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胶粘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胶粘剂
中国胶粘剂

刘芳

月刊

1004-2849

bjb@chinaadhesives.com.cn

021-64363641-8124

200235

上海市漕宝路36号

中国胶粘剂/Journal China Adhesiv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胶粘剂专业性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胶粘剂最新研究成果、基础研究、分析测试技术、生产应用技术、发展动态、综述、专利介绍、会议信息等。涉及领域主要有:化工、轻工、纺织、建筑、机械、电子、冶金、汽车、航天、船舶、包装、林木、家具、印刷等。主要读者对象:胶粘剂管理、销售、生产、研究、信息行业从业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薛刚薛双乐张绪刚孙明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丙烯酸酯压敏胶耐高温性能不足而在诸多应用领域受到限制,近年来行业中涌现了诸多通过改性提升其耐温性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丙烯酸酯压敏胶耐高温改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对耐高温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汇总和比较,对交联剂及交联方式研究、有机硅改性、丙烯酰胺化合物改性、含氟化合物改性、杂环类耐热单体改性等多种改性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丙烯酸酯压敏胶耐高温综述

    电子显示屏幕用光学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都雨鑫白永平孟令辉白杨...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的触摸显示屏幕由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复杂薄层组成,光学胶粘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屏幕技术的迭代,触摸显示屏幕向着全面屏、折叠屏以及卷曲和可拉伸屏幕方向发展,对光学胶粘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综述介绍了3C产品屏幕中聚氨酯光学胶粘剂、环氧树脂光学胶粘剂、丙烯酸酯光学胶粘剂以及有机硅树脂光学胶粘剂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类光学胶粘剂的发展和问题.对丙烯酸酯光学压敏胶的制备和性能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了近年来对于柔性可折叠屏幕的光学压敏胶最新研究进展.对电子显示屏幕用光学压敏胶的应用、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触摸显示屏幕折叠屏光学胶粘剂研究进展

    导热胶导热性能的研究进展与探讨

    胡晓伟杨俊玲赵丹丹张振涛...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导热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小型化、集成化和便携性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导热胶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介绍了填充型导热胶的导热机理,论述了传统导热模型的应用范围及有限元模拟预测导热系数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导热胶胶体的研究成果,并着重论述了导热胶填料的种类、形状、粒径、改性及导热填料的混合使用对导热胶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总结了提升导热胶导热系数的方法.

    导热胶导热系数导热模型导热填料胶粘剂

    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在UV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中的应用

    陈柯宇林晓丹王磊廖平湘...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单端羟基硅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制备了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体.以此预聚体作为硬单体,丙烯酸异辛酯为软单体,低生物毒性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TPO-L)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UV)固化聚合制备了吸水性、透水气性、耐水性和粘接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二正丁胺反滴定法探究了预聚体合成最佳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研究了光照时间、光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压敏胶固化程度的影响,以及预聚体含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吸水性和湿气透过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硅丙烯酸酯预聚体合成中,第一步反应温度为40℃,第二步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都为60 min,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10%(质量分数);在改性压敏胶制备中,光照120 s,光引发剂TPO-L用量为3%(质量分数),预聚体含量为20%时制备的压敏胶光固化程度较高,初粘力为21号球,180°剥离强度为5.7 N/(25 mm),持粘力超过360 h,对非极性表面PP板180°剥离强度为3.2 N/(25 mm);改性后的压敏胶吸水性、湿气透过性良好.

    羟基硅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预聚体UV固化压敏胶

    二甲基对苯二甲基型氰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申栋梁魏运召吴健伟付刚...
    31-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对苯二甲基二甲醚为原料合成了二甲基对苯二甲基型苯酚(DMPXPh).采用氯化氰-酚方法制备出新型二甲基对苯二甲基型氰酸酯(DMPXCy),并测定了其结构.考察了材料的热性能、耐湿热性、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与双酚A型氰酸酯(BADCy)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红外和核磁氢谱表征证明已经成功地制备出目标酚中间体,并且酚中间体已被氰酸酯化制备成氰酸酯单体.(2)DMPXCy的固化行为和热性能研究表明,DMPXCy反应活性低于BADCy树脂,并且加入有机金属催化剂后,固化温度明显降低,可在280 ℃内阶梯固化.另外,DMPXCy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BADCy树脂低,热稳定性基本相同,但DMPXCy的残炭率较高,显示出一定的耐烧蚀性.(3)力学性能研究表明,DMPXCy树脂总体力学强度与BADCy相近,拉伸强度略低.(4)DMPXCy树脂吸湿性和介电性能研究说明,DMPXCy树脂展现出优异的介电性能和低吸湿性,介电常数(ε)与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分别为2.650和0.004 50,饱和吸湿率为0.70%,远低于BADCy树脂的介电损耗和吸湿率.DMPXCy树脂作为低介电透波材料或高尺寸精度航天复合材料和胶粘剂的树脂基体,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氰酸酯二甲基对苯二甲基型合成介电性能低吸湿性

    高导热高阻燃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萍颜启明从赫雷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正己基三甲氧基硅烷(HTTS)为表面活化剂制备了改性氧化铝和改性聚磷酸铵,以提高氧化铝和聚磷酸铵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分散性.在此基础上,以聚丙二醇、蓖麻油为羟基组分,改性氧化铝为导热填料,改性聚磷酸铵为阻燃剂,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为固化剂,再加上催化剂、消泡剂和分子筛,制备得到了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研究了 HTTS、R值、导热填料和阻燃剂的添加量对聚氨酯灌封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HTTS的添加量分别为2.0%和2.5%时,改性氧化铝和改性聚磷酸铵的活化效果较好;当R值1.15时,聚氨酯灌封胶的拉伸强度为2.76 MPa,断裂伸长率为254%;当改性氧化铝和改性聚磷酸铵的添加量分别为70%和8%时,聚氨酯灌封胶的导热系数为2.11 W/(m·K),阻燃级别达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为28.5%.此外,所制备的聚氨酯灌封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在50 ℃下储存30 d,A组分和B组分的旋转黏度分别在18~26 Pa·s和400~700 mPa·s的合理范围内波动.最后,所制备的聚氨酯灌封胶的体积电阻率为5.1×1013Ω·cm,吸水率为0.21%,凝胶时间为49 min,邵D硬度为52,固化后胶体表面平整,无气泡,说明该灌封胶的性能可以满足电子灌封领域的要求.

    氧化铝聚磷酸铵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导热阻燃

    单组分自交联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周力军刘明珠刘琮佩磷程靖萱...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了一种自交联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通过自由基聚合方式,制备了一种单组分可自交联无苯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系统研究了自交联单体含量对压敏胶剥离力、黏度、持粘性能和转化率的影响,优选出了 NMA最佳使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自交联单体NMA添加质量分数为0.2%时,压敏胶的剥离力、黏度符合要求,耐温性能优异,65 ℃高温持粘时间增至10 h,单体转化率较高(达95.2%).将制得的压敏胶涂布于基材,应用于地毯保护膜,30 d后无翘边现象,且所用溶剂无甲苯,具有环保、低毒优势,证明了本产品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单组分自交联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酯溶剂型压敏胶

    UV-阳离子杂化体系及其在喷墨阻焊中的应用研究

    刘媛姚露刘晓暄韩栋...
    50-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喷墨打印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无接触式印刷技术,高效、经济、环保的特点使其在阻焊制程中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对比紫外光固化涂层的固化速度、附着力和硬度等性能,从市售的5种阳离子单体中,优选出脂环族环氧单体3,4-环氧环己基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TTA-21)作为杂化体系的阳离子单体.选择质量比为2∶3的TTA-21/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混杂体系配方为研究对象,对其反应转化率、固化程度、热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所制备油墨在阻焊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LED光照下,自由基组分和阳离子组分均会发生聚合反应,自由基体系的反应速度快,且反应转化率更高;阳离子反应速度慢,且转化率相对低,短时间内持续的光照并不能显著提升阳离子的反应转化率;在光-热双重固化下,阳离子环氧开环聚合与自由基双键加成反应的反应程度增加,固化进行得更彻底.(2)杂化体系的固化产物存在两相,但是热重曲线显示只有一个失重曲线,说明杂化体系经过LED加热烘烤后,体系中可能形成了互穿交联网络结构;环氧组分和丙烯酸组分存在一定的微相分离结构,这种微相分离结构提升了固化膜的综合性能.(3)应用研究表明,制备的合格阻焊墨水黏度为8~14 mPa·s(45 ℃),表面张力在22 mN/m左右,粒径在135~150 nm范围,耐溶剂、耐酸碱和耐焊锡性能均可以满足阻焊墨水的要求.

    紫外光固化阳离子杂化体系喷墨打印阻焊墨水

    KH-560改性钡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盼盼刘晓丽高国胜段万泽...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钡酚醛树脂的耐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本研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钡酚醛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对改性前后的树脂进行了各项性能表征,重点研究了该改性树脂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附着力.研究结果表明:(1)成功地将KH-560通过化学键稳定地连接到钡酚醛树脂的分子链上;(2)KH-560的较佳添加量为15%,相比于纯钡酚醛树脂,改性后钡酚醛树脂的Tmax2提高了约25 ℃,热性能提升明显;(3)KH-560能够有效改善钡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15%含量的KH-560改性钡酚醛树脂的拉伸强度提高约32.5%,拉伸模量提高约11.7%,附着力提高约30.4%.

    KH-560钡酚醛树脂改性热稳定性拉伸性能附着力

    集料酸性组成及温度对沥青/集料黏附性的影响

    朱振祥魏慧樊亮王林...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定量表征集料中的酸性组成对沥青/集料黏附性的影响,首先通过采用模拟矿物和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酸性成分对沥青的吸附规律.然后选用3种石油沥青、5种集料考察了实际酸性成分对黏附性的影响模式及使用温度对黏附性的影响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矿物集料中的酸性组分SiO2含量、SiO2+Al2O3合计含量均能与黏附性表征参数-剥落率呈现Logistic函数关系.当SiO2含量小于50%,或者SiO2+Al2O3含量小于63%时,集料表面沥青的剥落率一般在5%以下,为第一稳定区;当SiO2含量介于50%~73%,或者SiO2+Al2O3含量介于63%~87%时,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剥落随酸性成分含量提高而加快,为黏附性敏感区,沥青黏附性等级可以从4级快速衰减为3级、2级;当SiO2含量大于73%,或者SiO2+Al2O3含量大于87%之后,沥青黏附性等级都为2级或1级之下,为第二稳定区.在一些低温气候分区内,按照普通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或配合适当的抗剥落措施,可以正常利用花岗岩等酸性集料.

    沥青黏附性集料矿物组成酸性成分影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