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林副特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佟立君

双月刊

1001-6902

zglftc@sohu.net

0453-6527409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街165号

中国林副特产/Journal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林业局主管的全国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应用技术为主,报道林业多种经营的管理决策,体制改革探讨;报道山野菜、中草药、果树、油料、香料等经济植物、食用菌以及野生动物的种植(养殖)、开发、产品加工、资源调查等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海拔高度对油茶生长与产量影响

    文桂喜潘磊朱志辉付静...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海拔400、600、750、900 m四个不同海拔高度的10年生油茶林调查。结果表明:油茶的树高生长量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小,在海拔300 m时平均树高是2。66 m,在海拔900 m平均树高是2。15 m;海拔300 m时油茶开花株率的平均多、中开花株率占63。33%,海拔600 m时的平均多、中开花株率占43。33%,当海拔达750 m时的平均多、中开花株率仅占23。33%;海拔300 m时油茶挂果株率的平均多、中挂果株率占56。67%,海拔600 m时的平均多、中挂果株率仅占26。67%,当海拔达900 m时的平均多、中挂果株率仅占10%。结果认为,海拔300~600 m之间的油茶生长量、开花株率、挂果株率最佳,适宜在油茶生产上应用。

    油茶不同海拔生长量挂果株率

    伊春地区白鲜皮药用成分及多种元素检测分析

    邢振楠王丹丽刘艳杰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HPLC法测定白鲜皮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并采用原子吸收等法同时对其含有的几种无机元素及重金属进行含量检测。不同产地白鲜皮药材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分别为:伊美区样品白鲜碱0。845 mg/g、黄柏酮0。674%、梣酮0。185%。嘉荫县样品白鲜碱0。467 mg/g、黄柏酮0。324%、梣酮0。064%。汤旺县白鲜碱0。576 mg/g、黄柏酮0。431%、梣酮0。108%。无机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为Ca钙、K钾、Mg镁、Na钠、Fe铁、Mn锰、Zn锌。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为Cu铜、Pb铅、As砷、Cd镉、Hg。

    伊春地区白鲜皮白鲜碱黄柏酮梣酮重金属无机元素

    花榈木实生苗对低温胁迫处理的响应

    许正武许剑峰吴逵宋曰钦...
    7-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花榈木的抗寒适应性,分别进行不同低温、不同时间处理花榈木实生苗,结果表明:低温处理程度不同,花榈木实生苗形态发生不同的变化,生理指标不同变化趋势也不同,电导率和花青素表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叶绿素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花榈木有一定的耐寒性,今后应研究低温处理后苗木生长的变化,以便更好服务栽培管理。

    低温胁迫抗寒性电导率花青素叶绿素

    不同种植模式对贵州核桃生长和林下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莹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贵州核桃生长和林下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核桃林基地为样地,设置4种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核桃生长以及林下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Z1组的一次枝生长量、冠幅(东西)、冠幅(南北)、树高均高于其他三组(P<0。05),和其他三组对比,Z2组树高优势明显,但整体而言,Z1组的核桃长势指标优势更为明显。Z1组的容重低于其他三组(P<0。05),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高于其他三组(P<0。05)。Z2组和Z3组的容重对比无差异(P>0。05)。Z1、Z2和Z3组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均高于Z4组,容重低于Z4组(P<0。05)。Z1组的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指标高于其他三组(P<0。05)。Z1组的全K、全N、全Ca指标高于其他三组(P<0。05)。核桃+莲花白+莲花白、核桃+莲花白+土豆、核桃+大白菜+大豆种植模式下核桃生长和林下土壤成分指标均优于纯核桃种植模式,其中核桃加两季莲花白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更能促进核桃生长。

    不同种植模式核桃生长林下土壤养分

    不同长势山桐子林光合指标日变化特点分析

    孙荣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山桐子林为研究地,分析不同长势山桐子林光合指标日变化特点。选择5年生山桐子林为研究对象,按照其不同长势,分为3组,分别为长势良好组、长势一般组和长势较差组,对比不同长势山桐子林光合指标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山桐子林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光合指标日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其中,长势良好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长势一般组和长势较差组(P<0。05)。由结果可知,不同长势山桐子林的光合指标日变化特点存在比较显著差异,长势约好,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越高,说明山桐子林和光合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山桐子林长势约好,光合作用越强,也进一步证实,光合作用对山桐子林的生长有较大影响。

    山桐子林光合指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4种樟属植物脉序和气孔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吴望曹明琴胡云棵谢俊峰...
    16-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4种樟属植物(云南樟、天竺桂、樟和油樟)脉序特征以及气孔特征在植物分类和演化上的意义。采用脉络法制作叶脉脉序标本,另采用明美显微成像系统对气孔数量、长轴短轴长度、保卫细胞形态、网孔数量、网孔大小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天竺桂叶为长椭圆型,叶脉为明显离基三出脉,云南樟、樟、油樟都为阔椭圆型叶型,环结羽状脉。云南樟网孔和叶片最大,二级脉排列不均匀,每侧4~5条;樟的网孔最小,叶柄最长,二级脉每侧2~3条。天竺桂气孔数量最多,气孔形状为长椭圆形,保卫细胞形态为肾状等厚壁型。云南樟、油樟和樟的气孔数目接近,气孔形状为近圆形,保卫细胞形态属于船型。天竺桂长轴与短轴之比最大,为1。8,油樟长轴与短轴之比最小,为1。1。樟属植物叶的脉型、脉序、网眼、气孔都是比较稳定的性状,可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的分类。此外,四个物种的叶型、脉序、气孔特征差异不大,不存在较多的平行和逆转演化,可以初步说明樟属植物性状间的演化路线比较单一,四者演化地位相似,叶片形态解剖学特征支持4种植物为同属植物。

    樟属脉序特征气孔特征分类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黑穗醋栗品种综合评价体系

    王永乐梁雪莹刘士辉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层次分析法以黑穗醋栗作为评价材料,筛选出的12个表型性状作为评价因子,这些因子包括果实大小、颜色、口感、产量、抗逆性等等多个方面。根据每个品种在各个性状上的表现以及性状的权重,计算出每个品种的综合得分,从而优选出表现最好的品种。结果表明:经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评分较高的黑穗醋栗品种为RI-0132、RI-086和RI-030品种的果实产量高、果实风味较好、抗寒性较强,果实较大,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黑河地区推广种植。

    黑穗醋栗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人类活动对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冯金元蒋志仁冯宏元蒋志成...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秋战国以前,祁连山区地广民稀,有森林约600万hm2。自西汉以来,祁连山区人口不断增加,顶峰时有人口约28。9万,养殖牲畜230多万羊单位,开垦耕地约12万hm2。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祁连山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破坏最严重时,有林地仅11。8万hm2,草原超载放牧39。4%,局部地段超载80%以上。1975年以来,因超载放牧导致祁连山保护区40万亩灌木林被毁,200万亩灌木林沦为荒漠或草场,裸地面积增加了22。8%。20世纪末,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祁连山保护区砍伐林木的行为被彻底制止,但超载放牧对草原的破坏屡禁不止。2016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人类活动逐渐减少,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开始缓慢恢复。

    人类活动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

    秋季施肥对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与造林效果的影响

    苏佩
    26-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松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本身具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当前的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油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在油松的育苗造林过程中,容器苗和裸根苗是两种最为常见的苗木类型,两种苗木在应用过程中各有其优势。研究秋季施肥对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效果,为油松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油松容器苗裸根苗造林效果秋季施肥

    大果沙棘的生长调查及生长表现分析

    郝迪萩李佩珊周敏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黑龙江地区大果沙棘的栽培模式,了解该地区沙棘的生长特性、调整栽培措施是必要的。研究沙棘人工林栽培选择了 3年生沙棘苗木,大果沙棘深秋红、壮圆黄、向阳、丘依斯克、琥珀5个品种为研究对象。从物候期观测与生长表现两方面进行观察测定,研究表明:沙棘品种的生长指标在苗高、地径、冠幅、新梢长及当年枝长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沙棘苗木的在生长初期生长速率高于后期生长速率,生长速率在6月达到峰值。

    大果沙棘生长适应性生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