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马旭

月刊

1004-8189

zjx1992@163.com

010-62185784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路径式护理措施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效果

    王秀娟徐云李明张建...
    583-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路径式护理措施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0例,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路径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围术期应激反应(血压、心率和呼吸)、术后1d疼痛、护理干预前后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首次通气时间(0.89±0.19d)、首次下床时间(7.21±1.06h)和住院时间(3.12±1.03d)均低于对照组(1.01±0.25d、8.05±1.32h、4.06±1.12d);术中两组血压、心率和呼吸均不同程度增高,术后两组血压、心率和呼吸均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术中和术后血压、心率和呼吸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SAS、SDS均降低,GCQ均增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并发症率(8.0%)低于对照组(28.0%)(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采取路径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受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术后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利于术后恢复.

    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路径化护理应激反应舒适度术后恢复

    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王静张海洋徐燕郁胜胜...
    589-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治疗的卵巢癌术后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51例,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开展二元应对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创伤后成长水平、康复进程、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1.82±9.81分)及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评分(251.88±18.65分)均高于常规组(62.64±8.03分、208.64±19.53分),且康复进程较常规组快,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9%)低于常规组(15.7%)(均P<0.05).结论:以二元应对护理模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改善夫妻双方生活质量.

    卵巢癌术后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创伤后成长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对HDP患者产后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效果

    赵志新王瑞霞侯志飞李媛...
    595-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产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于本院分娩的HDP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46例(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后血压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3个月时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舒张压87.67±6.89、80.39±5.56,收缩压128.63±10.06、117.47±10.22)mmHg均优于对照组(91.36±8.66、84.37±7.61,133.54±11.29、124.26±10.66)mmHg,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情绪管理(22.56±3.68分)、饮食管理(36.34±2.41分)、用药管理(17.87±3.56分)、工作与休息管理(21.21 ±1.35分)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高(20.44±4.45分、33.48±5.51分、16.38±2.44分、20.34±2.36分)(均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15.2%)未见差异(P>0.05).结论:采用互联网+微信群组健康教育可增强HDP患者产后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压,利于产后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

    妊娠期高血压产后护理健康教育互联网+微信群组血压控制自我管理能力

    手术室复合保温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郭茜柏耀林曹素霞
    600-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应用手术室复合保温护理对产妇寒战发生率、术后恢复、凝血功能、疼痛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计划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复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手术过程中产妇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凝血功能、疼痛评分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体温(6.5%)、寒战(8.7%)、新生儿并发症(4.4%)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6.1%、32.6%、23.9%),术后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24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水平均升高,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术前1h(7.39±0.31分)、术后12h(5.61±0.15 分)和 24h(3.88±0.23 分)均低于对照组(7.42±28 分、7.07±0.22 分、5.16±0.30 分)(均 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可降低产妇术中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有效缓解凝血功能和疼痛评分,改善新生儿结局,促进术后恢复.

    剖宫产术手术室复合保温护理疼痛术后恢复新生儿

    IMB模型框架下小组个性化干预对PE患者自护能力、血压控制的影响

    刘佳王蕊王怡韩峤...
    604-608,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IMB模型框架下小组个性化干预对子痫前期(PE)患者自护能力、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3年2月本院就诊的PE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框架下小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均干预至妊娠分娩.比较两组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负性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42.55±4.28分)、SAS(43.39±4.21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8.36±4.33分、47.57±4.36分),治疗依从性(94.0%)高于对照组(83.0%),收缩压及舒张压(127.6±7.5 mmHg、93.5±4.3 mmHg)低于对照组(142.5±8.4mmHg、104.6±5.5 mmHg),不良分娩结局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PE患者实施IMB模型框架下小组个性化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与治疗依从性,减轻负性心理,有利于血压控制及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了护理效果.

    子痫前期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小组个性化干预自护能力血压控制依从性分娩结局

    揿针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剖宫产后恢复及并发症影响

    胡梦佳李珺璐叶双
    609-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联合揿针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剖宫产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采用ERAS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联合揿针干预3d.比较两组干预后恢复情况(宫底高度、子宫体积、首次离床时间、胃肠功能康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乳分泌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4 d内每日出血量差异,两组产后胃肠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DVT)及尿潴留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4d宫底高度(13.66±1.31cm)、出血量、首次离床时间(14.22±3.01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8.22±4.01h)、首次排便时间(39.64±12.82h)、首次泌乳时间(39.30±17.92h)以及住院时间(7.18±0.44d)均低于对照组(14.22±1.26cm、16.42±3.98h、21.10±5.74h、47.64±15.27h、58.64±24.44h、7.48±0.65d),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10.0%)低于对照组(32.0%)(均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ERAS联合术后揿针,能有效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帮助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对预后康复有利.

    剖宫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揿针产后恢复

    产前信息化宣传教育对产妇待产心理、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影响

    史琴波袁芳玲
    61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待产时实施信息化产前宣教对心理状态、自我效能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产前检查的孕妇中筛选80例进行干预,依据双盲法分信息化组、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信息化组同时实施信息化产前宣教干预,持续干预1个月直至分娩.对比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妊娠压力、睡眠状态、妊娠结局与产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教育后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均降低且信息化组(34.6±2.9分、34.1±3.5分)低于常规组(40.0±3.5分、40.1±4.6分),两组教育后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且信息化组健康行为(9.98±1.5分)、日常生活(9.9±1.7分)、药物治疗(10.2±1.5分)及遵医行为(10.5±1.7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8.0±1.1分、7.7±1.2分、8.7±1.3分、8.6±1.5分),两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妊娠压力量表评分均降低且信息化组(11.3±2.3分、42.2±2.5分)低于常规组(13.5±3.1分、54.8±3.0分);信息化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5%)低于常规组(35.0%),产后康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21.1±4.6h)、排气时间(17.6±3.1h)、排便时间(38.4±5.2h)均短于常规组(28.1±5.2h、24.6±4.9h、46.4±6.8h)(均P<0.05).结论:信息化产前宣教可有效缓解产妇待产时的负面心理情绪与妊娠压力,提升产妇自我效能感、睡眠质量,改善妊娠结局并促进产后康复.

    产前宣教信息化微信心理自我效能妊娠结局产后康复

    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

    肖红燕欧阳平李丽娟
    619-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6月本院产前检查并计划分娩的初产妇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均对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干预.观察产程进展、分娩前分娩恐惧量表(CAQ)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娩前CAQ评分(24.12±2.76分)、SDS评分(42.16±7.65分)、SAS评分(38.75±6.21分)均低于对照组(26.73±4.21分、49.65±8.62分、45.86±7.23分),自然分娩率(96.1%)高于对照组(84.3%),产妇分娩不良结局(0)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率(0)均低于对照组(9.8%、7.8%),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8.89±0.47分)、5min Apgar评分(9.93±0.05分)均高于对照组(8.23±0.61分、9.82±0.08分),产妇护理满意率(98.0%)高于对照组(84.3%)(均P<0.05).结论:家属参与下的产前分娩预演可改善产妇分娩前不良心理状态,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提升初产妇分娩护理满意度.

    初产妇分娩护理家属参与产前分娩预演产程进展妊娠结局新生儿满意度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后子宫异常出血与术前凝血因子水平关系

    潘玮玮徐琪李芳
    623-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后子宫异常出血与术前凝血因子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接诊自愿要求药物流产者88例,术前检测凝血因子,均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分析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并以此分为异常出血组(n=30)和非异常出血组(n=58),对比两组术前凝血因子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子宫异常出血与术前凝血因子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凝血因子水平对子宫异常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88例术后出血子宫异常出血率为34.1%;非异常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异常出血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异常出血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T、APTT和TT与子宫异常出血存在正相关,FIB与子宫异常出血存在负相关(均P<0.001);PT、APTT、TT和FIB联合诊断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曲线下面积(0.913)高于各单独指标检测(0.716、0.799、0.788、0.815)(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发生与女性术前凝血因子PT、APTT、TT和FIB之间具有相关性,且术前凝血因子PT、APTT、TT和FIB联合检测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有较高预测价值.

    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子宫异常出血凝血因子相关性预测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miR-210、miR-486水平与患者手术后妊娠关系

    陈礼梅徐海青杨莉杨祥祥...
    627-630,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210(miR-210)、微小核糖核酸-486(miR-486)水平及与术后妊娠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n=62例)和非妊娠组(n=38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10、miR-48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0、miR-486水平对EMS患者术后妊娠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R-210、miR-486水平与EMS患者生育指数(EFI)评分关系.结果:非妊娠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10(1.24±0.18)、miR-486(1.21±0.17)水平均高于妊娠组(1.01±0.11、1.02±0.12),且临床分期为Ⅳ期的子宫内膜组织miR-210、miR-486水平高于Ⅰ期、Ⅱ期者(均P<0.05).miR-210、miR-486水平联合检测预测EMS患者术后妊娠的曲线下面积(0.955)升高(P<0.05).Spearman法分析显示,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miR-210、miR-486水平与EFI评分均为负相关关系(r=-0.541、-0.429,均P<0.05).结论: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miR-210、miR-486高表达,且与术后妊娠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微小核糖核酸-210微小核糖核酸-486术后妊娠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