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健康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

陶茂萱

月刊

1002-9982

zgjk6000@163.com

010-64210081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西里一区12号楼

中国健康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杂志,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社区、军队、工矿企业中管理者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群。以促进国内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宗旨。全面反映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前言信息,交流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办刊20周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起到了健康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市徐汇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急性传染病风险认知的相关分析

    崔子禕胡诗尧唐焱金小蕾...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健康素养水平与急性传染病风险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简单随机和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PPS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徐汇区15~69岁常住居民120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急性传染病风险认知水平和健康素养水平.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徐汇区居民标化健康素养水平为37.58%,风险认知平均得分依次为政府防控措施有效程度(4.67±0.59)分、感染疾病的风险认知程度(2.54±0.93)分、主动采取应对措施的意愿(2.31±1.00)分、对疫情的忧虑程度(1.86±0.87)分.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和自感健康状况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风险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疾病的风险认知程度、主动采取应对措施的意愿与健康素养呈正相关(r=0.104,0.087;P均<0.05);对疫情的忧虑程度与健康素养水平呈负相关(r=-0.058,P<0.05).结论 徐汇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和急性传染病风险认知还需进一步加强,健康素养水平可影响其急性传染病风险认知.应针对性地加强年龄较大、低文化程度和低健康水平人群的应急科普教育.

    突发急性传染病风险认知相关分析健康素养

    家庭与生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影响研究

    吴迪刘琴吴文懿席璇...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与生活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为制定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5-6月,对重庆市主城某区的667名青少年进行心理亚健康调查.采用x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与生活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及其各维度的影响.结果 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为10.9%,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各维度的检出率分别为15.3%、23.2%和8.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情绪问题维度和品行问题维度检出率均高于男生,OR 值分别为 1.792(95%CI:1.037~3.095)、2.175(95%CI:1.331~3.554)和 2.013(95%CI:1.297~3.125);自觉父母间关系不太好/很不好的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情绪问题维度、品行问题维度和社会适应困难维度检出率均高于自觉父母间关系很好的青少年,OR值分别为4.706(95%CI:1.594~13.890)、3.642(95%CI:1.341~9.892)、3.436(95%CI:1.353~8.728)和 4.103(95%CI:1.354~12.437);自觉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很差的青少年品行问题维度检出率高于自觉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比较好的青少年,OR值为2.923(95%CI:1.111~7.692);母亲在本地工作的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和情绪问题维度检出率低于母亲在外地工作的青少年,OR值为 0.252(95%CI:0.081~0.779)和 0.305(95%CI:0.101~0.921).结论 性别、自觉父母间关系、自觉家庭经济情况和母亲是否外出务工是影响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及其各维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注重家庭环境对于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家庭生活环境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

    不同婚姻状况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夏晓丽马薪惠井力加刘宗壮...
    266-270,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特征群体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为更加合理地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数据,将老年人分为有配偶和无配偶老年群体,以安德森理论模型为基本框架,运用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特征群体的老年人养老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有配偶老人中,99.2%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0.8%的老年人愿意机构养老;在无配偶老人中,96.3%的老人愿意居家养老,3.7%的老人愿意机构养老.有配偶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为孤独感(OR=1.840,95%CI:1.251~2.707);无配偶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主要为性别(OR=0.377,95%CI:0.216~0.659)、年龄(OR=0.963,95%CI:0.939~0.988)、子女数量(OR=0.206,95%CI:0.117~0.362)、房产(OR=0.503,95%CI:0.260~0.974)、孤独感(OR=1.409,95%CI:1.118~1.776)(P<0.05).结论 居家养老仍然是老年人的主流之选,家庭、社会、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养老责任,在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地位的同时,合理配置养老资源,以满足不同特征老人群体的养老需求.

    养老意愿安德森模型老龄化

    2016-2021年广西某市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牧黄运轩于德娥徐世宾...
    27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某市2016-2021年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用ELISA和RPR/TRUST检测梅毒感染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3564人,总体梅毒感染率为5.61%.2016年梅毒检出率为8.8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梅毒感染率为8.49%,低档性交易场所工作的FSWs梅毒感染率为11.75%,前一个工作地点位于外地的FSWs梅毒检出率为8.81%,HIV阳性感染者的梅毒感染率为13.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AOR=1.989,95%CI:1.276~3.102)的FSWs相比于年龄<35岁更有可能感染梅毒;相比于中/高档次的性交易场所,在低档次场所工作(AOR=3.477,95%CI:2.444~4.945)的FSWs更具有感染梅毒的风险(P<0.05).结论 广西某市FSWs人群的梅毒感染率与年龄、文化程度、性交易场所的档次等因素有关.相关部门须加强对年龄大于35岁、低文化程度、低档次场所工作的FSWs人群的性病干预,降低广西某市FSWs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女性性工作者梅毒影响因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中老年人可穿戴设备使用意愿模型构建

    陈佳欣李婷陈宝宜王净雨...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中老年人对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意愿,为今后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基本框架,自行编制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数据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88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模型可以解释中老年人对可穿戴设备使用意愿方差变异的56.3%.行为态度(路径系数=0.274,P<0.001)、主观规范(路径系数=0.304,P<0.001)和感知行为控制(路径系数=0.361,P<0.001)均对中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使用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主观规范(路径系数=0.114,P<0.001)和感知行为控制(路径系数=0.109,P<0.001)可以通过行为态度对使用意愿产生间接正向影响.结论 南京市中老年人对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意愿较高.计划行为理论对中老年人可穿戴设备使用意愿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可实施相关干预方案.

    可穿戴设备中老年人计划行为理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生知觉压力与可行能力生命质量关系之间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周喆林尉力文何秋惠王苗苗...
    282-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生知觉压力对可行能力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某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知觉压力量表(CPSS)、一般健康量表(GHQ-20)、成人可行能力生命质量量表(ICECAP-A)及社会支持量表(PSSS).使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371份,收回有效问卷364份,有效率98.11%.研究生知觉压力、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可行能力生命质量得分分别为(25.62±8.80)分、(6.53±4.05)分、(60.80±12.04)分和(0.80±0.15)分.知觉压力与可行能力生命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599,P<0.01);心理健康在知觉压力和可行能力生命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40.00%;社会支持调节了知觉压力与可行能力生命质量的直接效应(β=0.0002,P<0.0001)以及心理健康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β=-0.004,P=0.010).结论 研究生知觉压力通过心理健康对可行能力生命质量产生影响,而社会支持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知觉压力可行能力生命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