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对预后影响

    焦俊萍谢瑞张春荣赵金英...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纤溶功能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3年3月收治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各48例,分别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或静吸复合全麻干预;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干预前后纤溶功能、血流动力学、性激素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指标.结果:麻醉后联合组PAI-1(26.52±3.54μg/L)、t-PA(15.67±2.89μg/L)、D-D(155.62±21.47μg/L)水平均低于单纯组(41.32±4.82μg/L、22.39±3.16μg/L、189.41±22.59μg/L),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低于单纯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低于单纯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单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低于单纯组(29.2%),月经转归率(95.8%)高于单纯组(81.3%),复发率(4.2%)低于单纯组(16.7%)(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改善患者纤溶功能、血流动力学和性激素指标,麻醉效果更优,不良反应降低且预后较好.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D-二聚体麻醉效果性激素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下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低体温发生及术后恢复影响

    何宗美张倩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下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患者146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FMEA组各73例,分别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或FMEA模式下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时间体温、低体温发生率、术后恢复指标、不良反应、护理质量.结果:FMEA组术中30 min(36.39±0.48℃)、60 min(36.65± 0.52℃)、术毕时(36.92±0.57℃)体温均高于常规组(36.04±0.52℃、36.27±0.47℃、36.51±0.54℃),拔管时间(26.02 ±6.24 min)、麻醉复苏时间(23.91±5.78 min)短于常规组(33.58±7.09 min、30.27±6.13min),尿量、术后 24 h 引流量较常规组少,低体温(8.2%)及术后寒战(6.9%)、躁动(2.7%)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34.3%、26.0%、16.4%)(均P<0.05);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感染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FMEA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FMEA模式下手术室护理可有效预防低体温,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寒战、躁动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低体温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恢复影响

    郭真王艳艳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5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15例初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开展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1例,比较各组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分娩疼痛(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工具,FPS-R)、产后焦虑(SAS)与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总产程与住院时间、产妇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顺利阴道分娩率均为100.0%,观察组分娩后并发症率(0)低于对照组(7.1%),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9%),产妇产后出血量(216.2±10.8ml)少于对照组(289.7±15.2 ml),FPS-R评分(7.9±0.4分)低于对照组(8.9±0.5分),SAS(36.5±3.0分)与SDS(34.8±5.2分)评分低于对照组(42.4±3.8分、41.8±4.8 分),总产程(516.23±9.76 min)与住院时间(2.14±0.22 d)均短于对照组(612.34±10.65 min、2.95±0.26 d),产妇护理满意率(96.4%)高于对照组(85.7%)(均P<0.05).结论: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可较好缓解产妇心理不良状态,改善分娩结局,促进产后恢复,降低不良分娩结局,产妇较为满意.

    初产妇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心理分娩结局产程产后恢复满意率

    循环质量管理引导下的双向协同干预对GDM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胡红霞慈靖吴慧敏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循环质量管理(PDCA)引导下的双向协同干预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172例GDM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8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PDCA引导下的双向协同的住院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血糖水平、母婴结局和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和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新生儿出生6h、12h 和 24h FPG 水平(3.89±0.15 mmol/L、3.98±0.26 mmol/L、3.88±0.19 mmol/L)均高于常规组(3.02±0.43 mmol/L、3.10±0.29 mmol/L、3.06±0.31 mmol/L),妊娠结局及相关并发症(16.3%)及新生儿结局及相关并发症(14.0%)均低于常规组(38.4%、30.2%)(均P<0.05).结论:应用PDCA引导下的双向协同干预管理,可显著改善GDM产妇和新生儿血糖水平,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

    妊娠期糖尿病循环质量管理护理干预双向协同母婴结局新生儿血糖水平

    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衰弱的影响

    张媛媛白雪邢影汪祥兵...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于本院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干预或给予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衰弱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衰弱情况评分两组均降低,但观察组身体衰弱(7.73±1.82分)、心理衰弱(17.43±3.57分)、社会衰弱(13.83 ±3.19分)、环境虚衰(10.43±2.27分)、简易疲乏量表(2.94±0.64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0.76±2.25分、22.48± 4.16分、17.14±4.33分、13.48±3.15分、4.35±0.82分);癌因性疲乏评分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2.94±0.64分)低于对照组(4.35±0.82分)(均P<0.05).结论: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运动康复干预能够减少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减轻衰弱程度,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

    妇科肿瘤化疗需要层次理论运动康复衰弱癌因性疲乏

    产前5P催乳法对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效果

    胡冰陆明周丽莉韦会...
    120-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前5P催乳法对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产科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产后常规催乳手法催乳,观察组(100例)孕满37周时采用产前5P催乳法催乳.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产后24h、48h、72h)、乳房肿胀程度、不良事件、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第一次胎便时间和大便转黄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时间、进入临产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21.48±3.01h)短于对照组(27.83±2.48 h)、产后24h、48h、72h泌乳量(39.1±2.0ml、80.6±5.3 ml、148.3±28.5 ml)、母乳喂养率(94.0%)均高于对照组(31.3±2.4 ml、67.3±2.5 ml、115.0±12.4 ml、67.0%),乳房肿胀程度n级(7.0%)和Ⅲ级(5.0%)比例低于对照组(15.0%、29.0%),不良事件率(17.0%)低于对照组(57.0%),新生儿第一次胎便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产前5P催乳法可促进初产妇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乳房肿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5P催乳法泌乳量母乳喂养分娩

    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初产妇产程进展、自然分娩率影响

    周维娜冯张霞王玲玲吴丰乐...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本院产科82例计划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组,对照组41例实施分娩镇痛及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导乐陪伴.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产程进展以及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第一产程(2.42±0.78分)、第二产程(3.51±1.14分)、第三产程(5.06±1.17分)均低于对照组(4.53± 1.49分、5.32±1.76 分、7.21±1.36 分),第一产程(502.42±54.18 min)、第二产程(70.56±15.37 min)、第三产程(12.28 ±1.13 min)及总产程(585.26±61.84 min)时长均短于对照组(559.45±69.23 min、108.23±33.52 min、16.94±2.86 min、684.62±70.76 min),自然分娩率(85.4%)高于对照组(65.9%)(均P<0.05).结论: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能缓解初产妇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初产妇分娩镇痛导乐陪伴疼痛产程进展自然分娩率

    产前微信平台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

    王晓婷王华君应秀萍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对门诊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3年9月在本院产前检查80例孕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门诊健康教育,观察组(n=40)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分娩自我效能、分娩方式、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母乳喂养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简化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评分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256.93 ±19.92分)大于对照组(187.15±24.55分),(62.5%)高于对照组(20.0%),阴道助产率(17.5%)、剖宫产率(20.0%)低于对照组(37.5%、42.5%);干预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8.69±1.63分、11.16±2.03分)小于对照组(14.58±1.82分、14.45±2.92分);产后1周、4周、8周、16周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不良结局总发生率(7.5%)、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7.5%)均低于对照组(25.0%、27.5%)(均P<0.05),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微信平台知信行健康教育可增强门诊孕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提高母乳喂养率、顺产率,改善妊娠结局,减轻抑郁、焦虑.

    孕产妇微信平台知信行健康教育妊娠结局干预效果

    线上线下一体化营养及体重管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李慧朱亚男刘振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线上线下一体化营养及体重管理对孕妇妊娠结局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受产前保健的孕妇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管理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营养及体重管理,观察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入组时与分娩时孕妇自我保健管理问卷(SQHMP)变化、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孕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率(1.9%)低于对照组(13.0%),孕妇孕期体重增长量(12.89±1.10 kg)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20± 0.14 kg)均低于对照组(17.23±1.56 kg、3.78±0.27 kg),分娩时两组孕妇SQHMP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105.23± 6.23分)高于对照组(92.54±7.63分),难产率(0)低于对照组(7.4%),自然分娩率(83.3%)高于对照组(64.8%),新生儿Aparg评分(9.53±0.31分)高于对照组(9.10±0.26分),巨大儿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9.3%),孕妇满意率(96.3%)高于对照组(83.3%)(均P<0.05).结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养及体重管理可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及改善妊娠分娩结局.

    营养及体重管理线上线下一体化妊娠期并发症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

    子宫切除术中双侧输卵管切除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及肿瘤标记物观察

    李素花李晓燕施晓莺张春...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患者卵巢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根据双侧输卵管切除与否分为切除组55例与保留组65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卵巢功能相关指标[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卵巢窦卵泡数(AFC)]、肿瘤学指标[血清癌抗原(CA)125、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结果:两组手术指标无差异(P>0.05),观察组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低于保留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LH、FSH水平均上升,E2、AMH、AFC均下降,且切除组E2水平低于保留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血清CA125、CA199、VEGF-C 水平均下降且切除组(16.20±4.36 IU/ml、10.60±3.12 IU/ml、165.14±30.24 pg/ml)低于保留组(25.83±6.12 IU/ml、16.02±4.13 IU/ml、200.25±32.38 pg/ml)(均 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并未加重卵巢功能减退.

    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卵巢功能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