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梁晶晶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精神是在历史发展中传承下来的重要精神财富,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为了发挥出延安精神的教育指导作用,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本文立足于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教学为例,讨论了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融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优化改进策略.

    延安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

    探析儒家哲学思想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刘晓萌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始至终都是古代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它融合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哲学思想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中的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博大精深.本文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探析,尤其对儒家哲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将其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析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哲学儒家思想课程思政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聂纯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红色文化作为我国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融入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红色文化高校思政教育融入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与优化

    商兰兰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拓宽教学空间、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虚拟仿真教学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困境,这些困境是优化虚拟仿真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的重要方向,可以通过对实践前、实践中及实践后三个阶段入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虚拟仿真技术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学困境优化

    基于海警生长警官培养的《海洋地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施维王小凯宁将军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地理》课程是海警生长警官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理解海洋理论知识,掌握海洋环境基本内涵和基本变化规律,提升学员海洋素养的重要课程,对海警生长警官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开展军事《海洋地理》课程实践教学,应当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群体特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深入探索.

    海洋地理实践教学海警生长警官

    "四史"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研究

    谭翠娥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史"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四史"教育的融入,为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历史维度,有助于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但是在融入过程中还存在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升、融入的方法和手段简单、融入的程度把握不准等问题,需要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丰富融入方法、把准融入程度几方面着手,努力促进二者有机融合.

    "四史"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青年学生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路径探析——以"导航杯"实践教育活动为例

    王雪卿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思政课建设整体上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批示,从更加开阔的视角拓展了思政课的格局,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与实践的联系,推动思政教育与时代同向同行.实践育人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开展时间较长、师生覆盖面较广、体制机制较为完善、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活动——"导航杯"为例,进一步探索如何发挥实践育人在"大思政课"中的特有作用,为新时代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路径提供新思路.

    大思政课实践育人高校思政课"导航杯"活动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张进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为解决军事理论课程中存在的思政薄弱问题,本文以"课程思政"为理论框架,以高校军事理论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实证分析为方法,通过对某高校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在军事理论课程中强化思想引领、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载体、改进评价体系的综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新的教学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高校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思想引领

    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设计理念、模式与方法探索

    张静张文燕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思政教育的全面推进,需要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思政的开展.在教学设计方面,遵循工学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育己,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现与专业相匹配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育人能力;塑造基于知识发现的创造性课堂;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工学一体化教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模式方法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清灵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高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多种措施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

    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