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抗生素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赵文杰

月刊

1001-8689

siiacjap@126.com

028-84216021

610052

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

中国抗生素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tibio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柳知君李晓宇徐永平尹家俊...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增多,噬菌体的潜力逐步被发掘.裂解酶在噬菌体裂解宿主菌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外源纯化蛋白使用时,防控效果更为显著.现有研究中,针对革兰阳性菌噬菌体裂解酶的表达更多,因其不具有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的肽聚糖层,而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的噬菌体裂解酶研究仍较为罕见.但已有研究表明,多种策略可以克服其肽聚糖层带来的阻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防控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裂解酶及其作用机制和防控优势,旨对其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裂解酶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菌噬菌体

    抑制细菌碳酸酐酶作为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新策略

    杨江流海珍珍贾芳周学章...
    12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亟需联合其他有效的靶向替代策略进行控制.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s,CAs)是催化CO2水合生成HCO3-和H+的可逆反应的一组金属酶超家族,其活性影响细菌的增殖、生物合成及其在宿主体内的持续感染.靶向抑制CAs活性可降低细菌的生存和适应性,并且不会产生与传统抗生素相同的耐药性.细菌CAs有望成为开发尚无临床耐药性的新型抗菌药物靶标.本文对细菌CAs的分类和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细菌现有的CA抑制剂(CA inhibitors,CAI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可为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解决临床耐药问题提供参考.

    细菌碳酸酐酶抑制剂细菌耐药性控制

    绿原酸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阳昱李庆蓉陈孝红薛丽...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自然存在于多种中药材和食物中,杜仲、金银花和咖啡等植物中含量较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绿原酸作为研究活性物质的焦点之一,因其抗菌谱广,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故绿原酸对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逐渐被重视和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绿原酸抗菌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控制带来新思路,有助于绿原酸在医药领域的开发.

    绿原酸活性多酚抗菌作用临床耐药菌机制

    吗啉硝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田丹丽黄龙千梁春坡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结构特点、抗菌机制、抗菌活性、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全面介绍吗啉硝唑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吗啉硝唑作为新型硝基咪唑类抗菌药,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多项研究证实吗啉硝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吗啉硝唑具有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吗啉硝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抗菌作用机制抗菌活性

    涠洲岛海水中可培养细菌的溶藻活性初探

    黄华林覃仙玲农志文赖俊翔...
    157-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选取3种海洋赤潮甲藻为研究对象,从广西涠洲岛海域来源细菌中筛选出高效溶藻的菌株,研究菌株的溶藻效果和初步作用机制,为开展赤潮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细菌发酵液与甲藻共培养来测定菌株的溶藻活性,检测藻细胞中丙二醛和抗氧化相关酶系统的响应规律,分析甲藻胞外溶解性有机物组成,并通过KEGG和CAZy数据库预测目标菌株合成溶藻物质的能力.结果 从24株细菌中筛选到15株对至少一种甲藻表现出溶藻活性的菌株,总阳性率为62.5%,菌株M026对3种甲藻均表现出显著的溶藻效果.添加10%的M026发酵无菌滤液,共培养3d后,3种甲藻细胞死亡率均高达95.0%.生理生化响应表明,在M026发酵无菌滤液胁迫下,甲藻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严重,3种抗氧化相关酶(SOD、CAT和APX)活性先增加后下降,且三维荧光光谱检测到藻细胞内溶产物为类富里酸和类蛋白类物质.通过全基因组分析,菌株M026含有溶藻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及多种降解植物细胞壁的酶.结论 菌株M026可作为微生物溶藻菌剂的候选菌株.

    涠洲岛可培养细菌甲藻溶藻活性

    他克莫司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配方优化

    王会会赵建辉孙术超刘雨...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选育他克莫司高产菌株,优化培养基配方,提高发酵产量.方法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2株筑波链霉菌进行基因组重排,并经响应面设计对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 以紫外灭活作为遗传标记经过4轮基因组重排育种后,摇瓶筛选获得3株高产菌株,其中菌株FK22-71菌丝球松散、椭圆状,发酵浸泡液颗粒状.该菌株稳定高产,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配方在50 L罐发酵产量平均达1684 mg/L.结论 基因组重排技术应用于他克莫司高产菌株选育,可大幅提高发酵产量,为其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基因组重排他克莫司响应面设计培养基优化

    他克莫司的分离提纯研究

    王圆超赵辉王月谷岩翡...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一种他克莫司的分离提纯工艺.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除杂、纳滤、结晶等手段得到高质量的他克莫司粗粉,再经反相色谱硅胶层析、复合溶液结晶,得到符合USP标准的他克莫司精粉.结果 优选的脱色树脂为D002,所得他克莫司粗粉效价大于800μg/mg,二氢他克莫司含量小于4%;该粗粉经UniSil C8 Ultra Plus层析纯化,精粉含量大于99.5%,最大单杂小于0.1%.结论 该工艺操作简单、能耗低、收率高,适于他克莫司的产业化应用.

    他克莫司分离提纯离子交换树脂层析结晶

    抗菌药普托马尼中3个工艺杂质的(Q)SAR遗传毒性评价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钱叶飞鲁辉许奇吴杨...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药普托马尼各合成路线涉及的3个共性工艺杂质:(S)-叔丁基二甲基硅烷缩水甘油醚(杂质Ⅰ)、(S)-丁酸缩水甘油酯(杂质Ⅱ)、4-三氟甲氧基溴苄(杂质Ⅲ)进行遗传毒性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基于专家规则和统计学原理的2种互补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Derek和Sarah)对普托马尼中3个工艺杂质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和分类;根据评价结果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分时段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同时对这3个工艺杂质进行测定,并阐述这3个工艺杂质在EI源下的质谱裂解规律.结果 杂质Ⅰ和杂质Ⅲ Derek评估结果均为阳性,Sarah评估结果分别为模棱两可和阴性,依据ICH M7指南分类为3类致突变杂质;杂质Ⅱ Derek评估结果为阳性,Sarah结果显示有明确的Ames阳性实验结果,为2类已知致突变杂质.3个工艺杂质均需按照毒理学关注阈值(TTC)进行控制,建立的GC-MS/MS法经验证3个杂质可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均低于拟定限度的15%,平均回收率(m=9)分别为105.5%、104.4%和108.5%,重复性RSD(n=6)分别为2.2%、5.8%和2.2%.3批样品均检出杂质Ⅲ.结论 建立的GC-MS/MS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普托马尼中3个潜在致突变杂质的测定.由于杂质Ⅱ也是恶唑烷类抗菌药如利奈唑胺、咔哒唑胺、泰地唑胺等的共性工艺杂质,因此本研究也为其他恶唑烷类抗菌药中杂质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普托马尼遗传毒性杂质(定量)构效关系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某三甲医院细菌耐药健康及经济负担研究——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例

    薛天琴李卓献唐玉清陈西卓...
    18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细菌耐药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难题,产生了严重的健康及经济威胁.本研究从医院视角进一步明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的健康及经济负担,以期为细菌耐药相关政策干预的评估与优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出院时间在2018-2019年的170,819住院人次样本为研究对象,并设置了ESBLs阳性感染组、ESBLs阴性感染组和无感染及定植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3个组进行1∶1∶100匹配,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状态模型分别测算ESBLs阳性感染组相对于两对照组的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额外床日数,最终基于医院视角测算额外住院成本.结果 经匹配后纳入分析的ESBLs阳性感染组、ESBLs阴性感染组和无感染及定植组的样本分别为885、885和81,245住院人次.ESBLs阳性感染组的死亡风险是无感染及定植组的2.58倍(P<0.001),同ESBLs阴性感染者相比并未显著增大患者的死亡风险(P=0.25).ESBLs阳性感染组相较于其无感染及定植组和ESBLs阴性感染组产生的额外床日数分别为每例3.69 d和1.92 d,对应的额外住院成本为每例6,570.12元和3,418.60元.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健康负担经济负担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耐药基因分布与耐药相关性分析

    尹莎莎戴月如修瑜魏取好...
    199-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中毒力和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非重复分离自分泌物、血液临床标本中的158株SA,采用Vitek2 Compact或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PCR筛查SA毒力基因(hla、nuc、coa、pvl、sea、seb、eta、etb、tst)和耐药基因(mecA、mecC、aac(A)-aph(D)、aph(3')-Ⅲa),并分析其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临床科室中检出SA较多的是普通骨科(67/158,42.4%)和普通外科(29/158,18.4%).158株SA均携带hla和nuc.5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毒力基因seb检出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而MSSA中毒力基因coa检出率高于MRSA(P<0.05).coa+菌株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低于coa-菌株,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高于coa-菌株;pvl+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于pvl-的菌株;sea+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sea-菌株;seb+菌株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seb-的菌株(P<0.05).aph(3')-Ⅲa+菌株对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aph(3')-Ⅲa-菌株;aac(A)-aph(D)+菌株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高于aac(A)-aph(D)-菌株(P<0.05).结论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较高,毒力基因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与细菌的耐药性相关,临床应合理用药并加强监测,以减缓和控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播散.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