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史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史杂志
中国科技史杂志

廖育群

季刊

1673-1441

shiliao@263.net

010-64041249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技史杂志编辑部

中国科技史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系统汇集中国科技史料的大型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内容:(1)中国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的第一手史料,特别是近代珍贵的科技文献的实录、科学家自传、回忆录和访谈录等。(2)中国科技史综述: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经验教训、创业史片断、主要著述、有意义的趣闻轶事等;某一学科或某一重要科技创立和发展过程;重要科技社团和科研机构的沿革;科技教育组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学技术交流,先进技术的引进、改进和创新,科学思想的传播和吸收等;科技书刊出版史等。(3)中国科技史资料的考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路易十四的赠礼——"国王数学家"来华与康熙时代科学仪器的传入

    韩琦杨帅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1687年7月,经历漫长海路,转道暹罗,以洪若为首的五位"国王数学家"抵达中国,由此揭开了中法交流的新篇章.使团来华,除传教外,还肩负法国皇家科学院之使命,进行科学观测和调查.他们在沿途进行天文测量,与巴黎科学家保持密切通信,成为远跨重洋的信息传递者.作为太阳王路易十四的使节,"国王数学家"一行还携带了一批科学仪器作为国礼上呈康熙皇帝,推进了宫廷的科学传播.本文从全球史的视野,研究康熙时代借由礼物的形式传入宫廷的欧洲科学仪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礼物科学仪器国王数学家中西交流康熙路易十四

    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译本(1896-1916年)中科学名词的翻译研究

    石同瑶吴燕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至民国期间,在西学东渐和小说界革命的影响下,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也被当作一种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文本而被译介到中国.但当时西方科学知识体系在中国尚未译介完整,且普通公众对小说中的科学内容也存在理解障碍.于是译者采取了沿用法、借鉴法、音译-注解法、解释法和省略法翻译小说中的科学名词,帮助读者理解小说中的科学内容.这些译本作为小说界革命成果的一部分在当时大受欢迎,也对读者了解西方科学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距小说界革命宣称的"开通民智""改良社会"的社会目的还相差甚远.

    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科学名词翻译

    实验之外的科学实践——以战时吴学周主持化学所内迁为例

    王晓萱张藜
    2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如何保存初具规模的国家科学研究力量并维持各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成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面临的首要问题.将各研究所迁至内地办公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以所长为核心的专任研究员队伍是各研究所运作的关键,受所长庄长恭迁移意愿与淞沪战局的影响,化学研究所一直未能撤离上海.1938年4月,专任研究员吴学周接受庄长恭的委托,将该所的图书与部分设备由上海成功运到昆明.由于所内职员对迁移地点的反应不一致,加上庄长恭坚持辞职,该所的内迁工作完成得并不彻底.该所在昆明的重建引发吴学周对是否出任代理所长的思考,而他在战时身份的转变,不仅是基于社会现实作出的理性判断,也反映了科学家群体对科学实践的不同认识.

    抗日战争内迁科学实践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吴学周

    李大斐在战时中英科技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基于李大斐日记和信件的考察

    孟刘美岳丽媛章梅芳
    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4-1945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李大斐加入了李约瑟组织创建的中英科学合作馆,并同他一道在中国进行了科技援华工作.本文基于李大斐四本访华日记及信件,结合其它背景文献,梳理了李大斐在华期间的主要工作,认为李大斐在战时中英科技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作为生物化学家,她积极与中国科学界进行学术交流;作为中英科学合作馆的副主任,她协助处理各项中英科技文化交流事宜;作为中国女性及战时境况的关怀者,她考察各处民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李大斐在中英科技文化交流中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李大斐战时中英科技交流

    1949-1950年自然科学工作者"总登记"及其数据的分析

    王传超
    5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9-1950年的自然科学工作者总登记是新中国首次开展的大范围科技人才调查,此前学界一般将其作为科代筹委会选举科代会参会代表过程中的步骤之一而一笔带过,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还原此次登记的发起与开展过程,依据《全国各地区登记核准自然科学工作者统计表》等数据资料,分析探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人才的整体状况.

    科代会科代筹委会自然科学工作者登记科技人才调查

    伽罗瓦定理真的错了吗?

    杨保强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1830年,伽罗瓦提出有关本原方程的一个定理.在数学史上,很多学者认为该定理对于本原群的刻画是错误的,但有一些研究者猜想伽罗瓦的定理可能无误,也许伽罗瓦的本原群隐含地假设了二重传递性.本文通过引入与之相应的"二重传递方程"的概念,利用古证复原或数学实操的方法复原伽罗瓦对于本原方程的真实认识,证实伽罗瓦定理中的"本原方程"实际所指乃二重传递方程,对应于二重传递群的结果,伽罗瓦的定理并无差错.

    伽罗瓦本原方程二重传递群数学实操古证复原

    狄利克雷单位定理的历史演变

    孟祥蕊王淑红
    77-8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狄利克雷单位定理是代数数论中基本的有限性定理之一,描述了任意代数数域中单位群的基本结构,在代数数论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和概念分析,对该定理的起源、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认识:由于对算术级数中素数定理的研究,狄利克雷逐步给出了单位定理及其一般性证明,后经其他数学家的推广,最终呈现出狄利克雷单位定理的现代表述形式,即任意代数数域的单位群等于其单位根群和一个秩有限的自由阿贝尔群的直积.

    狄利克雷狄利克雷单位定理数论理想

    康托尔集的产生和影响

    江南唐泉刘建新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托尔集作为分形几何早期经典的集合,溯源它的产生过程对于完善分形几何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点集论萌芽和实数理论严格化的历史背景下,史密斯以处理函数的可积性问题为动机,以探究不连续函数的积分条件为出发点,以寻找不满足黎曼积分理论的具体反例为突破口,构造了外容度为正值的无处稠密集,即康托尔集的初始模型.康托尔则另辟蹊径,从研究导集的概念入手,以澄清点集的稠密性和完备性的内在关系为导向,以探寻具体的实例为目标,运用无穷级数表示理论,构造了一个完备但处处不稠密的点集.康托尔的工作相比史密斯更顺应当时的数学发展潮流,因此获得该点集的冠名权.此外,魔鬼的阶梯、分数维数、康托尔尘等分形对象在康托尔集的影响下相继产生,它们为分形几何的最终创立提供了思想源泉.

    康托尔集稠密性完备性分形几何

    泛函分析的历史:从沃尔泰拉到冯·诺伊曼

    李亚亚李斐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泛函分析是用代数和几何的观念和方法研究分析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沃尔泰拉在泛函理论方面的工作为弗雷歇创立抽象度量空间理论奠定了先决条件,他也最早揭示出积分方程与线性方程组之间暗含的类似性.弗雷德霍姆成功将线性方程组理论推广到连续核积分方程上,成为用代数的观念和方法解决分析学问题的成功案例,这启发了希尔伯特分析与代数统一框架的构建.顺应20世纪数学抽象化发展的趋势,希尔伯特的追随者们引入几何观念,在重新表述和发展希尔伯特积分方程思想的过程中建立了泛函分析这门学科.

    近现代数学史泛函分析积分方程变分法线性方程组

    傅科摆在中国

    胡树铎黄翔
    10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科摆是世界著名科普仪器,通过文献查询,本文对其在我国的传播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关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简要回顾了傅科摆发明之前科学界对地球自转的实验探索历程和傅科摆发明过程;(2)概述了傅科摆在我国的传播过程;(3)研究了傅科摆在教材中的应用情况;(4)分析了我国物理学家利用傅科摆测量本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个案.

    傅科摆地球自转重力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