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粮油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粮油学报
中国粮油学报

胡承淼

月刊

1003-0174

lyxuebao@163.com lyxuebao@yahoo.com.cn lyxuebao@ccoaonline.com lyxbao@126.com

68357507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

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科技刊物。刊登谷物、食用油方面的学术论文,报道粮油资源选育、贮藏、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粮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水平。读者对象为粮油食品加工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产地山苍子油主要活性成分及风味特征差异分析

    肖新生唐琳芝杨舒曼牛阳雨...
    165-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四川、浙江、贵州、广西、吉林6个产地的山苍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产地山苍子油主要活性成分及风味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山苍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13.90%~45.64%;总酚含量在5.13~9.47 mg/g之间;采用GC-MS法对山苍子油不皂化物进行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1类39个组分,以醇类和萜烯类为主,并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不同产地山苍子油中角鲨烯含量范围在2.45~10.87 mg/kg之间,α-生育酚含量在0.12~10.89 mg/kg之间,γ-生育酚含量在14.95~43.93 mg/kg之间;菜油甾醇含量在53.39~535.82 mg/kg之间,豆甾醇含量在87.97~146.92 mg/kg之间,β-谷甾醇含量在2 240.80~5 049.30 mg/kg之间.通过GC-MS技术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6种、醇类7种、萜烯类17种、酮类3种,吡喃类1种;四川山苍子油与浙江山苍子油的整体香气特征接近,主体呈现新鲜的柠檬香味还伴随着花香,湖南、广西、贵州、吉林4个产地山苍子油在整体香味特征上不同,分别呈现清凉的草药香味、浓郁的柠檬香味、水果的清香、淡淡的柠檬香.

    山苍子油活性成分特征风味主成分分析

    茶皂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制研究

    孙国志梁宗锁杨东风张海花...
    17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皂素是茶籽中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来自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茶籽饼.为探究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性能以及抑菌机理,扩大油茶副产物茶皂素的开发利用.通过测定茶皂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来评价茶皂素的抑菌性能,然后通过检测菌体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代谢活动等来探究抑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茶皂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圈达到了(23.34±1.52)mm,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15.63 mg/mL,MBC为31.25 mg/mL.抑菌机制实验证实,茶皂素可以破坏细胞膜、细胞壁的完整性,改变其通透性,引起胞内物质(蛋白质、核酸、离子等)的泄漏;降低ATPase和SDH的活性;降低细菌表面的疏水性;茶皂素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游动、群集运动、蹭行运动,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起到抑制细菌以及减毒效果;并且茶皂素可以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导致DNA损伤.

    茶皂素抑菌活性抑菌机制铜绿假单胞菌

    湖南省主要品种油茶籽油的营养品质研究

    刘佳丽杨茜李秀娟魏征...
    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都是油茶种植的最佳地区,以湖南省种植面积为最多.为探究湖南不同油茶的生产适应性,分析湖南不同油茶品种的差异性,研究不同品种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包括湖南省6个全国主推品种:华鑫、华金、华硕、湘林210、湘林1号和湘林27号,还有其他主要种植品种,如衡东大桃系列、湘林系列、和湘林97号.该研究对不同品种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活性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油茶籽油主要脂肪酸为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8%.油茶籽油中甾醇总含量为583.35~1 623.79 mg/kg,主要组分为Δ7-豆甾烯醇和β-谷甾醇,占甾醇总量85%以上.油茶籽油中生育酚以α-生育酚为主,占总生育酚80%以上.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为70.49~304.32 mg/kg.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为3.37~19.14 mg/kg.聚类分析将油茶籽油样品分为5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15华硕油茶籽油综合评分最高.

    湖南省油茶籽油营养品质脂肪酸组成活性物质

    淀粉基递送体系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超声辅助制备的研究进展

    王雨诗邢梦娇吉苗包安秀...
    19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功能因子是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是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但大多功能因子存在溶解性不好、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而建立稳态化靶向递送体系能够改善功能因子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淀粉作为天然的可再生高分子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作为载体递送多种食品功能因子.文章综述了淀粉基递送体系的原理及应用,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在淀粉基递送体系制备中的应用,旨在为食品功能因子稳态化靶向递送与超声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多孔淀粉纳米淀粉淀粉复合物淀粉基乳液超声递送体系

    谷物多酚降糖降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马玉辉谭斌吕莹果吴娜娜...
    200-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和肥胖症危害着人体的健康,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谷物中富含具有生物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可分为黄酮类和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炎等作用.近年来谷物多酚类化合物降糖降脂效果显著,其机理也被进一步阐明.文章从多酚通过调节代谢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加速机体能量消耗、调控信号通路、调节肠道菌群等因素来起到降糖降脂的效果,论述了谷物多酚降糖降脂的机制和对高脂高糖老鼠模型中起到的降糖降脂作用,以期为谷物多酚在防控糖尿病和肥胖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谷物多酚老鼠模型高糖高脂降糖降脂机制

    油茶籽油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杨海余龚文芳崔坤鹏旷敏...
    210-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籽油的品质和质量是衡量油茶品质的关键标准之一.目前,油茶籽油品质高低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功能性营养成分等方面.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角鲨烯、维生素E的含量以及酸值、过氧化值等是评价油茶籽油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油茶籽油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逐渐增多,对于这些性状合成相关基因的集中研究显得不够深入,并且大多数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清楚.为进一步了解品质性状对油茶良种选育的影响,为选育高品质油茶品种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生物活性成分等品质性状的研究,并探讨了影响品质性状的因素.同时,分析了脂肪酸和功能性营养成分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深层次分子研究进展,对开发油茶重要品质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具有指导意义.

    油茶籽油品质性状脂肪酸组成功能性营养成分关键基因合成代谢

    酶解辅助挤压膨化技术在谷物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栗程程张雁邓媛元唐小俊...
    224-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挤压膨化技术集送料、混合、熟制、杀菌、成型、干燥于一体,具有连续、高效、环保等优点,在谷物加工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其产品在糊化程度、可消化性、生物利用率及储藏稳定性等方面优于烘焙、蒸煮等传统加工技术,但仍然存在糊粉类食品不易冲调、热敏性营养及活性成分损失以及过度褐变等问题.酶反应可降解谷物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有助于缩短挤压膨化加工时间,进一步提高营养活性成分的保留率,提高淀粉、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同时缓解大分子导致的不易冲调分散,改善产品的营养感官品质.文章综述了谷物加工中常用的酶制剂种类及其作用、酶解与挤压膨化联用的3种方式,分析了该技术对谷物食品理化、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酶解辅助挤压膨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谷物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挤压膨化酶解谷物加工营养品质感官品质

    《中国粮油学报》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中国粮油学报》编辑部
    封3页

    《中国粮油学报》投稿须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