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药理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药理学会

孙瑞元

月刊

1009-2501

cjcpt96@163.com

0553-5738350,5739333

241001

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学术性刊物,以从事新药开发,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研究的高中级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旨在报道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方面新进展及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细胞器应激反应与自噬及铁死亡参与氯化钴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

    雷艳彭小勇邓蒙生张东冬...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合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研究化学性低氧诱导剂氯化钴(Co-Cl2)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与细胞器应激反应及自噬性死亡(自噬)和铁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取CoCl2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19226,采用R语言分析数据,探讨CoCl2处理与细胞器应激反应(高尔基体应激、内质网应激)及两种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自噬性死亡)间的关系。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rVSMC)和CoCl2诱导的体外缺氧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关键分子HIF-1α、高尔基体应激标志物GM130与p115、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与CHOP、自噬标志物LC3-Ⅱ/LC3-Ⅰ与Beclin1以及铁死亡标志物GPx4与xCT的表达水平,并观察给予相应的处理剂来诱导或抑制细胞器应激反应或细胞死亡对CoCl2诱导的细胞损伤作用的影响。结果:对GSE119226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分析,结果显示CoCl2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对细胞器功能与应激反应、自噬和铁死亡相关基因有明显影响,其中内质网应激、内质网蛋白加工、高尔基体对质膜蛋白转运的调控、自噬/自噬性死亡、铁离子调节与铁死亡等是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培养的正常对照rVSMC相比,CoCl2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与活性氧水平升高。CoCl2处理后,rVSMC中反映高尔基体应激发生的高尔基体结构蛋白GM130与p115的表达水平降低,反映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标志分子GRP78与CHOP升高;同时CoCl2也使细胞自噬标志物LC3-Ⅱ/LC3-Ⅰ与Beclin1水平降低,提示自噬水平降低,而铁死亡标志物GPx4与xCT的表达水平降低则提示细胞发生铁死亡。与CoCl2处理组相比,诱导高尔基体应激、内质网应激或铁死亡可使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而抑制上述过程可改善细胞活力;另一方面,升高自噬水平可改善CoCl2降低的细胞活力。结论:CoCl2诱导低氧可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高尔基体应激、内质网应激和铁死亡发生以及自噬水平降低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抑制细胞器应激反应和铁死亡或升高自噬水平可改善CoCl2导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缺氧损伤。

    氯化钴高尔基体应激内质网应激自噬铁死亡

    基于UHPLC-Q-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益心饮"异病同治"作用机制

    王业健焦广洋庞涛翁楠...
    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基于UH-PLC-Q-TOF/MS技术、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细胞实验预测益心饮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的核心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益心饮的化学成分和给药大鼠入血原形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且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等在线数据库获取入血原形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等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做Venn图获取交集靶点,并通过STRING11。5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选用cyto-scape3。9。0构建"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并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以H9c2细胞对潜在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从益心饮中鉴定得到157个化合物;从大鼠血清中鉴定得到34个化合物,主要包括姜辣素、异甘草素、甘草次酸等化合物,得到139个交集靶点,结合PPI网络筛选得到31个核心靶点,主要含有TNF、IL-6等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13K-Akt信号通路等。选取TNF、IL-6靶点与主要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对接结果均小于-5 kcal/mol。体外细胞实验表明,益心饮能够通过调节TNF、IL-6发挥治疗作用。结论:益心饮主要潜在活性成分可能是异甘草素、甘草次酸、姜辣素、毛蕊异黄酮苷、丹酚酸B,主要通过作用于TNF、IL-6等靶点来调控特定的信号通路,发挥疗效。

    益心饮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异病同治UH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益气养阴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分析及验证

    关蕊姚家树赵夜雨郑建南...
    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益气养阴通络(YQYY)方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使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YQYY方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 Ⅱ-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对YQYY方治疗RA的靶点及可能起作用的信号通路进行预测;采用 ELISA、qPCR、Western blot 法验证 YQYY方治疗RA的作用机制。结果:FABP4、MMP9和PTGS2是预测的共同治疗靶点。病理和CT结果显示YQYY方能改善CIA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滑膜炎及骨侵蚀。与模型组相比,YQYY组、YQYY+甲氨蝶呤(MTX)组可显著减轻CIA大鼠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TNF-α、IL-1β、FABP4 的分泌(P<0。05 或P<0。01),并且使滑膜组织中FABP4、IKKα、p65的mRNA 表达降低(P<0。01),PPARγ 升高(P<0。01)。蛋白电泳结果显示,YQYY方治疗能明显降低FABP4、IKKα、pp65蛋白在滑膜中的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FABP4、MMP9和PTGS2可能是YQYY方治疗RA的靶点;YQYY方能够缓解CIA大鼠滑膜炎,并通过抑制FABP4/PPARγ/NF-κB通路调控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治疗RA的作用;YQYY方联合应用MTX的疗效更为突出。该研究为临床实践中单独或联合使用YQYY方疗效的有效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益气养阴通络方类风湿关节炎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

    达立通浸膏中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和木香烃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张渊茂张冉廖睿伟陶琳...
    3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达立通浸膏给药后大鼠体内主要药物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建立同时检测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和木香烃内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应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和组织中药物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和木香烃内酯方法,单次灌胃给予达立通浸膏后,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和木香烃内酯可以快速吸收进入体内,在血中峰浓度(Cmax)分别为(13。73±7。50)、(27。01±17。69)、(66。73±29。94)ng/mL,曲线下 面积(AUCo-t)分别为(80。43±40。03)、(41。30±28。69)、(303。90±136。69)ng·h·m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5。82±2。22)、(1。08±0。01)、(4。95±2。53)h。多次给药能明显增加各物质体内暴露水平。各成分在大鼠的主要组织/器官中广泛分布,在胃肠道中暴露水平最高,其次是肝和肾。各成分存在明显的雌雄差异,在雌性大鼠中的暴露量(Cmax和AUC)均显著高于雄性大鼠(P<0。05)。结论:UPLC-MS/MS测定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和木香烃内酯的方法准确、灵敏、可靠。达立通浸膏中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和木香烃内酯可吸收进入血液、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器官、较快代谢/消除,为达立通浸膏潜在的体内药代标记物。

    达立通浸膏延胡索乙素川陈皮素木香烃内酯药物代谢动力学组织分布

    头孢吡肟/阿维巴坦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学建立及在体外动态PK/PD模型中的应用

    颜冰倩郭思维李尤田淼梅...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Mueller-Hinton(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并于头孢吡肟/阿维巴坦体外动态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 中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M-H肉汤中头孢吡肟进行测定;采用液质联用法(LC-MS/MS)对M-H肉汤中阿维巴坦进行测定。建立头孢吡肟/阿维巴坦2。5gq8h给药方案下体外动态PK/PD感染模型,进行头孢吡肟/阿维巴坦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抗菌作用研究。结果: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0。5-120 μg/mL和0。1-25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下限浓度为0。5、0。1 μg/mL,肉汤培养基中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的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8。0%~101。7%和90。9%~95。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2%。在体外PK/PD模型中,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实测浓度在理论浓度的± 20%范围内。对于 MIC=8 μg/mL和 MIC=16 μg/mL的CRKP,头孢吡肟阿维巴坦2。5 gq8 h的给药方案在24 h时菌落分别下降2。783 Log10 CFU/mL、1。325 Log10 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头孢吡肟及阿维巴坦在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体外动态PK/PD模型显示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常规给药下对MIC≤8 μg/mL的CRKP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头孢吡肟阿维巴坦HPLCLC-MS/MS体外动态PK/PD模型

    苏贝止咳颗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药效学实验研究

    阚红卫田军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苏贝止咳颗粒(Su Bei Zhi Ke granules,SBZKG)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寒袭证)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小鼠排泌酚红实验、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实验和大鼠排痰实验,观察其祛痰、止咳作用;采用感染小鼠死亡率实验,观察其抗菌、抗病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ZKG大、中剂量组均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和提高肿胀抑制率,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P<0。01);SBZKG可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痰量(P<0。01),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5,P<0。01)和增加大鼠的排痰量(P<0。05,P<0。01);SBZKG可减少小鼠感染细菌和病毒后的死亡率。结论:SBZKG具有一定的抗炎、止咳、祛痰、抗菌、抗病毒作用,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苏贝止咳颗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止咳祛痰抗菌抗病毒

    高血压药物基因多态性分析对安徽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参考价值

    万淑君张梦莹陈其雷钟民...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药物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为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工作和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839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药物基因检测信息,分析各基因位点分布频率。结果:ACE(I/D)I/I、I/D及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1%、46。0%、11。9%;肾上腺素能受体 β1(ADRB1)(1165G>C)G/G、G/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3%、40。0%、51。6%;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 1(AGTR1)(1166A>C)A/A、A/C 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2%、9。8%、0。0%;CYP2C9*3(1075A>C)*1/*1、*1/*3 及*3/*3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91。3%、8。7%、0。0%;CYP2D6*10(100C>T)*1/*1、*1/*10及*10/*10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0%、36。6%、38。4%;CYP3A5*3(6986A>G)*1/*1、*1/*3及*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0%、39。0%、54。0%;钠尿肽前体蛋白 A(NPPA)(2238T>C)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9%、2。1%、0。0%。此外,皖南地区多个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皖南地区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具有一定偏向性,且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开展高血压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对皖南地区高血压药物个体化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高血压药物药物代谢酶基因药物作用靶点基因基因多态性个体化用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4年征订启事

    75页

    气管镜下介入联合药物注射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徐凌叶伟吕莉萍王华...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气管镜下介入联合瘤体药物注射方法对于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符合试验入排标准的64名患者,对纳入试验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支气管镜下介入及局部注射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与单纯含铂双药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 Karnofsky 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气促分级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7。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联合药物注射治疗中央型NSCLC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气管镜介入治疗药物注射

    胃肠道间质瘤药物治疗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赵全铭杨满斗胡义波苏有橦...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G IST治疗的基石,但耐药基因的突变给治疗带来了很多问题,特别是KIT耐药突变的异质性是一个主要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多项GIST相关药物研究的完成,揭示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治疗在不同方向上治疗GIST的巨大潜力,为GIST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将从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和未来方向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药物治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