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锰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锰业
中国锰业

周柳霞

季刊

1002-4336

Mn1999@263.net

0731-88854217,88610881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3号

中国锰业/Journal China's Manganese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锰业》杂志,是我国锰行业第一家以推广锰业及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及交流生产实践经验为特色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综合性科技期刊。以报道锰矿、冶金辅料的地质、采矿、选矿、烧结、冶金和轻化工锰制品、电池原材料和相关行业的应用技术、 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 适当介绍国外经验与动态;辟有综合评述、研究论文、生产技术、经验交流、国外动态 、企业追综、简报、信息等栏目 。 读《中国锰业》犹如读中国锰业发展的历史, 每篇论文都是这部历史的一个精彩的瞬间和真实的纪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山裂谷大峪口子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

    黄亚马建江信太岭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金矿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窑洞努如—公婆泉志留纪早古生代岩浆弧带上.华力西中晚期,岩浆热液沿构造薄弱区大量侵入,并携带了大量的Cu、Pb、Zn、Ag和Mo等元素,局部富集形成火山热液型铜矿化.通过勘查发现,矿区西矿段构造较复杂,矿石品位不稳定,各类系数变化较大,矿床类型与公婆泉铜矿相似,找矿远景较好;矿区东矿段矿体规模较小,矿体单一,矿区构造简单,矿石以热液(石英脉)型为主,矿石品位极不稳定.通过研究大峪口子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总结了找矿标志,为同类型矿床的勘查提供依据.

    北山裂谷铜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

    联合传统测量与InSAR技术的锰矿地表形变预测研究

    马驷骏王静王鹏
    62-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锰矿资源的持续开采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各类地质灾害问题也随之产生.通过联合传统测量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设计了分布式目标的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使用HTCI检验和KS检验识别同质像元.在同质像元集合中,利用最大似然法估计获取协相干矩阵和方差矩阵,引入Goldstein滤波对干涉图像的功率谱进行滤波处理,从而去噪.测试结果显示,使用传统斯坦福永久散射体的技术选点密度约为5.4%,改进的分布式目标的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选点密度约为27.9%,是传统斯坦福永久散射体方法的5.16倍.实验平均误差为21.6 mm,最大误差为36.5 mm,均方根误差为12.8 mm.由此可知,此次研究设计的技术检测误差较小,显著提高了锰矿区的监测点密度,为锰矿区域地表形变预测和矿区综合治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地表形测InSARDS-InSAR锰矿沉降监测

    中亚造山带南缘马鬃山一带锰(铁)成矿带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王婷婷张六虎李明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马鬃山锰成矿带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和锰矿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马鬃山一带锰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区位于甘肃省北山中带苦泉-玉石山-大红山-马鬃山锰矿带东段,呈近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270 km,南北宽20~60 km,该锰矿带划分为北、中、南3个亚矿带.北亚矿带多属沉积变质-热液型锰矿,中亚矿带多属沉积改造型锰矿,南亚矿带多属热液型锰矿.区内长城系古铜井群是重要的含锰岩系,其中蓟县系大豁落山组大理石含锰质较高,以砂页岩、页岩兼夹含锰灰岩、含锰硅质岩等岩性组合成为含锰地层.通过研究将该成矿带分为晋宁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期不同的构造-岩浆、沉积成矿系列,以此建立苦泉-玉石山-大红山-马鬃山锰矿带成矿模式,为该区域矿床勘查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北山马鬃山锰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

    栾川县白土铅多金属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王小涛梁新辉张怡静杨光忠...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北克拉通南缘官道口群龙家园组白云岩是区域上一套比较特殊的沉积岩地层,其构造演化过程、成岩成矿特征一直是区域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区内白云岩及其围岩样品稀土元素测试分析,发现官道口群白云岩∑REE值明显低于熊耳群安山岩或流纹岩,这与原始沉积期间受到大气淡水的淋漓作用有关,证实该区白云岩属沉积成因;白云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平坦的页岩标准化曲线形态,说明该区白云岩经历了相似的沉积环境及成岩过程.区内白云岩显示出明显的Eu正异常、Ce负异常,轻稀土富集,反映出还原和弱酸性沉积环境,这可能与华北克拉通南缘元古代以来的构造热事件改造有关,使白云岩稀土元素向轻稀土富集、Eu正异常的方向演化,伴随构造热事件白云岩内铅多金属矿化普遍发育.

    华北克拉通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指示意义

    有限元分析在含锰金属蒙皮铆接结构疲劳断裂性能中的研究

    夏毅锐苏洪波王紫潇
    79-8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有限元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铆接技术当中,在机械连接结构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高有限元分析法在求解含锰金属蒙皮铆接结构中断裂参数的精度,在有限元分析法中引入插值函数,推导出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受应力作用在x方向和y方向上分别产生0.02 mm和0.006 mm的位移,应力主要集中在铆钉与蒙皮的连接处,孔周会产生先下陷再上翘的内翘情况.上下壁板可承受最大应力SVM1和SVM2分别增加了 63 MPa和61 MPa,在受到外加荷载的情况下裂纹会先出现在下壁板与铆钉结构的连接处.综合应力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大而减小,起始应力值271 MPa为铆钉材料拉伸强度的83.4%,铆接结构疲劳断裂的扩展应力较小、铆钉材料综合起始应力较大.以上结果显示,基于有限元分析在含锰金属蒙皮铆接结构疲劳断裂性能中的研究,对铆接结构断裂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有限元分析铆接结构疲劳断裂含锰金属蒙皮断裂参数

    固化电解金属锰渣在软土路基填筑中的应用研究

    许明吴志红王斯海孟令冬...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金属锰渣可以作为软土路基填筑的材料,但电解金属锰渣的含水率过高,且具有一定的毒性.研究通过对电解金属锰渣进行固化,探究了其固化的机理,然后设计了固化电解金属锰渣路用性能验证实验,分析其在软土路基填筑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固化剂固化后最大干密度增加,最优含水率降低.CBR值特性实验中,在掺量为6%时,添加水泥的CBR值增长了 54.22%,添加石灰的CBR值增长了 62%;在石灰掺量为3%时,CBR值达到为14%.电解锰渣回弹模量实验中,加入固化剂后,回弹模量增长.实验结果说明了固化后的电解金属锰渣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研究将对提高软土路基填筑质量、降低工程风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电解金属锰渣路基填筑路用性能水泥石灰粉煤灰

    豫西崤山外围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张帅军孙焱焱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崤山金矿外围位于豫西金矿化集中区之一的崤山地区,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崤山外围金矿开展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类型为蚀变岩型,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过程中可能混入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来源与燕山期花岗岩体有关.同时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进行矿床成矿条件分析,总结了区内金矿成矿标志,以期对该区金矿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崤山外围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成矿过程

    黔东地区锰矿顶板基于LEC法的分类分级管理研究

    张望鸿尹江华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黔东地区锰矿资源丰富,均为沉积型碳酸锰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通过研究黔东地区锰矿开采揭露的顶板围岩稳固性及组合特征,归纳总结了该地区锰矿顶板围岩特征,即含锰岩系特征.根据含锰岩系特征对锰矿顶板进行分类.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巷道或采场在不同类型顶板围岩中的安全要求、时间要求、稳定性要求、允许的空顶跨度及人员密集程度等影响因素,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不同巷道或采场的顶板围岩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将其划分为红、橙、黄、蓝4个级别,分别对应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同时,将顶板危险性进行量化分级,分为Ⅰ、Ⅱ、Ⅲ、Ⅳ4个级别.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顶板,提出相应的分级管理措施,以实现顶板分级管理,有效地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率,确保安全生产.

    锰矿含锰岩系顶板分类顶板评价风险分级分级管理

    NEMV技术在官地矿中六采区的应用

    王建成史海江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官地矿中六采区地质构造复杂,小断层、褶曲、陷落柱发育,同时由于该区域地表山高坡陡,植被发育,无法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进行探测,在此情况下,使用基于应力-自然电磁脉冲的NEMV技术对该区域进行探测.该技术采用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不受地面情况影响,能够准确查明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形态,并对采空区、陷落柱等水文条件不清的区域进行精细探查.通过各煤层应力系数平面图异常分布进行划分,在研究区内共发现采空区1处,积水区1处,陷落柱2个,有效解决了煤矿开采中的实际问题.

    NEMV技术官地矿中六采区陷落柱应力异常

    基于经济分析的专利技术创新方法概述

    谢戈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专利创新方法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和人工检索,随着大数据和经济统计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先进方法对专利创新进行深度挖掘和详细的经济分析成为可能,从而更有效地开展专利创新活动.结合不同的经济统计分析技术和方法,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和延展专利创新技术,不但可以为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支持和指导,而且对创新项目的实施以及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

    经济分析专利技术创新方法