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

顾明远

月刊

1002-4808

xuekan@edujournal.net

010-64845699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3区13号楼

中国教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67页

    县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审视与实践路径

    常宝宁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中的发展是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自主发展的内在统一.然而,"分数至上"的发展理念、"实践偏离"的办学模式、"生源薄弱"的现实水准、"资源匮乏"的教育供给和"政策乏力"的保障机制深度影响着县中的高质量发展.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县中发展的教育生态、完善县中的制度设计与社会支撑、激发县中内生动力、扩大县中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高县中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等方面,优化县中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县域普通高中县中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校长政治领导力:基本内涵、实践重点与提升策略

    徐金海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长政治领导力是新时代赋予校长的政治要求,是校长办学治校过程中的一种非常关键的能力,以"政治"为打开方式,重点强调校长要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道路、坚持政治立场、完成政治任务;其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走好学校办学的发展道路,坚持学校教育的学生立场,防范学校教育领域的政治风险等;新时代亟须建构并不断提升校长政治领导力,应在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及学习理论等方面综合发力,真正提升校长政治领导力.

    校长政治领导力领导理论校长队伍建设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促进小学生主体参与:基于生态学习观的教学策略研究

    郑葳叶繁王涵宇
    79-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主体性,而促进学生主体参与则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途径.然而现实却是尽管改革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学生主体"不在场"、主体意识淡薄、被动参与等状况依然严重.研究者引入生态学习观,在此基础上构建支持学生主体参与的五阶段教学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策略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度.这些结果不仅证实了生态学习观及其教学策略在实际教育中的有效性,也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主体参与生态学习观教学策略

    学科实践的内在特征与实施建议

    伍雪辉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强化学科实践.学科实践基于学科素养的实践属性,重构从"知"到"行"的学科育人价值、迭代学科学习方式从"知识密集型"转向"实践密集型",从而推进学科育人变革;其本质是实践感的获得,以指向自我的经验与认知逻辑为基础,以典型和特定的实践活动为核心,以社会文化整合为载体,形成了多维一体的内在结构特征.学科实践的实施可以从构建真实而有意义的实践情境、实施真实的实践活动、依托实践共同体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实践感的获得、强化学科立场以及内在的文化性、社会性意义.

    学科实践学科育人实践感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德育重要论述的德育教学论意义

    殷世东龚宝成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德育的重要论述明示了新时代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目标定位、核心内容、课程实施等核心要义,指引着学校德育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培养"三有"时代新人等,为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提供航向和指南,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的德育教学具有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作用.

    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有"时代新人课程思政

    论"公共精神"的三重逻辑进路及其教育养成

    杨晓娟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精神本质上是对"个体应该如何在国家公共生活中存在"的伦理思考,其最终追求的是个体与公共世界在互动中达致个体善和公共善的统一.公共精神的发生、发展和落实经历了"理解外在规则要求—主体性展现—公共实践"三重逻辑进路,公共规则意识是个体进入公共世界中的基础和前提,具备理性精神的主体是公共精神的个体"准备",公共精神的最终实现需要落实到由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构成的实践中.为此,教师不仅需要对公共精神本身有深入的理解,更需要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和敏锐的反思意识,能够将学校生活所蕴含着的公共精神价值挖掘出来.

    公共精神逻辑进路学校教育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刘继报
    103页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三部曲"

    白彩玲
    103页

    基于"元认知"推进小学整本书阅读

    张宏燕
    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