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残余腰背痛的相关因素,并通过收集数据构建预测模型以评估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1例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有腰背疼痛将患者分为有腰背部疼痛组和无腰背部疼痛组,详细记录术后疼痛状况.以此实施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独立影响因素.此外构建预测模型并检验其准确性和预测能力.结果 10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腰背部疼痛组43例(42.57%),无腰背部疼痛组58例(57.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腰背部疼痛组患者的年龄更大[(67.81±3.65)岁比64.21±3.11)岁,t=5.34],受教育程度更高(专科及以上的比例62.79%比41.38%,x2=4.52),合并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39.53%比20.69%,x2=4.28),吸烟的比例更大(34.88%比13.79%,x2=6.25),既往有骨折史的比例更大(25.58%比 10.34%,x2=4.09),骨密度水平更低[(3.18±0.48)g/cm3 比(3.67±0.43)g/cm3,t=-5.38],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分级相对更高(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比例18.60%、25.58%、32.56%、23.26%比 34.48%、37.93%、20.69%、6.90%,x2=9.51),骨水泥注入量更少[(4.62±0.2 1)mL 比(4.85±0.18)mL,t=-5.91],出现骨水泥渗漏的比例更高(18.60%比1.72%,x2=6.71),与无腰背部疼痛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骨水泥渗漏为独立危险因素(OR=1.634、3.379,均P<0.05),而骨密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则是保护因素(OR=0.017、0.003,均P<0.05).模型验证显示,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Hosmer-Lemeshow x2=6.73,P>0.05).根据筛选的变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C-index为0.792.通过独立变量和P值,构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患者腰背痛的可能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754、0.754、0.642、0.94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残余腰背痛与年龄、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等因素相关,采用上述因素建立预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残余腰背痛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