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徐达传

双月刊

1001-165X

chjcana@126.com

020-61648203

510515

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人胆道三维重建解剖变异应用研究

    江剑宏段仁鹏李晓锋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国人胆道系统,研究国人胆道走行及其解剖变异特点.方法 利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100例梗阻性胆道疾病患者的腹部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胆道三维模型,观察肝内胆道系统的走形,根据黄氏分型法(右后叶胆管、右前叶胆管与左肝管的汇人方式)以及是否存在副肝管对胆道进行分型.结果 成功重建100例国人的胆道三维模型,观察到胆道有7种类型,54%(54例)拥有典型的胆道解剖结构(Ⅰ型);46%(46例)有解剖变异,其中10%(10例)为Ⅱ型,14%(14例)为Ⅲ型,10%(10例)为Ⅳ型,2%(2例)为V型,2%(2例)为Ⅵ型,此外有8%(8例)存在副肝管,其中6例同时伴有其他变异.结论 通过三维重建模型,能清晰识别国人胆道系统走形及变异特点,发现新的胆道变异类型,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

    三维重建胆道系统胆道变异

    血管铸型结合CT三维模型评估先兆子痫胎盘血管结构

    郭红志王瑜张加琪梁海彬...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子痫前期胎盘血管铸型及CT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分析子痫前期胎盘血管的解剖学特征,为子痫前期的临床预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的134例孕周≥34周胎盘,其中正常组68例,子痫前期66例(轻度组36例、重度组30例).以自凝型牙托粉添加造影剂硫酸钡构建胎盘的血管铸型模型,对胎盘血管铸型模型进行CT扫描得到数字化的三维结构模型,测量铸型模型胎盘动静脉分级数、各级分支血管的直径及胎盘动静脉血管容积并比较3组差异.结果 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与同期正常组、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胎盘血管总容积及胎盘静脉容积变小(P<0.05),胎盘静脉分级数减少、静脉各级分支直径变细(P<0.05),动脉分级数减少及动脉第3、4级分支直径变细(P<0.05).结论 血管铸型结合CT三维模型有助于直观、全面地认识先兆子痫胎盘血管结构特点.

    血管铸型CT三维模型胎盘子痫前期

    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参数X线测量

    李佳伟张静李灿然兰文杰...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量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形态参数,为假体设计、改进及术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内蒙古自治区三所三级医院331例蒙古族人群的股骨X线片资料,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79例.利用华海PACS系统测量股骨头直径、股骨头偏心距、股骨颈干角、小转子中点层面髓腔内径(T0)、小转子中点上20 mm层面髓腔内径(T+20)、小转子中点下20 mm层面髓腔内径(T-20)、峡部髓腔内径,计算股骨髓腔开放指数(canal flare index,CFI)、干骺端髓腔开放指数(metaphyseal canal flare index,MCFI).利用SPSS25.0分析各解剖参数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比较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参数与国内外地区间的差异.结果 性别间比较,MCFI均值女性偏大,颈干角、CFI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则男性偏大;T-20及峡部层面髓腔内径与年龄正相关,CFI、MCFI与年龄负相关,其余参数与年龄无相关性;蒙古族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参数与国内外人群均存在一定差异,与南方人群比较,蒙古族人群股骨头直径、股骨头偏心距、T0、T+20、T-20及峡部层面髓腔内径较大,颈干角、CFI及MCFI偏小.结论 蒙古族人群相较南方人群拥有更大的股骨头直径、股骨头偏心距、更大的股骨近端髓腔内径、更小的颈干角及CFI、MCFI,假体选择及设计应考虑不同地区、民族间的差异.

    蒙古族华南性别X线股骨近段形态测量

    儿童及青少年枕颈角与后枕颈角数字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李琨张燕郭冉郝咪咪...
    17-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儿童及青少年枕颈角(occipito-C2 angle,OC2A)和后枕颈角(posterior occipitocervical angle,POCA)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性别差异,为临床枕颈融合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筛选符合排纳标准的正常儿童及青少年321例(男213例,女108例)颅颈结合区的影像学资料,按性别、年龄分为1~3岁、4~6岁、7~9岁、10~12岁、13~15岁和16~18岁等6组.将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并导入Mimics 16.0观测其OC2A和POCA.结果 OC2A和POCA的峰值分别为(18.15±5.63)°和(124.94±14.63)°,位于10~12岁组,随后呈波浪状下降,OC2A在10~12岁组与1~3岁组、13~15岁组与10~12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OCA在7~9岁组与10~12岁组、13~15岁组和16~18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比较,OC2A和POCA均无性别差异(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OC2A和POCA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28,P=0.000).结论 临床枕颈融合术中仅需考虑年龄差异,而不必考虑性别差异;本研究亦可为后路枕颈融合术OC2A与POCA的角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枕颈角后枕颈角相关性枕颈融合术儿童青少年

    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李文杨思艺黄蕾卿霁雯...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为Lisfranc韧带损伤诊治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32例患者MRI影像学资料,测量Lisfranc韧带的宽及长、Lisfranc韧带止点至第2跖骨外侧缘距离、Lisfranc韧带起点至内侧楔骨内侧缘距离、Lisfranc韧带分别与第1跖骨、内侧楔骨及第2跖骨中轴的夹角等形态学数据.结果 Lisfranc韧带宽(5.67±1.47)mm,长(9.61±2.81)mm,Lisfranc韧带止点至第2跖骨外侧缘距离为(11.69±2.63)mm,Lisfranc韧带起点至内侧楔骨内侧缘距离为(18.83±3.39)mm,Lisfranc韧带与第1跖骨中轴夹角为(51.75±11.01)°,与内侧楔骨中轴夹角为(38.93±11.40)°,与第2跖骨中轴夹角为(33.93±10.17)°.结论 本研究获得Lisfranc韧带详细的MRI解剖学数据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可为Lisfranc韧带损伤的MRI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和手术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避免盲目放置内固定而造成Lisfranc韧带损伤.

    Lisfranc韧带MRI形态学

    紫草素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对实验性大鼠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李凡凡徐阳王晓旭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紫草素(Shikonin,SHI)通过调节核因子-红细胞2型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Nrf2/HO-1)信号通路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模型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GLM组)、紫草素低剂量组(SHI-L组,17.5 mg·kg-1·d-1 SHI)、紫草素中剂量组(SHI-M组,35 mg·kg-1·d-1 SHI)、紫草素高剂量组(SHI-H组,70 mg·kg-1·d-1 SHI)和紫草素高剂量+Nrf2抑制剂ML385组(SHI-H+ML385组,70 mg·kg-1·d-1 SHI+14 mg·kg-1· d-1 ML385).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ELISA检测乳腺组织中IL-1β、TNF-α、IL-8、T-AOC、SOD、GSH、MPO、NAGase和ROS水平;免疫荧光检测NLRP3 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 Nrf2 和HO-1 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GLM组大鼠乳腺小叶完全被破坏、大片结节样慢性肉芽肿炎性病灶生成,乳腺小叶组织边界不清,腺叶内出现空泡,伴有大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IL-8、IL-1β、TNF-α、ROS、MPO和NAGase水平、NLRP3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0.05),T-AOC、SOD和GSH水平、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GLM组相比,SHI-L组、SHI-M组和SHI-H组乳腺组织病变逐渐减轻;IL-8、IL-1p、TNF-a、ROS、MPO和NAGase水平、NLRP3 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P<0.05),T-AOC、SOD和GSH水平、Nrf2和HO-1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0.05).与SHI-H组相比,SHI-H+ML385组乳腺组织病变加重;IL-8、IL-1β、TNF-α、ROS、MPO 和 NAGase 水平、NLRP3 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0.05),T-AOC、SOD和GSH水平、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紫草素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改善大鼠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上调HO-1表达有关.

    紫草素核因子-红细胞2型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信号通路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人参皂苷Rg1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途径减轻氧糖剥夺/复供后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王兴航丁佳媛李放包翠芬...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供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6组:无处理组(Con),氧糖剥夺/复供组(OGD/R),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0.2、0.4mmol/L,简称Rg1L、Rg1M、Rg1H),MCC950对照组(0.05 mmol/L,MCC950).采用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作用48 h后,BV-2小胶质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经缺氧缺糖/复供处理的BV-2小胶质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Iba-1绿色荧光表达;OGD/R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 h后,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培养48 h后,细胞增殖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OGD/R组呈现明显的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阳性表达.Rg1L、Rg1M、Rg1H 3组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表达越低.结果 表明,与OGD/R组相比,人参皂苷Rg1和MCC950可抑制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表达NLRP3(P<0.01).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抑制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干扰NLRP3炎症小体合成,进一步抑制相关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人参皂苷Rg1氧糖剥夺/复供小胶质细胞炎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体外炎性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功能分析

    程莹莹武建军蔡海燕焦旭文...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炎性刺激下的激活及功能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C57BL/6小鼠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测定炎性刺激下各组细胞形态学及促炎因子(iNOS、IL-6、TNF-a)和抗炎因子(ARG1、IL-10、TGF-β1)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炎性刺激后,免疫荧光细胞染色结果显示,M1(LPS+IFN-γ)组细胞被异常激活,胞体出现肿胀变大、扭曲等形态改变,且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01 vs.control))o CCK-8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LPS组、IFN-γ组及M1组的吸光度均升高,其中M1组显著升高(P<0.001 vs.contro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1组促炎因子(iNOS、IL-6和TNF-α)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 vs.control);各组抗炎因子(ARG1、IL-10和TGF-β1)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 or 0.001 vs.control).结论 体外炎性刺激异常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显著变化,且A1样星形胶质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升高.

    星形胶质细胞脂多糖炎性刺激神经炎症

    依达拉奉经MAPKs通路对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Sirt3表达调控

    祁志杨力贾秋叶陈浩伦...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对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Sirt3和MAPKs通路相关蛋白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LPS激活的BV2小胶质细胞中Sirt3和MAPKs通路相关蛋白ERK1/2、P38、JNK及p-ERK1/2、p-P38和p-JNK的表达;检测ERK1/2通路抑制剂处理后p-ERK1/2和Sirt3的表达.结果 LPS激活的BV细胞中Sirt3、p-ERK1/2、p-P38和p-JNK表达显著增高,依达拉奉能促进Sirt3和p-ERK1/2过表达,并降低p-P38和p-JNK表达;ERK1/2抑制后p-ERK1/2和Sirt3的蛋白表达降低.依达拉奉可促进激活的BV2细胞中Sirt3和p-ERK1/2过表达,并下调过表达的p-P38和p-JNK.结论 依达拉奉可调节BV2细胞中MAPKs信号通路并促进Sirt3生成,可能经ERK/Sirt3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依达拉奉Sirt3小胶质细胞MAPKs信号通路

    黄芩苷通过PDGF/P38 MAPK信号通路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

    张晶晶王洪新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黄芩苷50 mg/kg组、黄芩苷100 mg/kg组.通过单次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黄芩苷连续灌胃28 d,右心室导管法测定右心室压力(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s,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GSH-px、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IL-8和IL-1β含量;D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形成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肺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检测P38 MAPK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大鼠mPAP、RVSP、RVHI和W/D显著降低,血清中ICAM-1、VCAM-1、IL-8和IL-1β蛋白含量显著减少,bcl-2蛋白含量、SOD活性和GSH-px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中ROS、bax、PDGF和P38MAPK蛋白含量以及bax/bcl-2显著降低.结论 黄芩苷可能通过PDGF/P38 MAPK信号通路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凋亡,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黄芩苷PDGFP38MAPK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