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jxwk1994@sina.com,jiaoxingtougao@163.com

0538-6213228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Journal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现代综合骨科学术期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重点介绍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先后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现已被十余种数据库及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郑重声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619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杰曹建泽刘永飞赵海燕...
    620-624,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病理特征为骨细胞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终末期SONFH临床表现为疼痛、关节功能障碍,是一类可致残的难治性骨科疾病.此病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常表现为多路径相互联合或交叉作用导致.本文对SONFH的发病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SONFH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提供帮助.

    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发病机制防治

    人工智能在髋关节置换应用现状

    李佳伟丁良甲金凤李筱贺...
    625-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髋关节置换是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合理规划、术中假体正确安放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定期随访是早期发现假体异常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大量重复的工作必然耗费医生的宝贵时间,且不同医生对结果的理解存在主观差异,可能导致病情的延误.近年来,人工智能与髋关节置换进行了深度融合,有望减轻医生负担,促进髋关节置换的精准化.本文综述了近10年人工智能在髋关节置换领域的进展.首先,概述了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其次,叙述其在置换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现状;最后,分析人工智能在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并预测未来关注要点及趋势.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髋关节置换医学影像

    脊柱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告和综述

    王涵李波李新志汪杰...
    63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其组织学特征介于血管瘤和高级别血管肉瘤之间.由于其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与血管瘤或转移性脊柱肿瘤较为相似,所以脊柱EHE的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尤为重要.从已报道脊柱EHE的部分资料中发现其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报道了 1例脊柱EHE,并对已发表的脊柱EHE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脊柱肿瘤临床诊断手术治疗

    应用MIMICS软件肩胛盂数字解剖研究

    郑润龙黄迅悟徐洪伟董志明...
    636-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MIMICS软件测量肩胛盂形态参数,比较左右侧和男女两性间的差异.[方法]对2022年8月-2023年7月84例正常成人双侧肩关节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男45例,女39例,年龄18~86岁,平均(53.8±17.9)岁.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拟合出肩胛盂凹曲面、肩胛盂走行平面、肩胛骨走行平面,测量肩胛盂的高度、宽度、高宽比、上下深度、前后深度、深度比、凹曲面面积(盂表面积)、倾斜角.[结果]45例成年男性和39例女性左右两侧肩胛盂的高度、宽度、高宽比、上下深度、前后深度、上下与前后深度比(深度比)、盂表面积和倾斜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男性肩胛盂的高度[(37.2±2.4)mm vs(32.6±2.4)mm,P<0.001]、宽度[(28.5±2.8)mm vs(23.2±2.3)mm,P<0.001]、上下深度[(3.6±0.9)mm vs(3.3±1.0)mm,P=0.013]、前后深度[(2.0±0.7)mm vs(1.7±0.8)mm,P=0.036]、盂表面积[(820.6± 116.1)mm2vs(627.9±86.0)mm2,P<0.001]和倾斜角绝对值[(13.8±7.1)° vs(10.7±4.5)°,P<0.001]均显著大于女性,但是,男性盂高度与宽度比(高宽比)显著小于女性[(1.3±0.1)vs(1.4±0.1),P<0.001],两性间上下与前后深度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8)vs(2.3±1.4),P=0.629].此外,完全相同男女两性间解剖差异在右侧肩胛盂得到验证.[结论]应用MIMICS软件测量肩胛盂形态参数精确、快捷、可视.本研究数据可为盂肱不稳定解剖异常评估提供参考.

    肩胛盂骨缺损盂肱不稳数字化解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网站增设在线发表栏目的公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640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颈胸段半椎体切除术

    张锴高延征王红强邢帅...
    64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颈胸段半椎体切除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20年12月对14例先天性颈胸段半椎体畸形患者行计算机辅助设计颈胸段半椎体切除矫形术.术前使用Mimics软件行矫形设计并模拟矫形过程,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确保手术矫形的安全性,按照术前设计精准置入椎弓根螺钉、切除半椎体、钉-棒系统矫正侧凸畸形.术后佩戴支具,维持矫形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严重血管、神经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共置入140枚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97.1%.平均随访(35.5±13.2)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颈胸段侧凸[(53.9±17.9)°,(11.5±2.5)°,P<0.001]、局部后凸Cobb角[(27.8±9.8)°,(10.7±1.6)°,P<0.001]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斜颈角、T1倾斜角及锁骨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随访过程无矫形丢失、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发生.[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颈胸段半椎体切除矫形术安全有效,可精准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完整切除半椎体,提高手术效率.

    颈胸椎半椎体计算机辅助设计椎弓根螺钉固定

    本刊严查代写代投稿件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通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645页

    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治疗慢性腓骨肌滑脱

    赵吉逢高伟宸王晓乐陈新...
    646-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介绍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治疗慢性腓骨肌滑脱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对2例慢性腓骨肌腱滑脱患者采用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手术治疗.取踝关节后内、后外、后外下入路,清理增生的滑膜组织,显露腓骨肌腱鞘及腓骨间沟,在关节镜直视下,清理向远端延伸的腓骨短肌肌腹,打磨加深腓骨间沟,紧缩缝合腓骨肌腱鞘及腓骨上支持带.[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后复查,AOFAS评分92~94分,疼痛VAS评分0分,完全恢复体育活动.肌腱滑脱未复发.[结论]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治疗慢性腓骨肌滑脱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节镜腓骨肌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慢性腓骨肌滑脱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

    张福勇王晓东甄允方方建峰...
    650-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6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的21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99.3±10.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91.4±74.1)ml.手术固定融合节段平均(2.8±0.2)节.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37.7±2.2)°,(10.7± 2.0)°,(10.1±2.0)°,P<0.001]、局部侧凸 Cobb 角[(32.8±2.0)°,(7.2±1.8)°,(6.1±1.6)°,P<0.001]、顶椎偏移[(22.4±2.8)mm,(11.3±1.5)mm,(7.2±0.9)mm,P<0.001]、头侧代偿[(15.9±1.9)°,(6.2±1.1)°,(4.7±0.8)°,P=0.002]、尾侧代偿[(18.6±1.8)°,(7.8±1.3)°,(5.7±1.1)°,P<0.001]、局部后凸角[(19.0±3.0)°,(7.9±1.4)°,(7.3±1.4)°,P<0.001]均显著减小.[结论]单一后路超声骨刀切除半椎体,短节段固定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矫形满意,临床效果好.

    先天性畸形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脊柱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