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基层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基层医药
中国基层医药

吴孟超

半月刊

1008-6706

cjpmpvip@163.com

0554-6665318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6号

中国基层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CSTPCD
查看更多>>1994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我国主要面向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学术类、综合性、实用型医药卫生期刊,2003年成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研究与实践、医药新进展、综述、讲座、健康教育、护理学、病例报告等。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工作者。《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已被《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并于2003年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2009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决奈达隆与胺碘酮对利伐沙班抗凝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比较

    史金平唐亚娟张琰李红兵...
    742-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决奈达隆与胺碘酮对利伐沙班抗凝的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使用利伐沙班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使用决奈达隆组36例,合并使用胺碘酮组45例.以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结局指标,比较决奈达隆与胺碘酮对利伐沙班抗凝的影响.结果 决奈达隆组总出血[22.22%(8/36)]显著高于胺碘酮组[6.67%(3/45)](x2=4.12,P<0.05);决奈达隆组常规剂量利伐沙班总出血[30.00%(6/20)]与低剂量利伐沙班总出血[12.50%(2/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8,P>0.05);所有患者未观察到血栓事件与决奈达隆或胺碘酮不良反应.结论 与胺碘酮相比,决奈达隆显著增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利伐沙班抗凝的出血风险,且使用决奈达隆的患者降低利伐沙班剂量并不能降低出血风险.

    心房颤动抗凝药利伐沙班胺碘酮出血药物相互作用

    GRACE、CADILLC及TIMI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比较

    吴益波饶志高张奇军
    747-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改良阿昔单抗与支架植入降低血管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对照研究评分(改良CADILLAC评分)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断STEMI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PCI治疗,术后常规随访1~15个月,中位时间7.5个月.记录MACEs,主要包括靶血管重建、再发心梗、新发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PCI术后80例中,18例患者发生MACEs(22.5%,18/80).单因素分析发现,MACEs组患者年龄增大、多支血管病变增多、支架植入长度较长、肌钙蛋白Ⅰ(cTnⅠ)峰值和持续时间增加及总缺血时间>6 h等与无MACE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CEs组术后7 d GRACE评分[(136.5±30.4)分]、改良CADILLAC评分[(11.2±3.4)分]和TIMI评分[(5.7±1.5)分]显著升高,GRACE评分-高危12/18(66.67%)、CADILLAC 评分-高危13/18(72.22%)和 TIMI 评分-高危 11/18(61.11%)患者占比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22、21.35、24.42,均P<0.05).年龄增大、总缺血时间>6 h,GRACE评分-高危、CADILLAC评分-高危和TIMI评分-高危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1.079,2.037,3.562、3.421、3.23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GRACE评分-高危、CADILLAC评分-高危和TIMI评分-高危预测MACE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6、0.823和0.803,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CE、改良CADILLAC评分和TIMI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均具有预测价值,且3种评分对预测1年内发生MACEs的风险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机械溶栓心力衰竭肌钙蛋白

    基于PCA-GTWR模型的中国肺结核发病率影响因素时空异质性研究

    戴萌萌王雅怡李佩吉刘颖博...
    753-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肺结核发病率及其宏观影响因素在中国的时空异质性,为相关部门制订防控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分析肺结核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使用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除外)肺结核发病率与地区生产总值(二级指标)等数据,建立宏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1个二级指标PCA得分量化,确定综合经济、医疗保障、文教交运、资源环境4项一级指标.由此构建主成分-最小二乘(PCA-OLS)模型、主成分-地理加权回归(PCA-GWR)模型、主成分-时空地理加权(PCA-GTWR)模型.结果 3个模型均通过F检验,F值分别为58.74、196.62、1 202.90,均P<0.05,即一级指标对肺结核发病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CA-GTWR模型的均方误差(0.01)、平均绝对误差(0.0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0.02)、更正的赤池信息(-358.76)均低于PCA-OLS的0.13、0.28、0.07、258.38 和 PCA-GWR 的 0.06、0.15、0.03、23.41,确定系数(0.95)高于 PCA-OLS 的0.44和PCA-GWR的0.77,表明其拟合优度表现最好.同时PCA-GTWR模型回归系数分布图表明综合经济、医疗保障、文教交运、资源环境对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结论 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地制宜制定详细全面的防控措施,做好肺结核防治工作.

    结核,肺发病率影响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时空分析

    多部门协作模式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流程的研究

    刘洁傅娇姣徐芳芳王圭茶...
    760-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angiography,CCTA)检查流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余姚市人民医院行CCTA检查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检查流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优化流程,对比两组的准备完好率、候检时间、扫描时间、一次成功率、受辐射剂量(ED)以及患者对检查流程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准备完好率[84.78%(39/46)]、一次性成功率[93.48%(43/46)]均高于对照组[54.35%(25/46)、76.09%(35/46)](x2=10.06、5.39,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候检时间[(40.41±10.39)min]、扫描时间[(7.09± 1.72)min]、ED[(6.55±1.54)mSv]均短于、低于对照组的(56.30±14.88)min、(9.89±2.25)min、(9.16± 1.85)mSv(t=5.93、6.70、7.35,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35/46)](x2=9.58,P<0.05).结论 多部门协作模式优化CCTA检查的流程,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增强满意度.

    成像,三维冠状血管合作行为体内辐射剂量测定病人满意度

    风险干预改善胸腔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探讨

    石桂莲陈巍巍
    764-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干预改善胸腔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新昌医院行胸腔手术的肺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风险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分别接受风险干预和常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风险干预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2.19±0.51)d]、术后下床时间[(18.12±1.72)h]、术后排便时间[(2.06±0.87)d]、住院时间[(3.39±0.6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53±0.72)d、(23.97±3.66)h、(3.09±0.98)d、(4.73±0.97)d](t=13.15、12.53、6.81、9.99,均P<0.05);干预后,风险干预组胸腔手术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1.82±0.49)L]、用力肺活量[(2.68±0.27)L]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58.92±4.6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41±0.36)L、(1.89±0.24)L、(47.74±4.72)%](t=-5.84、-18.94、-14.63,均P<0.05);风险干预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2.97± 0.91)分]、48 h VAS评分[(2.39±0.87)分]和术后72 h VAS评分[(1.63±0.8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9±0.83)分、(4.19±1.02)分、(2.66±0.79)分](t=9.98、3.29、7.83,均P<0.05);风险干预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58.12±5.54)g/L]、白细胞介素 6[(56.24±5.76)n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84±2.14)× 109/L]、C 反应蛋白[(8.64±1.29)mg/L]及 皮质醇[(102.29±6.94)µ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3.47± 9.66)g/L、(80.37±6.72)ng/L、(15.93±1.59)x109/L、(10.14±1.47)mg/L、(112.57±7.12)µg/L](t=19.71、23.61、10.04、5.48、8.95,均P<0.05);干预后,风险干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6/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7%(17/75)(x2=5.14,P<0.05).结论 风险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胸腔手术患者肺功能,缓解疼痛和应激反应,预防并发症.

    胸外科手术肺肿瘤降低风险行为用力呼气流速疼痛,手术后手术后并发症

    本期广告目次

    768页

    冲击波联合温针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柯常急
    769-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冲击波联合温针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肩峰下滑囊炎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温针治疗,观察组接受冲击波联合温针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75%(79/80)]高于对照组[88.75%(71/80)](x2=6.82,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觉项评分[(8.73±1.52)分]、情感项评分[(3.23±1.03)分]、现时疼痛强度[(2.09±0.88)]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15.42±3.4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69±2.34)分、(6.51±1.14)分、(3.14±0.75)、(26.76±4.54)分(t=17.28、14.91、6.33、13.83,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展[(118.81± 10.45)°]、前屈[(153.52±9.28)°]、内旋[(73.51±8.83)°]及外旋活动度[(48.42±6.2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5.63±11.42)°、(145.13±8.74)°、(58.34±7.21)°、(41.14±8.29)°(t=5.90、4.56、9.21、4.8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和综合生活质量评估问卷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81.23±4.06)分、(85.52±10.04)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75.42±4.33)分、(71.38±11.43)分(t=6.78、6.44,均P<0.05).结论 肩峰下滑囊炎患者接受冲击波联合温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

    滑囊炎高能量冲击波针刺生活质量疼痛测定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2024年度重点报道计划

    773页

    主动脉夹层误诊为脑梗死溶栓后急诊手术1例

    郭文斌刘清岳孙甲君
    774-776页

    健康教育联合中药灌肠对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疗效观察

    靖守英林友燕俞新燕
    77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联合中药灌肠对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观察组在中药灌肠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两组干预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药物保留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观察比较干预前后主要症状和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x2=4.32,P<0.05).观察组气液平面消失时间[(7.18±1.34)d]短于对照组的(9.72± 1.65)d,药物保留时间[(6.17±1.48)h]长于对照组的(3.54±0.7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8.66,均P<0.05).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32.24±5.64)h]、首次排便时间[(17.28±3.24)h]、首次排气时间[(13.45±2.98)h]均短于对照组[(38.71±4.76)h、(21.76±3.47)h 和(17.28±3.45)h](t=4.80、5.17、4.60,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排便评分[(0.56±0.14)分]、腹胀评分[(0.47±0.14)分]、腹痛评分[(0.38±0.1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97±0.26)分、(0.82±0.21)分和(0.76±0.19)分(t=7.06、7.60、10.21,均P<0.05).观察组KPS评分[(84.91±3.08)分]高于对照组的(78.76±4.23)分(t=6.44,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中药灌肠对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症状,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中草药灌肠肠梗阻疗效比较研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