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老年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陈可冀 赵吉光

半月刊

1005-9202

okgood911@126.com

0431-88923384,0431-88940685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中国老年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创刊较早,唯一囊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的老年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老年医药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兼顾老年社会学(人口老化、健康老龄化、老年教育、养老及社区服务、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学、衰老生物学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辟有论著、基础研究、经验交流、综述与述评、学术动态等栏目。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检索性期刊摘录。面向老年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医疗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广大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泡灌洗液中MFG-E8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陈超姚华宁范叶贾珉...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MFG-E8)在肺癌中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患者120例分成肺癌组(病理活检诊断为肺癌患者)及良性病变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各60例,详细记录患者相关病历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并检测BALF中MFG-E8、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分析上述标志物浓度。结果 BALF中的MFG-E8、CEA、NSE、SCC、CYFRA21-1浓度在肺良性、恶性病变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MFG-E8、CEA、NSE、SCC、CYFRA21-1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为 0。776、0。781、0。544、0。703、0。826;敏感度分别为 0。700、0。667、0。267、0。517、0。600;联合检测中三联(CEA+CFYRA21-1+MFG-E8)的AUC为0。925,敏感度为0。867,均优于单独检测,对比其他联合检测,三联检测是非常适合肺癌的诊断筛查。结论 临床检测BALF中的MFG-E8水平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合筛查肺癌,三联检测为较优的组合。

    肺癌肺泡灌洗液(BALF)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MFG-E8)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低温等离子同期多平面联合纳洛酮对老年重症OSAHS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李丹刘金华廖敏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低温等离子同期多平面联合纳洛酮对老年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2例。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细胞、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水平,计算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最大摄氧量占预计百分比(VO2max%pred)、最大摄氧量峰值占预计百分比(peakVO2max%pred)、摄氧量功率比值(VO2/W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值水平,采用夜间睡眠监测仪检测呼吸紊乱指数(AHI)、睡眠效率(SE)、微觉醒指数(MAI)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NLR、PLR、RET、VE/VCO2、AHI、MAI 水平明显降低,VO2max%pred、peakVO2max%pred、VO2/WR、PaO2、SE、SaO2、pH 值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OSAHS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同期多平面联合纳洛酮治疗,其炎性水平下降,心肺功能得到改善,提升了睡眠质量,血气指标获得恢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低温等离子同期多平面纳洛酮血气指标

    糖尿病伴肺结核患者补充维生素D3后miR-192表达、HB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张务敬朱英斌李明汪求真...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肺结核患者补充维生素D3后微小RNA(miR)-192表达、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T2DM伴肺结核患者为联合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医院55例单纯T2DM患者和5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分别为T2DM组与肺结核组,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miR-192表达、HBP、免疫球蛋白(Ig)A、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水平;比较T2DM伴肺结核患者补充维生素D3前后miR-192表达、HBP、IgA、CRP、FBG水平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改善情况;分析T2DM伴肺结核患者miR-192表达、HBP水平与IgA、CRP、FBG水平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联合病例组miR-192表达明显低于T2DM组、肺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HBP、IgA、CRP、FBG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肺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与补充维生素前(0 d)比较,T2DM伴肺结核患者补充维生素后15、30、60 d的miR-192表达与SF-36评分显著升高,HBP、IgA、CRP、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 60 d 的 miR-192 表达与 SF-36 评分明显高于 15、30 d,HBP、IgA、CRP、FBG 水平明显低于 15、30 d(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伴肺结核患者血清miR-192表达与IgA、CRP、FBG水平呈负相关,与SF-36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HBP水平与IgA、CRP、FBG水平呈正相关,与SF-36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miR-192、HBP表达水平和维生素D3与T2DM伴肺结核病情有关,补充维生素D3能够改善患者miR-192、HBP表达水平、血糖代谢和生活质量,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微小RNA(miR)-1922型糖尿病维生素D3肺结核肝素结合蛋白

    无痛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老年胃息肉效果及安全性

    程国宗程陆洋邢杰张静...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胃息肉患者经无痛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107例老年胃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切组(53例)和热切组(54例),接受无痛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热切组术中接受圈套器热切除术,冷切组术中接受圈套器冷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第1、3、5天,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疼痛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血清炎症因子[人手术室前、术后第3天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完整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冷切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热切组(P<0。001)。两组术后第3、5天NRS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0。001),但两组术后各时点N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且组间整体交互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IL-6、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但冷切组显著低于热切组(P<0。05)。冷切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热切组(P<0。05)。结论 老年胃息肉患者在行无痛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术过程中,采用冷圈套器切除不仅可获得与传统热切相近的治疗效果,保障完整切除率和胃肠功能恢复,且冷圈套器切除术还能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炎症反应相对轻微,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应用更具优势。

    胃息肉无痛内镜冷切除圈套器疼痛胃肠功能炎症并发症

    腰方肌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杨越朱琦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方肌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腰方肌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与对照组(喉罩全麻)各45例。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喉罩置入时(T2)、切皮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对比两组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术后6、12、24 h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1时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MAP均在T2时显著升高,T3时回降,但与T2、T1差异显著,T4与T3、T2差异显著,对照组T4与T1差异显著,且研究组T2、T3、T4时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喉罩拔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VAS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12 h VAS较术后6 h显著降低,术后24 h较术后12 h显著降低(P<0。05);术后6、12、24 h研究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腰方肌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可维持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苏醒、喉罩拔除时间,提高苏醒质量,可以提高镇痛效果,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腰方肌阻滞喉罩全麻血流动力学疼痛苏醒质量

    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

    宋辉琼余晖彭晓红程江霞...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老年髋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瑞马唑仑组(R组)、瑞玛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P组)各30例。P组静脉注射1。5 mg/kg丙泊酚,R组静脉注射0。15 mg/kg瑞马唑仑,RP组依次静脉注射0。1 mg/kg瑞马唑仑和0。5 mg/kg丙泊酚。比较3组麻醉效果、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和RP组麻醉诱导时间短于R组,RP组和R组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短于P组,P组和RP组外科医生满意度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RP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量表测试正确率较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RP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P组和PR组体动发生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麻醉中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循环波动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髋关节脱位瑞马唑仑丙泊酚

    《中国老年学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第10版)

    60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及人工智能辅助DR筛查的应用价值

    吴娜刘昊楠李博宇米倩倩...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及应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进行DR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6月有关DR患者危险因素的研究,通过两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且质量评估,利用RevMan5。4软件实施Meta数据分析。简单随机抽样共选取520例2型糖尿病患者(1 040只眼),记录病例信息,完成眼底检查,EYE GRADER眼底照相进行AI辅助阅片系统诊断,由眼科执业医师判读最终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收纳12篇文献,获得6 504例研究对象,共涉及15个风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史、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为DR的危险因素(P<0。05)。与人工对照组相比,AI筛检非增殖性DR(NPDR)灵敏度为91。37%,特异度为93。59%,漏诊率为8。96%,误诊率为6。41%;筛检增殖性DR(PDR)灵敏度为95。60%,特异度为98。72%,漏诊率为4。40%,误诊率为1。28%。AI筛检DR的阳性预测值高达99。34%,且阴性预测值为66。67%,漏诊率低至3。85%,误诊率也仅为7。69%。在筛选出阳性患者病例中,轻-中度非增殖性DR占比为79。25%,曲线下面积(AUC)=0。909,综上结果提示AI诊断DR效果较好。结论 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史、血糖异常和血脂异常增高均为DR的危险因素,有效防治糖尿病,积极指导患者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肌酐水平及调节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和延缓DR。EYE GRADER眼底照相AI辅助阅片系统在DR筛查中,能够快速有效地筛查出阳性患者,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

    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SII、CAR、Lp-PLA2水平特征及对CRRT效果的影响

    冀君华旦增诺扬杨蕾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清脂蛋白磷脂酶(Lp-PL)A2水平特征及对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CRRT后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74)和死亡组(n=34)。对比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启动CRRT前血清学标志物[Lp-PLA2、胱抑素(Cys)-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外周血炎症指标[SII、CA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水平特征。对于存在差异性的指标进一步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平均血pH值显著低于存活组,应用机械通气、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平均血清Lp-PLA2、Cys-C、NLR、SII、CAR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合并机械通气、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Lp-PLA2、Cys-C、NLR、SII及CAR水平均与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后死亡均呈正相关,血pH值与患者治疗后死亡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Lp-PLA2、SII、CAR均是CRRT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基础炎性状态会影响患者CRRT后死亡率,及时关注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将有利于动态了解、准确预测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情况。

    急性肾损伤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炎症

    局部高压氧舱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及血清Omentin-1、VEGF、ET-1水平的影响

    王毅林少娜赖舒畅薛芳...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局部高压氧舱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及血清网膜素(Omentin)-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109例T2DM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5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局部高压氧舱治疗,54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和糖尿病足分级标准Wagner分级情况,并在治疗前后测量足部溃疡面积,收集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Omentin-1、VEGF及ET-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血清学指标与溃疡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足部溃疡均出现不同程度缩小,且治疗组溃疡表面积缩小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Omentin-1和VEGF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Omentin-1、VEGF和ET-1水平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局部高压氧治疗可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其过程与血清Omentin-1、VEGF水平升高和ET-1水平降低相关。

    糖尿病足局部高压氧治疗网膜素(Omentin)-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