据库中收集到Ⅲ期直肠癌病例 4 147 例、Ⅳ期直肠癌 2 048例。Ⅲ期患者的总生存率(OS)逐年降低(95。2%→71。0%);3 年条件生存率(CS3)逐年增长(79。5%→82。9%)。Ⅳ期患者OS逐年降低(69。1%→17。3%);CS3 逐年增长(32。6%→68。3%)。Ⅲ期直肠癌患者CS3 增长幅度远低于Ⅳ期(3。4%vs 35。7%)。CS亚组分析显示,Ⅲ期患者中年龄≥50 岁,组织学Ⅱ~Ⅲ级、T3~T4 分期、N2 分期、未接受化疗和CEA(+)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并持续存在(|d|>0。1),非婚状态、组织学Ⅳ级作为独立风险因素但逐渐消失(|d|>0。1→|d|<0。1);Ⅳ期患者中非婚状态、组织学Ⅳ级、未接受手术、清扫淋巴结数<4组、未接受放疗、TX分期、骨转移、肺转移、未接受放疗、CEA(+)、肿瘤>5cm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且持续存在,年龄≥50 岁、组织学Ⅲ级、T4 分期作为独立风险因素逐渐消失。结论 2 年仍然存活的Ⅲ、Ⅳ期直肠癌患者,生存预期将超过最初的预估。由于存在能被时间消除的因素,Ⅲ期合并组织学Ⅳ级的患者以及Ⅳ期合并年龄≥50 岁、组织学Ⅲ级、T4 分期的患者,在系统治疗后应继续进行积极干预,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条件生存率SEER数据库直肠癌

    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唐克卉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效果及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科收治的78例NEC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酚妥拉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炎性指标、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43%vs 84。61%,P<0。05),腹胀改善、大便改善、肠内营养恢复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0(IL-10)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 3(C3)、补体 4(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NEC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恢复,改善炎性指标,提高免疫功能。

    酚妥拉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性指标免疫功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关于假冒本刊的严正声明

    32页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PECAM-1、PARP1水平的影响

    潘春玲王亚钦闫振华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促癌因子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21 年 5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 60 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XELOX治疗,联合组予以卡瑞利珠单抗+XELOX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99(CA199)]、T细胞亚群[CD4+、CD3+、CD4+/CD8+]、促癌因子[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水平及毒副反应。结果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4 个疗程后联合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疗程后联合组CA724、CA242、CA199、PARP-1、PECAM-1、LAG-3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胃癌近期疗效显著,可改善T细胞免疫应答,增强抗肿瘤效果,安全有效。

    卡瑞利珠单抗XELOX方案胃癌T细胞亚群

    关于论文中表格的制作要求

    37页

    横突至肋角间的肋间后动脉解剖位置对肺穿刺活检的指导意义

    陈小春林川邓万冰胡传飞...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肋间后动脉在进入肋沟前与上下肋骨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指导肺穿刺活检。方法 选择 2020年 1 月~2022 年 10 月于我院住院的 27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胸部增强CT扫描筛选出显示清晰的肋间后动脉,行三维重建,分别在横突外侧、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测量肋间隙上下径、肋间后动脉与其上方肋骨下缘的距离,并统计分析。结果 ①27 例患者共计 262 支肋间后动脉纳入分析,各肋间隙自下而上,在横突外侧、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逐渐变窄。②在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的肋间后动脉几乎都在靠近上方肋骨或位于肋间隙中间位置。在横突外侧位置处,肋间后动脉在第 11 肋间隙的位置多数靠近上方肋骨,少数位于肋间隙中间位置;在第 10 肋间隙,较多位于肋间隙中间位置,第 9、8 肋间隙肋间后动脉较多靠近下方位置、中间位置。③随肋间隙往上,肋间后动脉在横突外侧、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两处位置的走行逐渐移行至肋间隙的中间及下方位置。结论 横突至肋角之间的肋间后动脉并非在固定的肋间隙位置走行,如确需在该区间内完成经肋间隙的穿刺术,应在增强CT评估肋间后动脉的空间位置后进行。如果缺乏增强CT评估,在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可选择靠近下方肋骨入路相对安全。在横突外侧位置处,第 11 肋间隙处穿刺可选择靠近下方肋骨入路相对安全,其余肋间后动脉的空间位置分布差异较大,第 10 肋间隙应避免选择肋间隙中间位置入路,第 9、8 肋间隙应避免在肋骨下方位置入路。

    肋间后动脉解剖肺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