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基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基金

朱作言

双月刊

1000-8217

tangxf@nsfc.gov.cn

010-62327203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中国科学基金/Journal 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指导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科学方面的专题评述、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科技政策动态、科学基金管理的重要信息、文告及各类学术会议简讯等。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技信息所)和《中国科学计量指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检索、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中医药临床基础研究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

    张伯礼
    377页

    科学基金稳定支持中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发展

    毕明刚徐汉辰韩立炜孙瑞娟...
    378-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科学基金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系统梳理了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对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支持投入和领域布局,在分析问题和挑战,把握中医药研究时代机遇的基础上,论述了科学基金在中医药基础研究中发挥支撑和引导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科学基金中医药创新发展引导

    中医药科技创新基础研究重点方向思考

    黄璐琦
    383-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与作用、提高中药全链条创新能力,提出了中医药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对每个重点方向的来源依据、研究进展、研究重点及相关科学问题进行阐释,为中医药现代化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药科技创新基础研究

    中药复方的现代基础研究进展述评

    杨洪军李贤煜陈鹏张晶晶...
    387-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复方的现代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中药复杂作用模式解析研究策略与方法、中药直接靶点发现技术与应用、系统生物学驱动的中药复杂作用解析三个方面,对中药复方的现代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中药复方现代基础研究靶点发现系统生物学复杂作用解析

    中药监管科学:发展中的新兴融合科学

    赵军宁黄璐琦
    396-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监管科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ugulatory Science)作为我国新兴的、亟待发展的中西医交叉融合科学,不仅是监管科学(Rugulatory Science)作为国际前沿科学在中药监管领域的全新应用场景,更是一种根植于传统中医药学土壤的中西医融合研究新模式和原创性科学思维方式.中药监管科学具有融合科学(Convergence Science)的问题导向性、多学科交叉、覆盖创新价值链、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等特点.发展中药监管科学意味着中药监管科技创新朝向融合科学发生根本性变革,将有助于探索建立既符合中医药特点,又体现中西医融通的中药审评审批体系,以期获得中国式现代化中药监管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

    药品监督管理监管科学中药监管科学融合科学中西医融合研究

    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发展举措

    刘良潘胡丹
    406-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学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医疗与科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中医药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但是,中医药研究和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资金投入少、研究平台层级低、研究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前沿技术整合能力不足、研究项目碎片化、国际合作规模小、层次低等种种问题.本文从中医药科技创新现状出发,指出了我国中医药发展所面临的产品开发、独特技术流失和原创理论开发价值被流失的"三大"挑战.为了确保我国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科学研究、价值开发、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全方位的国际主导权,提出亟需重点构建"三大研究体系",即新型中医病证结合临床诊疗体系、中医证候治疗药理学研究体系、中医临床研究底层支撑技术与方法学体系,并就上述体系构建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任务、解决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提炼,希望能为未来中医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点布局提供参考.

    中医药科技创新挑战及举措

    发现驱动中医药研究的新范式

    杨永清尹磊淼王宇徐玉东...
    412-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是国家需求,但如何挖掘中医药的原创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知,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本文在建国以来中医药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正本清源,传承精华,厘清中医学中未加工事实与理性推演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科学事实;阐幽明微,守正创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中医理论与效应的独特原创优势,从中医出发为医学与生命科学做贡献,解决生物医药"卡脖子"问题两方面,面向未来,列举例证,发现驱动中医药研究的新范式:在厘清古籍医学事实、明确中医药临床效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医学中尚不能被现代医学解释的独特生物学现象和过程,以期揭示新的生理现象、阐释新的病理机制、创建新的治疗策略,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实现创新突破.

    中医药生命科学研究范式靶标发现

    放射损伤的中医药防治及机制

    廖泽彬邵帅柏志杰胡昌坤...
    419-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爆炸、核恐怖袭击以及核电站泄露事故等产生的电离辐射严重威胁公众安全,自日本核废水排海以来,再次引发全球对放射损伤及其防治方案的关注.放射损伤涉及多器官、多组织、多系统,现有药物作用单一、毒副作用大,无法全面有效应对.在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色."早期清热解毒,中期活血化瘀,晚期养血补血"的中医治疗策略可为放射损伤提供全链条的有效应对策略.因此,本文针对外照射导致放射损伤的血虚证、胃肠病、肺病、生殖病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以及介导放射性核素促排的机制,结合其发生发展的中医病机,总结了现代科学对中医药防治放射损伤的解读.同时,以经典抗辐射中药方剂四物汤和刺白胶囊为例,剖析中医药抗辐射的科学内涵,为放射损伤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供新视角.

    放射损伤治疗策略中医药防治四物汤刺白胶囊

    用复杂系统科学的"涌现"原理研究中医药学

    梁宏伟曾科张辰宇
    426-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学将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疾病治疗上展现了强大的疗效.然而,人作为一种复杂特性的生命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体内各种不同层次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相互作用,保持稳态,还与外部环境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的实时交换.现代医学尚无法系统地研究与认识其中不同层次相互作用,如何导致人整体变化与适应的规律,因此也不足以解释中医理论与概念."涌现"是复杂巨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级别的层次或整体具备着低级别层次或组分所不具备的新属性,而且无法从低级别层次或组分的属性推断出更高级别层次或整体的属性."涌现"原理在解决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巨系统问题中,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本论文旨在探讨应用"涌现"原理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全过程,包括对象、方法、作用原理,这不仅能对中医药原理、理论的理解有促进作用,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中医药学体系的思维、方法和理念,与当代实验科学发现的人体不同层次组分相互作用的现象规律融合,发现生命现象与疾病的本质规律.

    复杂系统科学涌现原理中医药学整体观念

    利用现代技术解析中医药防治脑病的机制及转化研究思考

    陈忠徐层林
    434-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负担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治疗脑病主要使用药物控制其症状,但存在副作用明显且易耐受等缺陷.中医药对于脑病的防治优势明显,基于"未病先防""异病同治"等辨治理念已经形成了体现中医药优势的诊疗方案.虽然中医药对于一些优势病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相对匮乏的现代化机制阐释,使得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传承、创新和国际化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的视角,分别从中医脑病理论的现代化机制阐释、"经典名方"的物质基础及效应机制解析、针灸治脑病的机制探索以及中药新药新疗法的转化开发几个维度,对中医药防治脑病现代化研究的潜在路径进行了思考和论述.

    中医药脑病现代化机制解析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