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的路径

    杨蕾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寓于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中,对于塑造文化自信、守护价值航线、凝聚实践动力具有时代价值.且红色文化蕴含的人、物、事、魂,为涵养大学生吃苦精神提供了主体表率、生动诠释、路径启迪和灵魂滋养,具有丰富的教育素材.新时代,要进一步深挖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创新红色文化教育载体、运用红色文化教育场域,从而丰富育人内容、开拓育人平台、优化育人环境,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红色文化吃苦精神大学生

    基于"供需平衡"的高职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杨颖华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经过近些年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就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仍存在着因"供需不平衡"而导致思政课实效性低的突出问题.本文立足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现状,通过高职思政教育"供需不平衡"的原因、高质量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应具备的要素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出改善供需矛盾的有效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效.

    高职思政课供需平衡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理路

    张媛媛李凤巍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现代化.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改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力、夯实民族交流的制度保障、创造民族发展的有利环境,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乘风破浪,从经济实力、政治根基、文化聚力等方面造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强大合力,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有利契机,全面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路径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内在价值和路径

    周一叶刘思菁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要求的提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视野和方向.善用社会大课堂,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真正成为激活育人效能的关键场域,首先需厘清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理论意义;在认识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足的基础上探寻二者结合的现实价值,并从施教主体、教学设计、考核考评等方面提出二者有效衔接的具体路径.

    小课堂大课堂实践教学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高翔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作为中国人口中最活跃的存在,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后备力量.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而青年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鉴于此,实现青年现代化是必要的,历史滚滚的巨轮中,国家发展的战略里,数字技术的浪潮下,更诠释着这是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青年的现代化视为使命所在,为其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但二者的发展存在不协调性.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人来推动,通过正确的政治领导、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推行实践教育的"他塑"与"正"三观、"富"脑袋、"强"能力、"健"体魄的"自塑",实现以现代化青年的"在场",呼唤现代化强国的"登场".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

    高雅衡朝阳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为抓手,满足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充实感和发展满意度."三全育人"教师队伍奠定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之基,"三全育人"教学内容铸造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之魂,"三全育人"教学方法夯实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之根.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要妙用,培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要巧用,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内容;要精用,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法;要勤用,应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机制.

    "三全育人"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

    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的建设现状

    李颖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高校思政类公众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实现高校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和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融双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各高校纷纷创建了具有校园特色的思政类微信公众号.但是,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

    思政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现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

    刘香香樊灵灵辛洋萱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命题,彰显着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从理论内涵看,二者之间彼此契合,相互促进;从实践探索看,中国共产党是二者相结合的忠实践行者和弘扬者;从文化传承看,二者的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因此,深入探究二者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对于传承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内在逻辑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协同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

    刘秀南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所强调的是学校在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当中应注重全面性、协调性以及可持续性.而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想要发挥协同资助育人的作用,更好地实现针对困难学生的教育目标,不断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就应当转变协同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式和思路,注重对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打造.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协同资助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探索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协同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协同资助育人实践路径

    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王莉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观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种发展不仅仅关注于物质层面的提升,更重视人的全面成长,其核心目标是促进每个个体的综合发展.唯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轨并进,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在物质与精神双重生活上都获得明显改善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才能稳健有序地向前推进.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丰富精神世界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研究如何通过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