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技论坛

王元

月刊

1002-6711

zgkjlt@china.com

010-58884590/91/93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北京3814信箱)

中国科技论坛/Journal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政策理论刊物,以政府部门、科技政策研究者、科技管理者、科技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读者为对象。多年来杂志认真组织科技热点研讨,始终站在科技体制改革前沿,大力宣传技术创新,对国家重大软课题进行跟踪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核心内涵、发展逻辑与建设路径

    孙雨洁闫淑敏孙锐董俊婕...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重点探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内涵、发展逻辑与建设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基本内涵表现为人才与创新基于各类互动链接的密集交换互动,显现为单兵推进向系统集成的转变;②发展逻辑呈现为"顶层战略维→核心支撑维→基础行动维"的架构体系,展现出双轮驱动、三位一体、雁阵格局的渐进性跨越;③建设路径体现为"聚点→ 铺线→推面→建体"的动态框架,凸显"高能级平台→高效能链条→高质量集群→高品质生态"的梯次联动和纵深布局.研究结论可为系统设计迈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决策参考,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理论洞见和有益借鉴.

    人才高地科技中心发展逻辑建设路径

    国家实验室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经验与启示

    倪君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实验室创新生态系统在宏观层面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目标,在微观层面以实现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育三大功能为执行目标.国家实验室创新生态系统遵循主体交互—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价值共创的运行逻辑,基于人才-知识-技术生态系统提供内生动力,也需要科学-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和战略牵引.从科研设施布局、研发经费支持、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展开,分析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实验室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经验,给出加快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与布局的启示与建议.

    国家实验室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成果转化

    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测度评价及动态分布特征研究

    王天桥
    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4个维度构建中国新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测度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并借助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分析中国新经济新动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子系统呈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资本"的分布格局;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态势.从地区差异角度而言,中国新经济新动能发展非均衡性逐步凸显,但未发生两极分化现象;中国新经济新动能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主要来源为地区间差异.从收敛性看,全国以及三大区域新经济新动能具有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趋势;不同区域新经济新动能条件β收敛具有差异.

    新经济新动能熵权TOPSIS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

    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逻辑与进路

    尹西明苏雅欣陈泰伦陈劲...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新一代AI浪潮席卷全球,已然成为产业革命新机遇、国际竞争新焦点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如何把握数智化新机遇,加速推动AI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成为国家竞争优势建构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AI的治理及其使能价值,鲜有学者针对实践困境,探索适用于AI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体系新模式.本文结合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扎根中国AI产业实践,论述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架构和特征,提出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飞轮构建与生态培育的逻辑和进路,为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AI创新生态,加速AI技术创新与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进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场景驱动创新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探测研究——以量子计算领域为例

    刘盼盼王丽
    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技竞争背景下,新兴前沿技术探测有助于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支撑科技战略规划,促进产业发展变革.本文以基金、论文和专利文本为分析对象,首先使用LDA主题模型识别主题,并基于主题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主题共现网络;其次根据新兴前沿技术特征,从时序、计量、结构和演化视角建立新兴前沿技术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多源数据关联分析框架;最后根据综合计算结果判别主题类型,从而探究主题发展规律.以量子计算领域进行实证研究,探测潜在型新兴前沿技术、成长型新兴前沿技术、健壮型新兴前沿技术、热点前沿技术和早期主题等不同类型的主题,为未来前沿技术布局提供参考.

    新兴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量子计算技术探测共现网络

    人工智能应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

    赵春明褚婷婷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出口及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对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利用2012-2019年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应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①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总体规模更为敏感;②人工智能应用的替代劳动效应、技术创新效应是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影响机制;③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中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提升作用较大;④人工智能应用对外资进入程度较高工业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较大,且更为显著.

    人工智能出口技术复杂度中国工业行业外资进入程度

    供应链集中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李晓梅黄巍
    67-7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在合作中相互产生嵌入性行为可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本研究从关系嵌入性视角出发,同时考虑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以2017-2021年中国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为例,探究供应链集中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规模和行业竞争度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①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均正向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②在供应商集中度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分析中,企业规模的门槛具有单一性和双重性,而行业竞争度仅有双重性;③在客户集中度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中,企业规模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行业竞争度则存在单一和双重门槛效应.本研究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供应链集中度创新效率企业规模行业竞争度专精特新企业

    智能制造试点与企业创新——基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准自然实验

    韩龙艳凃玉晖庄芹芹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试点是引领带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探索.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智能制造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制造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该结论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智能制造试点能够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试点的创新驱动效应因企业、行业、地区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在大规模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为此,应扩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范围,坚持外部融资获取增加与内部研发投入增加并举,坚持培养和引进人才"两条腿"走路,坚持因企施策、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人力资本融资约束

    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深圳市45家样本企业的复杂网络分析

    席江浩刘刚
    8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科技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核心技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国竞争的核心领域.硬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创新系统以战略基础研究为引领的多元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从他组织转向自组织的涌现.协同和正反馈推动创新系统形成自组织机制,促进硬科技创新的发展.企业和科研单位互动形成的战略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相互作用,在提升创新效率的同时对自组织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风险共担机制,政府通过采购、补贴等方式推动企业进行硬科技创新,打破创新系统初始平衡状态,为创新系统的发展注入动力,并推动创新系统形成正反馈.

    硬科技创新通用技术产业生态战略基础研究自组织

    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构建的历程、逻辑与图景——以国家数据局的组建为视角

    孙宇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数据局的组建是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进程的重要标志.在水平与垂直两个维度,这一历程体现为中央事权统分结合的调整优化与基层创新自下而上的经验扩散,凝练为此轮机构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和"统筹中央和地方改革"的部署.国家数据局的组建蕴含着维护数据主权、促进数字经济、实现依法治数、发展数字科技的内在逻辑,因应了政治、经济、法治、科技等领域对建立健全国家数据管理体制的共同要求.在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整体框架下,未来国家数据局还需依托内外部以及纵横向的组织调适,进一步巩固深化改革成果,以数据行政管理现代化助推国家数据管理体制现代化.

    国家数据局机构改革数据治理数字中国数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