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中国计量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中国计量学院

俞晓平

季刊

2096-2835

cjluxb@vip.163.com

0571-86836078

310018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计量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您可键入查阅。 学报以刊登有一定创见的科学技术研究论文为主,并适当刊登有价值的学科前沿、最新技术发展的综合评述及人文科学类文章。学报努力体现“以质量检验检疫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几何光学理论的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测角分析

    张宝武许子杰施江焕朱玲...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点光源非定域干涉的微小角度测量方法因具有非接触、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等优势而备受重视.为了解决现有原理分析理论的如下不足:1)在阐述平晶两个表面形成一对虚拟点光源的机理方面比较抽象;2)且难以普遍适用于多面型测量装置.方法:以平晶楔角的测量为例,基于几何光学理论,推导了干涉同心圆环的圆心侧移量与楔角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可视化研究了所推导关系式与文献关系式之间的差异.结果:除零点外,相同的圆心侧移量情况下,所推导关系式给出的楔角值会小于文献关系式给出的楔角值,即10 mm圆心偏移量对应的楔角偏差为0.027″,1 mm圆心偏移量对应的楔角偏差为0.003″.结论:基于几何光学理论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分析平晶独体元器件楔角测量的原理,而且还能分析多面型变体结构测角原理,既能够定量分析圆心侧移量与楔角之间的关系,又能实现干涉同心圆环的仿真,丰富了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测角技术.

    非定域干涉微小角度平晶几何光学

    含能材料5s延滞期爆发点自动测试装置的研制

    卢峭峰叶魏涛杨遂军王志宇...
    7-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含能材料爆发点实验过程危险、手动实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本研究根据爆发点测试原理及方法,设计了一种爆发点自动测试装置.方法:以ARM微控制器为核心,采用前馈散热功率补偿的PID算法进行加热炉温度控制,通过自动进样模块、中长距离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了人机隔离,同时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爆发点参数的自动计算.结果:为了验证测试装置的可行性,对3,6-二肼基-1,2,4,5-四嗪进行爆发点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爆发点测试装置多次重复实验标准差小于0.61 s,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爆发点参数为184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结论:本爆发点测试仪实现了含能材料爆发点参数准确度的全自动获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实验人员的安全.

    含能材料5s延滞期爆发点测试装置

    东部某省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与达峰预测

    温丽雅冯冬焕黄月红姚诗汝...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省域交通运输是CO2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加速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本文以东部某省为例,研究交通运输领域影响CO2排放的因素,对碳达峰进行了预测.方法:首先通过LMDI模型确定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根据灰色模型、Logistic人口预测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对交通基本参数进行预测,最后通过情景设定及参数设置,运用LEAP模型分析了 2022-2050年不同情景的CO2排放趋势.结果: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是该地区交通运输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基准情景下CO2排放量将持续增长,绿色情景、理想情景的CO2排放量分别在2043年、2039年达到峰值8 219.9万t和4 344.2万t.结论:东部某省交通运输领域应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尽快实现交通碳达峰.上述研究为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碳达峰预测交通运输LMDI模型LEAP模型

    用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的非对称拟合算法设计

    毛至帅王坤阳徐时清张军杰...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离轴积分腔光谱技术(OA-ICOS)在实际应用中快速的激光扫描造成吸收谱线非对称,而传统的线型拟合函数无法满足,导致拟合误差大,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方法:介绍了一种基于OA-ICOS的非对称拟合算法用于拟合非对称吸收谱线,提升测量精度.该算法从OA-ICOS的原理出发分析导致谱线非对称的原因,并结合Voigt线型函数引入非对称特征,获得含非对称因子的谱线拟合函数.结果:在实验中,分别设置激光扫描频率为50 Hz、150 Hz、300 Hz时,利用Voigt拟合算法得到的吸收峰中心位置偏移量分别为4×10-3 cm-1、4.8× 10-3 cm-1、6.2× 10-3 cm-1,使用非对称拟合算法得到的吸收峰位置偏移仅分别为2.4×10-3 cm-1、2.4×10-3 cm-1、1.5 × 10-3 cm-1左右.结论:在快速激光扫描频率下,该算法能够更准确地拟合非对称吸收光谱信号,从而提高了拟合精度.

    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离轴入射谱线非对称快速激光扫描频率

    化学计量学方法选取对烟草含水率近红外分析准确度的影响

    俞思名姚燕刘颖刘穗君...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烟草含水率近红外分析准确度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平滑、一阶、二阶、标准正态变量(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及其组合)以及不同波长筛选方法(基于水分波段、基于波长区间、基于波长点)对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仅对数据进行SNV、MSC、MSC+—阶、MSC+SNV、SNV+—阶预处理的模型能够使不同程度的相对分析误差RPD提高,而其他方法则不同程度下降;在波长筛选方法方面,使用基于波长区间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优化效果,经过变量筛选得到594个波长,为原波长数的27.26%,且能提高0.133 6的RPD值.结论:不同的计量学方法会对烟草含水率分析准确度产生影响,对于此次数据,应采用MSC预处理方法及基于波长区间筛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预处理水分波段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

    基于改进VMD算法的TDLAS甲烷检测信号降噪研究

    唐奇超王强洪志明谷小红...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北方苍鹰优化(NGO)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的降噪算法,以抑制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的甲烷检测系统中的噪声.方法:首先基于MATLAB仿真了二次谐波信号,随后分别用VMD算法和NGO-VMD算法对二次谐波信号进行降噪,并用信噪比(SNR)、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性系数(PCC)对两种方法进行性能对比.结果:经NGO-VMD算法重构后的信号信噪比较之原信号提升约2倍,均方根误差减少97%,相关系数高达0.997.结论:所提出的NGO-VMD算法较于传统的VMD算法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优势,提升了 TDLAS甲烷检测系统的信噪比.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北方苍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降噪

    非均匀分布变节流孔直径静压气浮主轴承载能力与稳定性研究

    高翔李运堂王鹏峰廖佳文...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节流孔分布和直径系数对主轴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提出了非均匀分布变节流孔直径新型静压气浮主轴结构,采用有限差分结合线性小扰动法求解非稳态Reynolds方程计算主轴性能.结果:节流孔分布、节流孔直径系数、偏心率、供气压力和平均气膜厚度对主轴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偏心率为0.15、供气压力为0.6 MPa时,新型气浮主轴承载能力提高25%,节流孔直径系数为0.90~0.95时主轴承载能力最大.结论:偏心率越大,节流孔分布对主轴承载能力的影响越显著;相对于传统主轴,节流孔直径系数对新型主轴承载能力影响较小;气浮主轴承载能力随供气压力和偏心率增加而增大,随平均气膜厚度增大而减小;偏心率越小,节流孔非均匀分布提高主轴稳定性越显著,变节流孔直径有利于提高主轴临界涡动比,降低临界惯性力,增强主轴稳定性;增大平均气膜厚度有利于提高主轴稳定性;增加供气压力导致主轴临界惯性力增大,稳定性降低.

    静压气浮主轴有限差分法承载能力稳定性变节流孔直径

    基于不同宽带非相干光源的甲烷浓度测量研究

    王禹涵王坤阳徐时清张军杰...
    53-5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IBBCEAS)技术中所应用的不同类型宽带光源的性能差异对系统输出信号的影响.方法:搭建了直径2.54 cm,长30 cm的气池,通入体积分数为99.99%的甲烷气体,分别采用非相干宽带卤素光源和超连续谱光源入射气池,通过光纤准直器耦合出射光进入近红外多模光纤,光纤接入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吸收光谱.结果:两种光源的光学密度谱线对比显示超连续谱光源的光学噪声远大于卤素光源,其主要原因为超连续谱光源内部温度控制欠稳定导致输出功率在频域上出现较大波动造成的基线偏移.结论:相较于卤素光源,超连续谱光源具有光功率高,空间相干性好等诸多优点,但由于温度控制原因所导致的光功率输出不够稳定,导致该光源在IBBCEAS系统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超连续谱光源甲烷浓度检测矿井安全

    面向评分预测的多头图注意力和判别优化网络

    代星月叶海良杨冰曹飞龙...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充分挖掘用户与物品之间复杂的交互行为,构建了多头图注意力和判别优化网络用于评分预测任务.方法:首先,针对每个用户-物品对构建评分子图.然后,使用多头注意力图卷积网络在子图上进行训练,以预测子图上对应的评分.在消息传递过程中,采用注意模块和聚合模块来计算不同邻居对中心节点的重要程度,可以有效地聚合相邻节点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用户和物品表示.最后,引入判别模型来优化预测评分,通过与真实评分的对比,使其更加准确地预测用户对物品的评分.结果: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效果.结论:多头图注意力和判别优化网络能够有效提高评分预测性能.

    推荐系统评分预测图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在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中的研究综述

    沈奇姜万顺王奕鹏肖丙刚...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当前主要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新冠病毒诊断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系统地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快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胸部X射线图像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同时深入分析这些工作的特点.结果:人工智能算法在预测、诊断和图像分类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缓解医疗资源短缺、提高诊断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有必要对人工智能算法辅助疾病识别和诊断的医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研发出能够满足临床疾病诊断需求的医学人工智能算法.

    COVID-19人工智能核酸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X射线扫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