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粮油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粮油学报
中国粮油学报

胡承淼

月刊

1003-0174

lyxuebao@163.com lyxuebao@yahoo.com.cn lyxuebao@ccoaonline.com lyxbao@126.com

68357507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科技刊物。刊登谷物、食用油方面的学术论文,报道粮油资源选育、贮藏、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粮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水平。读者对象为粮油食品加工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粱多酚提取、分离纯化及组分分析

    卢智王春艳薛娅婧石宏宇...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粱中的多酚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高粱总多酚的工艺,得到超声提取高梁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8 min,温度57℃,超声功率450 W,料液比1∶17,在此条件下高粱多酚的得率为1.362%.通过对5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吸附性能比较,确定HPD-300型树脂为分离纯化高粱多酚的最佳树脂,通过对上样浓度、上样pH、上样速度、洗脱溶剂、洗脱速度的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纯化条件为样品质量浓度1.33 mg/mL,上样pH 4,动态吸附速度2 mL/min,乙醇洗脱剂体积分数60%,洗脱速度1.5 mL/min.经过纯化后冻干的高粱多酚粉纯度提高50.42%,是纯化前的3.3倍.通过化学定性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分析,得到高粱多酚中有19种酚酸类物质,5种丹宁类物质,其中儿茶素、原儿茶酸、苯丙氨酸、咖啡酸、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较高.

    高粱多酚分离纯化组分分析

    绿豆多酚的提取纯化、成分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吴彤盛亚男田禹王长远...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豆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但绿豆多酚的提取量较少且纯度较低,研究通过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对绿豆多酚进行提取和纯化,并对纯化前后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纯化后的多酚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52 min、乙醇体积分数87%、超声功率

    绿豆多酚提取纯化抗氧化成分鉴定

    超高压处理对高粱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振家琚魏波陈琼玲李玉娥...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高粱淀粉的影响,研究以金糯梁6号为对象,通过100、300、600 MPa的不同超高压处理,研究高粱淀粉在不同压力下外观形貌、粒度、结晶性质、糊化特性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00、300 MPa处理下颗粒表面变粗糙,粒径减小;600 MPa处理导致淀粉颗粒呈现出凝胶状外观,粒径增大;随着压力升高,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崩解值升高,最终黏度和回生值降低,糊化温度和糊化焓值降低.600 MPa下淀粉完全糊化,淀粉结晶型由A型向无定型结构的转变.低温下(50~60℃)随压力升高溶解度增加,高温下(70~90℃)减小,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超高压处理不会导致新的化学键形成.

    高粱淀粉超高压处理理化性质

    双频超声波预处理对TG酶介导的花生蛋白—酪蛋白交联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李乐金建袁莉宋斯畦...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双频超声波预处理对TG酶介导的花生蛋白-酪蛋白交联的工艺条件以及交联产物的功能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交联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比研究了非酶交联、普通酶法交联和超声波协同酶法交联对蛋白质功能特性、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酶法交联条件(花生蛋白∶酪蛋白=4∶3(g:g)、交联pH 6.0、交联温度50℃、酶质量分数1%、交联时间2 h下,双频超声波处理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15 min、超声波功率密度40 W/L、双频超声工作时间比50 s:10 s(25 kHz:40 kHz)、超声介质温度50℃,在此条件下的蛋白质交联度为28.79%,与非酶交联、普通酶法交联相比,分别增加了75.41%和39.70%.功能性测定结果表明:与非酶交联相比,超声协同酶法交联处理的吸油性、起泡稳定性、乳化稳定性和凝胶持水性分别提高了7.17%、43.99%、15.10%和9.93%;但持水性、起泡性和乳化性分别下降了7.83%、40.38%和5.72%,溶解度在pH 3.0~12.0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交联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折叠下降了4.34%,β-转角上升了5.33%.

    双频超声波蛋白质酶法交联功能特性结构特性

    复合蛋白原料制备高水分拉丝蛋白的工艺优化研究

    余杰贾利蓉张贞炜陈燕...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复合蛋白原料制备高水分拉丝蛋白的品质特性,以大豆蛋白、小麦蛋白、豌豆蛋白、花生蛋白和大米蛋白为原料,通过响应面分析研究物料水分、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对高水分拉丝蛋白的色泽(L值、a值、b值、ΔE值)、质构特性(硬度、弹性、咀嚼性)、组织化度、剪切力、持水持油性和感官评价的影响.在4项工艺参数中,物料水分对高水分拉丝蛋白的品质特性影响最显著,感官评价下最优的样品与鸡肉的物理特性相近.L值、b值、ΔE值、硬度和剪切力等品质特性拟合模型的准确度较好.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物料水质量分数70.00%,挤压温度170.00℃,螺杆转速360.00 r/min,喂料速度20.00 kg/h.

    复合蛋白高水分拉丝蛋白响应面分析品质特性工艺优化

    ZrO2-ZSM-5的制备及催化大豆油环氧化的研究

    明高程谦伟郭雪梅陈通...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ZrO2-ZSM-5,通过XRD、FT-IR、SEM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催化剂煅烧温度、煅烧时间、ZrO2/ZSM-5质量比等对其在水力空化条件下催化大豆油环氧化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3 h、ZrO2与ZSM-5质量比为1.2∶1.0.利用该制备条件下得到的ZrO2-ZSM-5催化大豆油环氧化,环氧油的环氧值达到5.91%,表明催化剂能有效地提升环氧化反应效果.

    分子筛大豆油环氧化

    1,2-聚丁二烯基除氧功能性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核桃油保鲜中的应用

    赵汝霞杨维巧王文娟段晓亮...
    13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除氧包装氧气清除效率低、催化剂析出极易造成食品二次污染等问题,本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内部结构均一的1,2-PB/Fe(Ⅱ)salen多孔状超细纤维膜(纤维平均直径2.3μ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纺丝液流变特性,深入研究了静电纺丝工艺对纤维形貌调控规律,采用氧气吸收动力学实验评价了纤维膜的除氧效果,并将纤维膜应用于核桃油抗氧化调控,通过定期监测核桃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变化,研究了除氧材料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PB/Fe(Ⅱ)salen超细纤维膜除氧时效为20 d,氧气吸收率高达283 mL O2/g膜,相比于市售铁粉、1,2-PB/Fe(Ⅱ)salen流延膜除氧量分别提高1032%和55.7%,除氧时效分别延长17 d以及5 d.纤维膜可有效抑制核桃油氧化,加速氧化[(63±2)℃储存]第15天比市售铁粉和流延膜处理核桃油的过氧化值分别降低21.74%、14.28%,p-茴香胺值分别降低38.14%、20.52%.

    除氧材料1,2-聚丁二烯静电纺丝工艺核桃油氧化稳定性

    山桐子粕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辛文燕何劲汪艳群
    147-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桐子粕为研究对象,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评价各因素对山桐子粕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山桐子粕多酚提取工艺.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一种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山桐子粕多酚冻干粉,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测定方法,评价山桐子粕多酚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60,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110 min,山桐子粕多酚提取率为14.16%.山桐子粕多酚冻干粉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分别在1.6941 mg/mL和0.6128 mg/mL质量浓度时,其清除率大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对照.其还原能力与总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IC50分别为2.50704 mg/mL和2.67736 mg/mL,为山桐子粕多酚的高质化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山桐子粕多酚抗氧化超声波

    不同储藏条件对菜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刘兵陶璇姚俊王志高...
    15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菜籽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储藏条件对其储藏过程中蛋白质功能特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蛋白的功能特性受到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照的影响,且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菜籽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均先上升后下降,低温(4℃)、低水质量分数(5%),避光和真空储藏条件下保持较好;其流变性能中的黏度均有所下降,低温(4℃)和25℃,5%水质量分数真空和避光储藏条件下保持较好;由电泳分析可知,蛋白质的十字花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在圆二色光谱中不同储藏条件对190、208、222 nm处的峰强度产生显著影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菜籽蛋白储藏条件功能特性

    赤拟谷盗气门的超微结构研究

    孙德宏孙晟源杨宁陈二虎...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门是昆虫气管在体壁的开口,昆虫通过调节气门的开闭结构来完成气体交换,然而储粮害虫气门超微结构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气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赤拟谷盗成虫共有6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5对,属多气门型,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气门因其分布不同外面观呈不同形状,胸部气门外面观呈椭圆形,腹部1~3节呈圆形,腹部4~5节呈长椭圆形;胸部气门最大,腹部第1节气门最小;气门的过滤结构呈蜂巢状,分布密集且整齐排列,连接处有尖刺状凸起;气门外围体壁光滑,无疏水状结构;赤拟谷盗幼虫体表着生少量毛状物,共有9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8对,分布于体壁两侧;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幼虫气门无形态上的差异,均呈圆形;幼虫胸部气门最大,其余8对气门大小无明显差异;气门的过滤结构外面观簇生,呈尖刺状,分支较少,多数顶端呈二歧分枝,表面光滑.赤拟谷盗主要生活在粉屑等环境中,成虫气门有坚硬的鞘翅遮挡,幼虫体壁光滑,气门裸露,因此成虫气门筛板数量少于幼虫.

    赤拟谷盗气门超微结构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